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一度迷戀李清照。

愛她豆蔻年華里的活潑純真,“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愛她少女的敏感多情,“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愛她戀愛時的調皮甜蜜,“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愛她熱戀時的相思煎熬,“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也憐她晚年時的悽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不知是因了那一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愛的她,還是因了那一句“花自飄零水自流”而愛的她。她幻化成了她筆下的“露濃花瘦”,抑或是她筆下的“簾卷西風”幻化成了她,她本身就是一闕詞,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李清照晚年詞作甚多,南渡以後,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鬱,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鬱,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隱悲愴。這種風格體現的淋漓盡致的我想一定少不了這首《臨江仙》。

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這是趙明誠還在世時,李清照最喜歡做的兩件事,特別是踏雪,宋周輝《清波雜誌》卷八載:“頃見易安族人言,明誠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得句必邀其夫賡和,明誠每苦之也。”

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當年,她對這兩件事都很感興趣,可如今,卻認為“無意思”、“沒心情”,與上片的怕見春光遙相呼應,進一步表露了詞人對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下片以對往昔生活的追懷、眷戀與如今飄零異地、悲悽傷感相對比,寫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詞人形象。

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人生,本是那一場絢爛花事。多少纏綿悱惻的故事,在人生這座舞臺上演。我們都是伶人,在舞臺上演繹著別人的悲喜故事。可我們也為此喜,為此悲,感動其中。李清照沒有了趙明誠的呵護,在後半生卻也悲情上了心頭,特殊的生活經歷給予了這個女子不一般的感受和品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遺世獨立,美不勝收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愁,愁,愁,當年少的美好生活幻化成雲煙,隨風飄逝後,孤苦飄零的羈旅見聞變只會令人升起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閒愁,又或者,愁到深處“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到深處無怨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