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農民都不想種地了?

糕級顧問


我是個農民,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以我們黔東南這邊的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

土地確實荒蕪的越來越多了,這是事實,想掩蓋也掩蓋不住,也沒有掩蓋的意義。

在我們這裡,基本上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土地都荒蕪不堪了,還朝著不斷擴大的方向發展。原來的良田,現在長滿了野草雜樹,都已經看不出原來是農田了。用水灌溉有保障的農田,比如溪流兩邊或壩子田,大部分還是有人種的。但是各種稍為靠天吃飯的稻田,已經逐步分批荒廢了。

細思之下,我認為原因不外如下:

1、生態系統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稻田農業系統受到傷害。現在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追求植樹造林,但是單一性的森林,在蓄水性與保水性上,與生態層次豐富的雜樹林肯定不能相提並論。比如一片杉樹林,下雨的時間稍短或強度不夠,雨水流入地表的部分非常少,自然難以形成流水進田。又有如侗族地區以前有很多的過冬田,整年都保持有水,可以調節小地區的氣候。現在過冬田少了,稍為灌溉困難的田,都放棄了過冬田。

2、受全球氣溫變暖的影響,現在氣候變化了。以筆者的切身經歷來講,以前每到農忙季節,總會不定期地下起雨來,漲水進行犁田耙田,保證插秧的順利進行。但是現在雨水越來越少,要就是呈現氾濫狀態,呈現一種無序的狀態。農業生產無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需要水的時候,沒有下雨;不需要下雨的時候,發生了洪澇。

3、其實最主要的是種田效益低,以前講種田有飯吃,現在種田已經難以養家餬口了。舉個例子,以村寨周邊上好的1畝壩子田為例,以最高標準的畝產1000斤計算,毛收入也就差不多在1200元的樣子。當然,實際上很多水田的產量都達不到這個標準,我們這裡可是山區,地塊狹小,不易勞作。如果是自己有勞力還行,犁田耙田以及打藥、管理以及秋收都是不用花錢的,但是谷種加上肥料農藥也差不多要200元。在這種極端理想化的狀態下,1200元減200元等於每畝賺1000元,實際上每畝能賺到500元,都算很不錯了。如何僱工進行種田,僱工費用直接超過你出售稻穀的收入,還不如不種呢。有許多人家,都不願意種稻谷了,直接灌水養些魚,保證稻田不荒。比如一般農戶家有4畝田,也就賺4000元的樣子。但是這個4000元至少要花費過3個月的時間。去外面務工,現在4000元已經是大多數人的月工資了。你在外面做一個月的活路,足可以頂得上家裡一年的種田收入了。只有不傻,都會算得懂這筆帳。為了更好的生活,多數人都會選擇外出務工找錢的。

4、農村的勞動力越來越少了,因為種田沒有經濟效益,所以只有選擇外出務工。都出去打工了,家裡的勞動力就會越來越少,荒田也就自然而然地更多了。

為了保護基本農田,除了政府大力實施灌溉水利實施項目外,最主要的是要適當地提高稻穀的售價,讓種田的人有利可圖。GDP年年上漲,稻穀價保持原地不動,讓最深愛土地的農民情何以堪。既然無益,不種也罷。

即便種了,也只是保持自家的口糧,一來自己種的來得安全,二是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糧食品種。 一家之言,不足之處,見笑了。


構洞潘啟智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現實,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變得不願意種地了。

我有個朋友,老家的地還不少,大概有15畝地,他常年在外打工,家裡的一直是父母種著,這兩年父母身體不好,只能給別人種了。

原來是自家的女婿種著,種了一年,發了大水,花生收的時候,被水淹了,種地沒賺到什麼錢,第二年堅決不種了。

後來,給了鄰居侄子種,人家本來有10畝地,加上他家的10畝地,一共20畝左右,花生價格不穩定,種了一年大概賣了兩萬多,後來因為添了孫子,說要看孩子,種不過來了。

於是,地又沒人種了。正好有一個親戚,隔壁鎮的,兒子剛大學畢業,買了房子,著急用錢,一狠心準備跑二十多里地種著。

在農村,不要說一畝地租多少錢,白給人家種還沒人種呢!就算能租,一畝地租個200-300左右。自己種地的話,一年到頭,其實也賺不了多少錢。

在我們村有個笑話,一個男人在家種地,說明一下,我們村的地很少,都是一畝兩畝的。一些沒人種的地,他多少出了一點錢,歸他種了。找一個人工,一天50元,不算貴吧?最後地還是晃了,長滿了野草,變成了全村人的笑話。

之前在我們老家,一年是兩季,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可是現在多數人都種了一季,只種秋季作物了。即便小麥價格比較穩定,還是沒人種了。

因為農民不傻,會自己算算賬,種一畝地,一季到底能賺多少錢?如果只能賺個幾百的話,還不如在家閒著呢!或者外出打工,一個月的收入抵得上多少糧食錢了!

不是農民不願意種地,只是種地太辛苦了,一年還賺不到多少錢!再說了,現在的農村,都是老年人了,年輕人壓根不願回去種地!

願意種地的,種不動了!種的動的,又不願意種地!

這個還蠻尷尬的,但人都是現實的,能賺錢願意幹,不賺錢甚至賠錢的話,誰願意種地呢?


快樂農人驛站


為什麼農民都不想種地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有點不切合實際,應該說農民中的年輕一代都不想種地了。現在農村裡的年輕人十幾歲就到城裡去打工,打工掙的錢比種田來得快、來得輕鬆,所以年輕人寧可外出打工也不願種田,這才是事實。

我的老家在江漢平原,雖然叫魚米之鄉,可是這彷彿就是個“窮困”的代名詞。現在農村種田只能弄一口吃的,不賺錢不養家,但並沒有出現農田拋荒的現象。除了年輕人不愛種田,但留在農村的中老年人還是很願種田的。

在我們老家,因為種田的都是以中老年人為主,所以種田的方式已經和以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農村有不少人買了大型機械,比如稻穀、黃豆收割機,花生挖掘機等,能花錢用機械的基本上都是用機械耕種收割,這樣即便沒有年輕人幫忙也能種得下來。

所以在我們老家,農田不僅有人種而且還是寸土寸金。一些用不了機械的勞動,比如插秧、摘棉花,為了趕時間趕天氣,也會花錢僱人互助。收穫的糧食如果自家吃不完,會有專門的糧食販子開車上門來收購,所以不用費體力拉到街上去賣。

我妹妹家就是兒子和媳婦外出打工,妹夫和妹妹在家種田帶孫子。有些全家人都外賣打工的,會把自留地以較低的租金租給親戚或熟人耕種。在農村雖然種田不怎麼賺錢,但是如果不種田,全靠拿錢去買吃的那就很難生存了。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農民不種地主要原因還是種地不賺錢了,就按照我幾年的種地經驗給大家分析分析吧。

11年的時候跟著村裡人開始種柚子,當時感覺市場不錯,價格一斤也有1塊多錢,種多了比打工強一些。但有點不好的就是種柚子開始三年都是投入基本沒有產出,所以前三年都必須拿其它收入來補貼,這三年時間別人打工賺了不少錢,我們是全家沒收入的。


好不容易捱過了三年,努力種了三年柚子終於大產豐收了,雖然不多,300棵樹2萬多斤吧。這可是樂壞了我們一家人。可是豐收不代表收入高,農民靠天吃飯的,市場行情也是跟著走,價格別人說的算。當年柚子價格一斤5毛多,我們家虧的一塌糊塗,一斤5毛錢連成本都沒收回來。這樣就是連續4年虧損了。人家出門打工的都嘲笑,你們還真指望種地賺錢呀。

第五個年頭很快開始,全家人就開始亂了,意見開始出現分歧,主要大家看不到種地的前景。後來我父親出門打工去,媳婦也跟著姐妹出門了,就剩我一個人在家種果樹。


300多棵果樹一個人幹起來非常地費勁,一年噴藥收果子,除草一個人幹不來,偶爾得請人幫忙。一到年底收成就提心吊膽,生怕價格不理想。

一個人力不從心,當年的產量下降不少,然而人家價格卻上去了,量少賣高價照樣賣不到多少錢呀。


經過幾年的折騰,我終於明白,種地已經不賺錢了。我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這不就可以說明為啥農民都不想種地了。

種地一年真不如在外打工賺一年,出門打工幹一天都是實打實的賺,只要肯努力,錢就是穩穩進口袋。


銳攝


作為一個新生代的農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想種地了,大概有這幾個原因:

1、農作物價格制約

我家也是種田的,主要是種小麥和玉米,在我小的時候,基本都是靠天吃飯,那時候科技沒有這麼發達,然後都是靠天收。那時候,錢還值錢,賣出的糧食也能維持生活,如今物價高了,糧食的價格不是那麼樂觀,只靠家裡的幾畝地進行賣錢,還不夠交學費的,好多人出去打工一月的工資,也就頂上一季莊家的收入了。

2、現在新生代農民沒有父輩能吃苦了

就拿我而言,現在種地太過於勞累、雖然現在方便多了,犁地有大型的機械,種麥子也有拖拉機播種,收穫也有聯合收割機進行收穫。大大方便了現在的農民生活。但是瑣碎的事情太多,平整地、拔草、打藥、晾曬等各種的瑣碎事情很磨練性格。我明顯感覺自己沒有父輩們能吃苦、有耐性去做那些農活了。

大部分人選擇到城市去打工,找的活還有的不是很累,每個月還能剩不少的工資,一年也攢下來相當於收幾年的莊稼了。

因此現在農民大部分都不太想種地了。


鄉博博


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都不在種地。

我是農村人,我深有體會,現在的農村跟過去的農村有著很大的變化,我家就有十幾畝田地,小部分給別種了,大部分在荒廢。

以前,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種地,我們那邊是棉花和水稻,一畝地的棉花收成大概在600-800斤左右(主要看農戶的管理情況),夫妻兩人能種十畝的是種地大人,一年下來6000-8000斤棉花,成本投入有肥料,農藥,種子,具體數額沒有做過考證,棉花每斤的價格每年也不一樣,記憶中2塊多一點的年份居多,有一年最高到4塊多,也就是說夫妻兩人棉花收入20000-30000左右,出去成本一年下來也餘留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還有不可控性,價格以及天災(如干旱和洪水)。加上水稻等其他農作物的收入10000左右,一年到頭夫妻兩人收入有個20000結餘就不錯了。

之所以還選擇種地,那是因為沒得選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現在,農村人為什麼又不願種地了呢,那是因為經濟發達了,各類小廠在農村開花,以前兩個人全年的經濟收入,現在一個人就可以掙來,小廠對工人的要求也不大,稍微培訓就可以上崗

知識欠缺的農村人男勞動力現在做建築工人搭配種一點棉花也比較多,外面打工的年輕人掙到了錢,在老家造自建房的也越來越多,所需要的工人也多,每天150-200一天,比以前種地收入可觀不少,當然這種活不是每天有,所以他們也會種植一點農作物。

所以說農村人並不願意種地,而是沒得選擇,一旦他們有的選擇,他們將會拋棄田地。


農公社


我作為一個地道農民,我認真來說說我看法吧。

第一點 主要是現在種地收入不高,每個農民的土地不是很多,就算全部種植了農作務,一年也就收一萬塊,有點地方可以種兩季的話收入比種一季要高些,我有一個舅舅以前常年種地,這兩年也不種了,跟村裡的朋友工作去了,種地吧辛苦麻煩,要犁地耙地看水插秧打農藥收穀子,一個流程下來好半年多過去了。

第二點 現在大多家庭的孩子長大了都外出打工了,少了幾張嘴巴,就剩老人在家吃飯吃菜,現在的農作物產量高,種一年的地都夠家裡老人吃好幾年了,勞動力解放出來了,就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來改善生活了咯!

第三點 現在吧市場經濟好,一些平原地區種地都是機械化了,產量高,加上現在交通便利,糧食可以很快的銷售往各地,其他地區的農民不種了,但他們有閒錢,可以購買到足夠的糧食。


農民生活錄


我是一個出去在窮苦的農村家裡,也深有體會農民們務農的不容易,每年過了年沒多久,也就三月份左右吧,就要開始準備耕耘了。

直到四月份,就開始要早起幹活了,買農家肥,買化肥,買種子,塵土飛揚,滿臉是泥。乾的腰痠背痛的。面朝黃土背朝天!

五月份的時候就開始要播種了,現在還好有播種機,以前都是手動開搞,耕種過的人都知道,噴射農藥是多刺鼻的,以前看過一個農戶噴除草劑,回到家有輕微中毒,嘔吐吐現在,

農村種地的有時候一年也賺不到多少錢,有很多農田都自己很久沒人去耕種了,

有的農民都跑出去打工掙錢了,比在農村還掙錢,一個農民小工給人幹一天都有180左右的收入,遠遠比在農田裡幹活收入高,所以很大一部分人都選擇了去外打工,放棄了種地!

想看更多三農視頻 關注:客家仔阿軍 我的視頻都是在農村裡拍攝的,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鮮果農阿軍


做為一個農民,我深知農民的不容易。每年到了三月份就要開始備耕生產。運輸農家肥,買化肥買種子,農機維修等等。四月份剛化凍,就要滅茬子整地起壟。早起晚歸,機器聲陣耳欲聾,塵土飛揚,滿臉的泥土,累的腰痠腿疼。五月開始播種,噴施除草農藥,刺鼻的農藥讓人難聞其味,即使帶著口罩也遮擋不住農藥對人身體的危害。稍不留神就會引起藥物中毒。六月份,豔陽高照下的農民,進入了正式田間管理。除草疏苗防治玉米蟲,還要預防野雞野兔。用汗水一滴,秧苗一棵這句話來形容莊稼人的辛苦,雖說有些過分,可是也有幾分道理。


三春不如一秋忙,玉米終於收穫在家。辛苦一年了,也到算算收支情況的時候了。每畝地的投入狀況如下:承包土地費150元,玉米種子40元,化肥120元,農家肥50元,除草藥20元,防治玉米蟲藥和野雞藥10元,柴油20元,農機維護維修和磨損5元。一共415元。畝產1000斤(好地和薄地平均產量,按照水份14%算),每斤玉米0.65元,一畝地收入為0.65×1000-415=235元。每畝地投入人工為3天,每天掙77元。我一共種了40畝地,一年收入一萬元左右。如果遇到了風災,旱災,水澇災基本上就賠錢了。
一個農民小工每天130元,一年可以掙3萬元。等於我三年收入。根據以上所述這些種地不如打工,就是不想種地理由。


山野50


中國最辛苦的人莫過於農民了,一年到頭除了冬季,其他時間都在田間地頭勞作,他們在自己的土地裡面揮灑汗水,自己盡力過後還要時刻擔心老天爺的變化,但是他們的收入和付出並不成正比。

小麥、玉米、大豆可以說是農民地裡最常見的作物了,這些作物價格的變動時刻牽動農民的心絃,已經快到9月了,大蒜地裡種的早玉米已經到了收穫的季節,而北方常見的種在小麥茬裡的,則還要再等一個月左右才熟。

前幾天,就在老家糧食收購站碰到一位老農在賣玉米,當時的收購價格是每斤8毛4,收購方還要對拉來的玉米挑挑揀揀,老農邊卸玉米邊說:“種地掙不了幾個錢,一年到頭累的半死,要是能出去打工我也不在家待著了”。

在閒聊過程中得知老農的兒子兒媳都外出打工了,孫子在縣裡面讀書,家裡面的五畝地就靠兩位老人忙活,老人感嘆今年天公不作美,先是前一段時間乾旱,8月的時候又碰到颱風,導致玉米倒伏,使本來就不算高產的玉米的產量更低,即使賣的早玉米,受颱風影響不大,但還是有所減產,老農估算每畝七八百斤左右,按800斤算,也比去年少了一二百斤。

我們來算一個帳,一斤玉米8毛多,連一瓶礦泉水都買不了,每畝產量800斤,一畝地的收入不足千元,五畝地的總收入不足5000元,也就是說,忙碌一整個夏季連最新的蘋果手機都買不了,要知道農民在這幾個月裡還要給莊稼澆水施肥、殺蟲除草,每天頂著烈日在田裡面勞作,除掉前期的投入成本,每畝的淨利潤也就200塊。在城市裡,不少人見個朋友吃頓飯錢都不止這麼200塊,但這就是大部分農民面對的事實。看到這,你還想來農村過這種生活嗎?

近些年來,國家一直很重視三農問題,畢竟民以食為天,沒有了糧食安全作保障國家也很容易陷入被動,但是事實如何,只有農民自己感受最深。最近幾年玉米等糧食的價格總是很難上漲,甚至還會下跌。與十幾年前相比,玉米、小麥等糧食的價格大約漲了一倍,而種子、化肥、農藥等的價格則漲了好幾倍。

農村的現狀是“空心化”,中青年都在外地打工,雖說打工也很累,最起碼收入比較可觀,留在家裡靠幾畝地,連孩子的學費都湊不夠。農民種玉米,一畝地淨賺200塊,種10畝地才能賺2000元,中年人不願意種,青年人不會種,未來誰還願意種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