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戰時,美國用的槍都能連發,為什麼有些日本人用的槍卻只能打一槍拉一下槍栓?

難得糊塗79760


這個問題就像是說吉普車能買起,但是油加不起啊!

日本的手動步槍其實已經十分落後了

在槍械方面,日本使用的基本的武器是步槍,當然其他國家也都是以步槍為主,日本是以三八大蓋為主,德國出名的是毛瑟98K,蘇聯的是莫辛納甘,中國的武器比較雜,基本是漢陽造加萬國造,還有各種仿製的,在中國的抗戰過程中只有後期才使用上美式的衝鋒槍,那打得小日本是嗷嗷叫啊!

隨著戰爭的發展,自動取代手動,先是出現了半自動的槍,可以自動裝填子彈,單發射擊的步槍,比如美國的M1加蘭德,德國的STG44.

自動步槍取代手動步槍,玩CF,CS等射擊類遊戲基本用的都是這種自動步槍,可以自動進彈,連續發射子彈,一梭子可以打三十發,然後換個彈夾就搞定了,比如美國的M4A1,蘇聯的AK47,等等都是常用的槍。

當然,在二戰中步槍也就發展到半自動的水平,AK47這些槍都是二戰後才發明出來的,但是衝鋒槍取代步槍已經是大勢所趨了,在德國和美國的制式裝備中,衝鋒槍的比重逐漸增加。

日本依然堅持用那種最手動的打一槍拉一下槍栓的手動步槍三八大蓋,在太平洋戰場中真的是被美軍的衝鋒槍給突突完了。

作戰思維的變化使槍械的作用也進行了變化

在亞洲戰場比如日本的作戰思維是,裝甲部隊配合步兵部隊,火炮打完步兵衝,步兵沒衝完,火炮繼續轟。

但是歐洲的作戰思維早就發生了變化,隨著裝甲部隊的完善,以及火炮部隊的加強,步兵再也不能承擔遠程輸出的任務,而是保障裝甲部隊的前行以及端掉敵軍的炮臺等任務,所以進程攻擊取代遠程攻擊,密集火力取代稀鬆火力。

隨著戰爭的推進,不但輕武器火力越來越猛,就是重火力的火炮口徑也越來越大,衝鋒槍逐漸成為主流。

但是衝鋒槍也有缺點,就是打的並不是精準,衝鋒槍和步槍的對比簡單來說就是百發不中和百發百中。而且步槍也有一定的優點,就是穩準狠,在缺少裝甲作戰的中國,步槍才是王道。日本的三八大蓋也正是看中了這點。

日本並非沒有能力研發出衝鋒槍,為何卻堅持要使用步槍

很多人認為日本人冥頑不靈,用三八大蓋是堅持武士道的信仰,認為一發一中才是本事,日本人的思維有點像開車也要講究手動檔比自動檔更有技術含量,更能體會到駕駛的樂趣。

其實純粹是扯王八犢子,因為自動檔的車比同級別的手動檔的車都要貴那麼一兩萬,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狹窄,資源短缺,能夠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爭實際早就已經快不行了。

日本其實也能研發出衝鋒槍,問題的關鍵是不在於衝鋒槍,而是在於子彈,衝鋒槍就是吉普車似的,好用是肯定的,關鍵是油加不起啊,衝鋒槍百發不中,浪費的是子彈啊,美國有錢子彈隨便打,但是日本不是啊,日本彈藥也很緊缺,所以,才要求士兵一定要精準,當然,我們就沒有必要笑話人家了,我們有的部隊,人均才四發子彈。

美國人的作戰思維是,能用武器彈藥解決的事情都是小事情,那真叫一個財大氣粗,看《血戰鋼鋸嶺》的時候,先是火炮覆蓋一下,然後步兵才上去摸索,火力之猛,無人能敵啊!日本人能做的,只能是學習中國打起了地道戰,嘿!地道戰,嘿!

日本要是能用起衝鋒槍,估計美國的跳島戰役肯定會更加的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