05.12 茶叶误区解密:真香 OR 假香?其实我们都不懂茶!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很喜欢考验小孩子对茶的认知程度,尤其是在茶香上的好坏判断。当然那时不懂茶,但是天天在喝茶会自我觉得还是很懂的,所以每次喝到嘴里自己感觉很香就很容易做出判断哪泡好哪泡差,但是事实证明:终究还是对茶一无所知,因为凭自己感官上去判断往往都是错的。那时甚是困惑:明明这泡茶比那泡茶香气重了很多,为啥说香气不如它呢?

茶叶误区解密:真香 OR 假香?其实我们都不懂茶!

自家茶实拍

  的确,初学喝茶的朋友,往往特别相信自己对香气的好坏做出有感而发的评判,也很容易被不知所谓的茶香所征服,更多还是迷惑。“好香啊……”,的确是我们自然而发对茶香的赞叹,但更有可能是被其“香气夺人”的魅力所诱惑。都知道不同等级(不是说淘宝上标签的等级 因为大家都是标特级的)的茶品有着不同层次的茶味香气,当我们在品饮茶时,就需要细细研究尝试去发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在这边我们将茶香分为五个层次: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作为茶叶初学者,想要辨别不同层次的茶香,就只能通过不同层级的茶叶反复的去对比,慢慢的去品出来的,它是需要时间去慢慢琢磨参透的。反正不能去相信所谓的“茶无上品,适口为珍”鬼话(当然这句话据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之谈 , 但是如果用来做茶叶的品质好坏的鉴赏确实是可笑至极的缪论了。),这只是商家忽悠茶客的一种说辞罢了,为了是迎合你的不懂而形成的口味误判以达成去促进交易的手段。

茶叶误区解密:真香 OR 假香?其实我们都不懂茶!

自家茶实拍

  第一层水飘香: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很浓,以及靠近茶汤杯盖嗅起来也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了。这是一种张扬的香气,香气太容易散开而留不下来在茶汤里。现在淘宝很多卖的很低价销量很好的茶叶都是这种让人觉得很香的浮香茶,主要为香气张扬(一冲泡就香扑鼻的浮香)却短暂(不耐泡)的颜色很绿的轻发酵铁观音。

  第二层香入水:普通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有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了。

茶叶误区解密:真香 OR 假香?其实我们都不懂茶!

自家茶实拍

  第三层水含香:优良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第四层水生香:上好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高,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顺滑,喝完后给人神清气爽。

  第五层水即香: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茶,其香气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香气就走到哪。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茶叶误区解密:真香 OR 假香?其实我们都不懂茶!

总之真正的香是浑然天成的,能给人难以忘怀如初恋般的回忆,是自然的淡香、含香,是齿颊留香,是含蓄的,发自内质的香,饮后香气留住嘴里喉咙里迟迟不散,味犹未尽。而有些香是很不自然的香,往往令人怀疑,只是一种掩盖劣质的“浮香”而已,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且需要懂得如何去判别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