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清朝民族英雄,和英國人打仗時發現我方炮彈裡都是沙土,憤而自殺

中學的歷史課上講到鴉片戰爭時,都會講到兩個民族英雄,林則徐和關天培。

林則徐我們都很熟悉了,他是虎門銷煙的主帥,還寫過一句著名的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詩人人皆知。而對於關天培,人們瞭解得比較少,一般歷史書上講到他都是因為他是鴉片戰爭時陣亡的最高級別的將領。

而歷史書上講到關天培陣亡的事,都是說他孤軍奮戰,英勇戰死,壯烈殉國,等等,但對於關天培陣亡時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卻很少提及。實際上,民族英雄關天培的死早就預示了清朝的命運。

清朝民族英雄,和英國人打仗時發現我方炮彈裡都是沙土,憤而自殺

關天培最早的職務是“把總”,只是一個陸軍的基層軍官,後來一步步升級,直到1834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廣東水師提督,這是關天培任過的最高職位,也是大清朝最重要的幾個職位之一。而關天培很看不慣廣東官場的一個現象:腐敗。

在清朝,廣州是唯一一個開放的口岸,洋人的鴉片都是從廣州運進來。廣東的各個大員都抓住這個天賜良機,撈各種各樣的錢。比方說兩廣總督鄧廷楨,他是受道光的調遣專門來廣東禁菸的,結果呢,他表面上來禁菸,私下和洋人談價錢,比方說你給我加多少,我放你鴉片進來。後來鄧廷楨還嫌撈錢慢,索性禁止了其他船做鴉片生意,他自己調用4搜水師的船來走私鴉片。最神奇的是,這個人在歷史書上也被稱為民族英雄。

因為腐敗,廣東的官職都成了清朝最肥的差事,什麼粵海關總督,兩廣總督,廣東水師提督,廣東巡撫等等,一個比一個有錢。關天培很看不慣這種現象,他上任廣東水師提督後,大力整頓廣東水師的政務軍務。他發現之前的提督們根本不管海防建設,導致武備鬆弛,炮臺失修,他親自考察地形,在虎門一帶建立炮臺,訓練士兵,穩固海防。關天培還專門寫了一本書《籌海初集》,來闡述他對於海防的見解。

清朝民族英雄,和英國人打仗時發現我方炮彈裡都是沙土,憤而自殺

可以說,關天培是大清朝少有的真正負責、心繫國運的大員。

然而,整頓了這麼多年,戰爭時發生的一件事情卻讓他悲憤不已。

這件事記錄在夏燮的《中西紀事》裡。這本書一共二十四卷,詳細紀錄了鴉片戰爭前後發生的各種事情,其中就記載了關天培陣亡的故事。

1841年1月7日,英軍20艘炮艦攻擊虎門外的沙角,清朝600士兵陣亡。關天培非常痛心,當時他已經60歲了,他把自己的幾顆掉落的牙齒、幾件舊衣服、一束頭髮用盒子裝起來,派人送回老家,以表明自己戰鬥到死的決心。

2月25日,英軍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又向第二道防線發起進攻,關天培親自坐鎮炮臺指揮應戰。但是兩方對轟時,關天培發現一個問題,英國人的炮彈威力十足,而他親自發射的炮彈經常打不中目標,有的炮彈打中了目標但卻沒有造成很大的傷害。關天培開始也沒有多想,認為可能就是打歪了,仍然繼續應戰。

就在繼續抗爭的時候,關天培看到了讓他悲憤的一幕:他發現水師的火藥裡竟然混有沙土。

《中西紀事》裡是這麼記載的:“(關天培)因虎門之役,水師貪受土規,火藥皆雜以沙土,軍門後發之砲,試輒不中,方知受紿,憤激自刎。”

廣東水師各級官員貪受回扣,竟然火藥都造假,裡面混了沙土,導致屢發不中。關天培感覺自己受騙了。這裡有“受紿”兩個字,意思就是受騙,也就是說關天培突然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加上當時勝利已經無望,關天培憤而自刎。

關天培1834年來到廣東水師,1841年陣亡,他用了7年的時間整頓了水師的方方面面,卻整頓不了軍中的腐敗。

清朝民族英雄,和英國人打仗時發現我方炮彈裡都是沙土,憤而自殺

而在大清朝,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無人反思,這樣的事情還在繼續發生著。50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大清朝對上了我們的千年小弟日本。當時,中國的海軍總噸力8萬噸,排名世界第八,日本是5萬9千噸,世界第十六。然而紙面實力遙遙領先的大清,最後被小日本打得落花流水。

甲午戰爭裡,中國有位著名將領名叫豐升阿,他的部隊被老百姓稱為“鴨蛋兵”,意思是不能碰,一碰就碎,原因是豐升阿的部隊裡假冒偽劣產品嚴重,士兵手裡的槍炮彈藥有很多是用臘泥和成的,根本無法打仗。

當時北洋艦隊的主要炮彈是開花彈和實心彈,雖然數量很多,但裡面充斥的山寨貨非常多。當時的資料記載,北洋艦隊的開花彈,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尺寸大小不合炮膛的,一種是鐵的質量太差,有炮彈還沒出口就先炸了的,還有一種是引子拉不到或者拉不動的。

北洋艦隊的實心彈就更好玩了,只是在彈頭內裝少量火藥,其它的都是用泥土、沙石填充的。這種實心彈擊中目標後不會爆炸,只能靠衝擊力撞人家的艦船。

曾經刺探沿海炮臺軍情的德籍傳教士郭士立說:“我確信有些炮對炮手們要比對他們所瞄準的敵方更加危及生命。”

清朝民族英雄,和英國人打仗時發現我方炮彈裡都是沙土,憤而自殺

不過就算炮彈沒問題,士兵們也不願賣命。豐升阿的上司衛汝貴,甲午戰爭的統帥之一,平壤之戰前,朝廷一共撥了24萬軍餉給衛汝貴,衛汝貴帶兵出發前,先偷偷扣掉8萬運回家裡。最高軍官弄了8萬走,其他各級軍官也都得弄一點吧,最後軍餉還剩多少沒人知道了。

甲午戰爭的士兵每天只能得到幾斤老米,外加三十文錢,根本沒法吃飽,只能勉強續命。這樣的軍隊能和誰打?這甲午戰爭要是打贏了那才是奇蹟吧?士兵們也不是傻子,要賣命了你們就派我上,我打仗到底是為誰打?

在大清朝,這樣的事情舉不勝舉。1840年代的鴉片戰爭到1890年代的甲午戰爭,雖然已經半個世紀過去,但這個國家好像沒有任何改變。一次重大教訓的發生,對這個國家卻帶不來任何改變,他們可以在一個陷阱裡掉無數次,可以把一個悲劇重演很多遍,仍然無動於衷,這才是大清朝最讓人欽佩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