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24小時待在廠裡,研發甲板用鋼,他成功助力國產航母順利下水

現如今,我國首艘航母已經入列海軍,首艘國產航母也已經成功下水。在我們為海軍不斷髮展壯大,祖國日益繁榮強盛而歡欣鼓舞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記住那些背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科研團隊和技術人員,是他們的辛勤勞動和付出,給了我們國家啟航新時代的動力。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校友趙剛,就是其中一個。

24小時待在廠裡,研發甲板用鋼,他成功助力國產航母順利下水

趙剛,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98級校友,現任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作為科研團隊負責人承擔了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的研發任務。

鋼鐵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航空母艦,被稱為“浮動的海上機場”,是一個國家海軍裝備和國防實力的象徵。2012年,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入列中國海軍。2017年,我國第二艘航母正式下水,我國國產航母的建造,邁入新的篇章。

作為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軍工產品研究所副所長,也是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甲板用鋼的研發負責人,趙剛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乘坐高鐵趕到距離鞍山100多公里外的鮁魚圈,跟蹤軍工鋼的生產。這裡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加工設備,更令人矚目的是,被稱為“世界軋機之王”的五米五超寬軋機,就裝配在這裡。2013年,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上的甲板鋼,就是在這裡生產下線。

24小時待在廠裡,研發甲板用鋼,他成功助力國產航母順利下水

這樣世界頂級的裝備“利器”,為國產航母超寬甲板鋼的生產提供了保障。然而,儘管具備生產能力,要想真正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並不容易。2011年,剛接到航母甲板鋼研製的任務時,趙剛感到任務的艱鉅,一個多月,他差不多是24小時一直在廠裡,從前線到後線各個工序進行跟蹤,攻關從現場一直到檢驗室,再到實驗室,連續作戰,採集重要數據不斷進行改進。有力確保了鞍鋼集團完成了建造首艘國產航母所需的甲板鋼、球扁鋼等關鍵型號鋼材的生產,為國產航母建造提供了70%的航母專用鋼材。

趙剛提到,一艘航母的建造,三分之一的工作是進行鋼板的焊接。因此,拼焊飛行甲板的鋼板面積越大,焊縫數量就越少,還能縮短建造週期,提高甲板整體質量。為提高航母的機動性,增加航速,需要減輕船體重量,降低重心,使船體更加平穩,還要有足夠的防彈能力,這就需要高強度高韌性的鋼板進行保障。同時滿足如此多的苛刻要求,所以航母用甲板鋼超過了任何一種軍用艦船的鋼材品質。

直到2017年4月,我國首艘國產航母順利下水,趙剛和他的團隊順利完成了任務。這背後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艱辛,正是因為有像趙剛和他的研發團隊這樣的人,我們的海軍才能走向更深藍的大海!

24小時待在廠裡,研發甲板用鋼,他成功助力國產航母順利下水

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