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

人為什麼要賺錢?你辛苦地賺錢,不是因為多愛錢! 而是這輩子, 只希望在父母年老時,我有能力分擔,在孩子需要時,我不會囊中羞澀。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話:“沒有錢, 拿什麼維持你的親情,拿什麼穩固你的愛情。光靠嘴說嗎, 別鬧了,大家都挺忙的!”未來這6種行業即將失業1.企業員工: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百萬“機器人大軍”,已造成數十萬人下崗失業。將來還有許許多多的職位被機器人代替,機器人將在製造業、服務業“竊取”越來越多工作崗位,它們的開支更低、不需要休息,這是人類所無法匹敵的。下一波來襲的觸覺傳感器技術,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他們工作的內容,即使實際任務在遙遠的地方。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2.實體零售:李寧實體店關掉1800多家,電商銷售額已超實體店,曾經日開6家店的百麗,2016年6月-8月,在內地關閉了276家門店,相當於平均每天關店3家。未來3-5年,全國80%的書店將關門,30%的服裝店、鞋店也將關閉。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 3.銀行員工:未來5年,80%的現金使用將會消失,網銀或移動支付將掀起一場貨幣革命。截至目前,逾20家銀行申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百信銀行獲批籌建,更是意味著國內首家採用獨立法人運作模式的直銷銀行正式落地。未來80%的員工將下崗……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4.記者:90%的記者都將失業,互聯網的出現讓紙媒生存壓力不斷增加,而且機器人寫作更不是新鮮事了。未來大部分的寫作將被機器人所代替。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5.司機:無人駕駛汽車穿梭在大街上,奧迪、豐田、奔馳都在全力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6.客服人員:很多客服工作都設立在海外,一般都是在人工成本最低的地區,例如印度等薪酬低的國家。據預測分析,現代人工智能中的語音技術正在逐漸取代一些行業的客服工作。遠的不說,就看看IBM的超級計算機“沃森”,它的對答如流為其贏得了競賽節目Jeopardy的冠軍,也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粉絲。Webb想要提醒的是,儘管沃森還沒有被安排在那個位置,但是它確實能夠並且有能力取代一個公司的客服人員甚至整個客服部門。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中國經濟再次推倒重建 ,分享經濟將會成就一大批富翁!全球分享經濟呈快速發展態勢,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路子,通過分享,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這有利於拓展我國分享經濟的新領域,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是收入分配模式的創新,千千萬萬人靠創業創新增收。當我們還在傳統思維裡掙扎,別人已經開始用分享經濟學+倍增學原理+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在奔跑了!眼下,我們的購買方式、支付工具、分享渠道都在改變,甚至有相關業內人士預計,傳統的消費理論和經驗都將統統失效,類似天貓這樣的電子商城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其實,消費商的行為早就存在,只是人們忽略了這個概念。比如,你買了一件漂亮、物美價廉的衣服,給你的朋友說了後,他們也想買,你就帶他們去購買。也就是說,你引導了消費。但是,賣衣服的老闆沒給你任何好處。此時,你的行為已是一個消費商的行為。不過,你這個商人沒有賺到一分錢,做著沒有收益的商業行為。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一、消費商是全新的機會主義,他給予別人的不僅是產品 還是機會。“花本來就該花的錢,賺本來賺不到的錢”,是(省錢+賺錢)機會的傳播,不負責具體的經營,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利潤分配規則,15一九四12零零15加導師成功就在眼前。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二、消費商不需要大投資,沒有員工也不需要管理,零風險的創業模式,以銷售為核心的商業主體,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產業帶。 三、消費商也是自由創業者,可兼職可全職,是第一事業,也可以是第二事業。進入這個革命式經濟時代,消費者在以往的消費環節中,所扮演的消費角色也將得以轉變,利用大數據升級成為(消費商)。產品利益重新分配,讓消費者花本來就該花的錢,賺本來賺不到的錢,在價格跟原來一樣的前提下,把利益分配給普通消費者,讓所有消費者參與商家的利益分配,顛覆了傳統的商家(一言堂),讓消費者除了消費更能參與其中,從中獲益。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對創業者來說選項目應考察五個關鍵點第一、有很大的消費群體。用專業點的話來說就是受眾面廣,接受度高,這樣你才能最快的進入市場,打開銷路。第二、可以重複消費。你做的東西利潤再高,如果是開張吃半年,半年不開張的話,這種生意其實是很難做大的,可能還沒生意上門你就已經倒下了,所以重複消費才是利潤的源泉。第三、人人都消費得起。東西再好,別人買不起或者只有很少的人願意掏這個錢,再好的生意也是無米之炊。第四、好推廣。一個生意如果簡單易操作,你就容易擴張,容易找到願意跟你合作的朋友,自然也就容易做大。

震撼未來,分享經濟 分的是誰的錢?​第五、成本要可控。創業一定要選擇成本在自己可承受範圍內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馬雲的,如果你頭腦一發熱就賣房賣車傾家蕩產的去投入,那不叫創業叫賭命。成本足夠低,你才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哪怕生意做不起來也不會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