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租賃業之殤——如何深陷虛假的金融狂歡?出路又在何方?

作者:Jack看租賃(零壹租賃智庫)

租賃業之殤——如何深陷虛假的金融狂歡?出路又在何方?

中國的金融業賺兩種錢

“信仰”的錢,和“市場”的錢

說的好聽一點,前者叫“賭國運”

實質上是在玩擊鼓傳花的遊戲

也有人說是博傻的遊戲

為什麼很少有人去賺“市場”的錢呢?

因為太辛苦了......

3月13日,拉赫蘭頓召開員工大會,宣佈將退出中國市場,鼓勵員工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考慮。這是第二家離開中國的外資租賃巨頭,第一家是美聯信。美聯信的朋友跟我說,老東家真的是不接地氣。一位外資金融首席風險官在一次論壇上清晰的闡述了中國信仰的生意和市場的生意,他們懂得中國邏輯,但不會去執行。

4月1日,沃特瑪母公司堅瑞沃能和盛運環保同一天自曝債務違約,這並不是愚人節笑話,也就是從那天開始,正式拉開了雷暴之年的大幕,金租、國企租賃公司、第三方商租紛紛深陷其中,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年,我們借錢竟借成了股東......

近日,某地方融資平臺對多家租賃公司租金逾期後表示,希望租賃公司要“面對現實,面對未來”,真金白銀面前,沒有當下,何談未來?

一家成立多年的新三板民營上市租賃公司正在走下坡路,旗下P2P暴雷。還有一家做中小的民營租賃公司曾在市場上小有名氣,當年鼎盛之時有人出價10億收購未果,今年欲結束營業,高管團隊已經離開。

當下很多民營背景租賃公司陷入缺錢困境,聽說有的老闆開始借民間的錢,這是下的什麼棋?一位創業團隊CEO在做了幾億的資產規模後,深有感觸的對我說,做租賃沒有個有錢的爹還真不行,現已成功轉型金融科技公司。

我非常欣賞的一位才華橫溢的朋友,今年離開了創業團隊,再次迴歸職場,多家初創租賃公司邀請其出任總經理均遭婉拒,後選擇一家資金雄厚的租賃公司擔任業務總監,背後一定有著她長時間深深的思考和對未來的規劃。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始終相信她終會實現心中所想,所有的偉大都來自心中熱愛。

在校友群閒聊的時候,有人調侃一位業務“我覺得租賃行情看某某,以前兩年沒有三句話,今年頻頻冒泡”,當年小貸和擔保行業接近尾聲的時候,群由聊項目到什麼都聊再到什麼也不聊了最後聊催收......

“還做毛線業務,先熬過今年再說吧。”一位業務部門總經理如此說,言下之意,能不能熬過今年都不太好說。他當下的主要工作是項目催收。

我們怎麼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我們是如何深陷這場虛假的金融狂歡?

這些年租賃保理牌照滿天飛,銀行、央企、國企、地方城投、外資、上市公司、個人老闆等紛紛佈局融資租賃,滿世界的租賃公司。全民金融時代,融資租賃相較P2P、小貸等融資公司更顯得光鮮亮麗,我們以融物的方式提供融資,我們服務實體經濟,我們與租賃巨頭肩並肩手拉手,我們是融資行業的一股清流,嗯嗯,那只是你的自以為。

中國人好大喜功,公司成立之後,都希望迅速做大資產規模,我們曾組織了一期沙龍專門討論做大資產規模對租賃公司有什麼好處?此處不詳表。

那怎麼辦呢?做大項目啊,做安全的大項目啊,做幾個億就像做幾百萬一樣稀鬆平常,有位業務的老婆天天懷疑他是不是去了騙子公司,地鐵上張口閉口幾個億的不乏我們租賃小強矯健的身影,旁邊乘客投來異樣的眼光。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模式出現了,信仰生意大行其道,很多人狂拍大腿,當年眼睜睜的看著政府融資平臺那班車從身邊疾馳而過,你卻上了公園的小火車,但當它拋棄我們的時候,連聲再見都沒說。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對信仰生意持樂觀態度,錢會還給你的,但可能會比較慢,有的很慢很慢,如果你拖不起,別趟這渾水,因為拖也能拖死你。

對於租賃行業發展,很多人都在說迴歸真租賃,就目前來看,並不容易。資本是趨利的,做什麼是市場理性選擇的結果,不是喊出來的。我們喜歡、欣賞並由衷嚮往世間的清流,但現實是你要先活下來,做真租賃容易活下來嗎?不容易。那仲利不是活的很好嗎?

筆者認為,仲利實際上更像是一家財務公司,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一如今天如日中天、插上了金融科技翅膀的平安小微,雖然他們也實實在在的在幫助中小微民營企業採購生產設備,但本質上是在做融資。尤其是平安小微正在下一盤大棋,成在趨勢,我們拭目以待。

金融市場,賺錢是王道,扯別的都是瞎扯淡。不敬畏市場,遲早被市場淘汰。但對那些堅守初心的租賃人,他們的努力是值得的,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以賺利差為生的融資租賃行業,風險極高,如果利差不夠高,幾筆壞賬就可以讓你的辛苦付諸東流甚至關門歇業,就像今年的各種網紅項目雷暴,很多租賃公司是不賺錢的,我們想的是客戶的利息,人家卻是奔著我們的本金來的。所以說這個行業並不像它看起來那麼誘人和好玩,或者說你玩了幾年後發現,並沒有賺到什麼錢,甚至清盤出局。

去槓桿金融大潮下,裸泳者紛紛露出水面,一看,哇塞,都是熟人。

洗牌時代已然到來。

出路在哪裡?

磨刀不誤砍柴工,很多租賃公司在成立的時候根本就沒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要怎麼做,創造的價值又是什麼?這就引出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租賃公司的頂層設計。我們看到很多租賃公司根本就沒想過這個問題,有錢就放,沒錢就去找錢,過一天算一天,直到沒錢放了,可是我手上有上百億資產,但卻無法再融資。

如果租賃公司只是想著做資金的生意,其實你跟金融機構或類金融機構真的沒有什麼差別,甚至拼不過人家,大家就陷入了同質化競爭,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租賃公司的護城河。

對於租賃公司,我們要思考的是,你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不是存在差異性?是不是可以形成競爭壁壘?別的玩家不容易進來,即使進來也拼不過你,你在某個領域,無論是橫向市場,還是縱向市場形成了自己的護城河。那這條護城河容不容易形成?目前看,不容易!但會不會產生這樣的租賃公司?我想,會的。

如何去形成這樣的護城河?那就是你不僅僅是在做資金的生意,你還要提供衍生的服務和產品,創造更多的價值,比如說,你給客戶提供了租賃,你還可以給他提供保理融資、貿易融資、委託貸款、租投聯動、產業佈局等,說白了,你不僅僅是在提供資金,你是在對客戶做全方位的服務,這樣你和客戶就保持了高度的黏性,客戶不容易離開你,你被依賴,被需要,就形成了護城河,別人不容易進來。

這裡重點提到了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是我們在頂層設計要去重點思考和佈局的地方。因為只是簡單的把資金生意做好,每家租賃公司都可以做啊,有的做的比你還好,你跟人家拼什麼?打個比方,比如說,做養老院的租賃,你不僅提供融資,你還股權投資,甚至去建造養老院,那在這個細分市場領域,你就容易形成護城河。在再融資市場上,你更容易獲得資金。

從過往經驗來看,很多投資人不願意直接投資金融公司,因為資金生意的回報率遠沒有一些股權投資來得可觀和誘人。但如果你這家租賃公司提供的產品所創造的價值不僅僅在利差,還有更多衍生價值,比如車輛融資,車輛的後續養護等其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車價銷售利潤,這就是黑洞和護城河,客戶一旦接受了車輛融資,他基本上在長達5到10年的時間都會找你提供後續養護。

獅橋是這個領域的典型代表,它在今年春節前後做了重大的戰略佈局調整,更專注於車輛融資領域。這是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投資人更願意投資這樣的金融公司和租賃公司。這不,7月11日,官方公號“獅橋為商用車而生”對外宣佈,公司已成功完成一輪由百度、陽光融匯資本聯合領投的10億元人民幣戰略融資,這應該是BAT大佬投資的第一家租賃公司吧。

在當下,做事的速度比做事的完美程度更為重要,而護城河一旦形成,在未來很不容易被打破,甚至可能形成某個細分市場的壟斷。雖然租賃業在當下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類信貸的情況還會繼續存在,也不會馬上改觀,但假以時日,相信新的租賃格局將形成,不是你想不想,願不願意,而是市場會倒逼,不轉型會死。

正如一位遠東夥伴的留言:“到目前為止租賃行業規模突破6萬億,租賃的本質是以物為載體來提供融資服務,做融資服務最主流的機構是銀行。銀行的體量有多大?資產規模200萬億,租賃行業相比銀行體量佔比很小,在這個過程中孕育了機會。

如果說以往十多年大家因為整個經濟的增長,因為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的增加,任何一個金融子行業都有發展機會,那麼未來這種機會是相對稀缺的,只有更具備核心競爭力,更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機構才能獲得成功,未來租賃行業增長也在於此,相比傳統金融服務機構來講它能夠提供更加貼近實體產業的、更優質的服務,服務的效率和靈活度更高,這應該是未來租賃行業增長的空間所在。”

是的,在未來,專注於某個細分市場領域的專業租賃公司將會贏得先機。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今年的光景,讓我想到了當年的遠東印包,巔峰之時橫掃市場,後遭遇印刷業寒冬,風光不再。近年來,幸會很多優秀的租賃同行,有好幾位都來自遠東印包,我把他們這批人譽為租賃業的黃金一代。

一位前同事,看到同梯越混越好,衝動跳槽後始終鬱郁不得志,很多朋友安慰他總會有機會的。後來他成為一家世界500強集團企業下屬租賃公司的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今年榮升總經理。人生潮起潮落,浮浮沉沉,低處時看清腳下的路,高處時不要忘記自己是誰。

2018,是永載史冊的一年,租賃行業花費了極其昂貴的學費去歷練成長,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親身經歷這個週期下的點點滴滴,從這個層次講,也許我們又是幸運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再冷的冬天也終會過去,願春天來的時候,你還在,我還在。

剩者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