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土耳其到底站在哪一邊?

靈魂深處


敘利亞南部戰事的結束,讓敘軍可以重新把兵力向敘北部集結,解決伊德利普的問題,在如此局面之下,造成土耳其彷彿如熱鍋上的螞蟻,選擇進入兩難之地。

在敘利亞內戰之中,土耳其一直髮揮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無論怎麼算,土耳其都屬於地區大國,對敘利亞更擁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可惜它的選擇一直成問題,讓自已的選擇越來越少,不知道該去幹什麼好了。

原本土耳其屬於西方陣營,自然要追隨西方政策,與巴沙爾為敵,前幾年與敘軍也有過沖突,更公開支持敘反對派,在俄羅斯出兵敘之後,更表現出極為強烈的反俄心態,甚至擊落了俄軍的蘇24戰機。可惜的是整個西方都不願為土耳其反俄背書,紛紛表示中立,沒有大國支持的土耳其,根本扛不下單挑俄羅斯的後果。

不久前,土耳其玩出180度的轉向,又成了親俄羅斯分子,與巴沙爾關係也大大改善,可惜的是土耳其又沒有完全放棄對敘反對派的支持,甚至是還出兵敘北搶地盤,糾集起來一幫子前敘反對派武裝,雖說他們被打扮成了所謂的親土勢力,其表現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與土匪沒有什麼區別。

如今土耳其的地位顯得讓人非常的尷尬,既不能左又不能右。究其原因,土耳其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就是復活奧斯曼帝國,一個土耳其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自己卻沒有那個實力,如今它只能希望通過巧妙的運作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如今的局面之下,土方想怎麼幹都成問題。支持敘利亞的話,那麼就必須從敘撤軍,放棄對敘反對派的支持,但是這麼做土耳其顯然不願意,吃下的肉怎麼可能吐出來?再說了,親俄的後果可是把西方徹底得罪了,以後怎麼在西方陣營裡混日子!

反對巴沙爾,土可以繼續留駐在敘北部,但那就意味著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與敘軍作戰,而結局又難料。不僅在於敘軍已經連續取得勝利,戰場上難討便宜。而且巴沙爾後面的俄羅斯也不是土耳其可以隨便得罪的。

更為難纏的問題是:庫爾德人,土耳其的主要民族之一,其要獨立的傾向一直讓土耳其頭疼,出兵敘利亞北部的主要藉口就是:反庫,現在的局面之下,庫爾德人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如果土耳其採取反敘利亞政策,那麼必然需要西方的支持,西方自然需要土方在庫爾德的問題上進行讓步,這是土耳其不可能接受的事。

如今的土耳其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有不慎,可能就要給自己帶來大麻煩的。

參考資料:《中東政治與社會》《土耳其國家概況》


戰爭史


土耳其不站在任何一邊兒,任何國家只應該站在自己國家利益一邊兒。無論俄羅斯還是美國,土耳其都惹不起。

(1)當今世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不包括土耳其

正如我對“土耳其算是大國嗎”所說,土耳其成為大國(既大又強)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完成的,許多短板。在中東地區,每個國家的背後都有後臺。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初,土耳其就希望藉助西方的勢力,先去啃敘利亞這塊骨頭逐步實現“奧斯曼光榮”。但什葉派的領頭者伊朗不答應、俄羅斯也不答應,先後出兵,結果,敘利亞挺住了。

埃爾多安

在當今世界只有兩個半玩家,以土耳其的實力沒有慢慢精耕細作五十年內是衝不出中東的。

中東地區目前,總體上美國加入了美國-以色列-遜尼派陣營。即使美土交惡,土耳其仍然是這一陣營的成員。

(2)土耳其短期內不會離開美國-遜尼派陣營,

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間也僅僅是互相利用,包括俄羅斯與以色列之前的關係類似。俄羅斯吸納土耳其只是為了減少地區各國的阻力和壓力;土耳其也僅僅是增加與美談判的籌碼。該國只有在庫爾德人這個核心基礎問題上受到傷害下(庫爾德關係領土完整,想成為大國的基礎就是領土不能太小,否則資源尚無法依託),才可能進入俄伊敘陣營。

蘇萊曼一世(1494—1566 )被稱為蘇萊曼大帝,他將奧斯曼帝國國力推向頂峰

美國推翻埃爾多安和扶植庫爾德人的兩個思路,惹怒了埃爾多安。為了自保,找俄羅斯作為籌碼,讓美國放棄兩個思路。

在俄伊心意已決、美方傷害土耳其核心利益已定的情況下,土耳其只能繼續再向俄伊敘靠攏。

什麼時候美國放棄庫爾德,土耳其會立刻迴歸。美國不放棄,土耳其與美國決裂不是沒有可能。這就是底線問題。

但美國也不是傻子兒,只會把兩個思路用更隱晦的方式方法給予展現。盡力拉攏土耳其,土耳其也不甘心放棄“北約”這個發展自我實力的最好平臺。


坐古談今


土耳其有句老話:“土耳其人沒有朋友,只有土耳其人。”這是一種流行的格言,反映了安卡拉外交政策的謹慎和謹慎的性質。由於土耳其面臨長期存在的北約盟友的種種問題,美國的微薄承諾已經開始消失,這一諺語重新流行起來,甚至成為真相。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上週表示,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在土耳其“對土耳其撒哈拉”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敘利亞庫爾德戰士問題上“撒謊”,唐納德特朗普“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埃爾多安的聲明是在對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之前發表的。特朗普的親密同事,國家安全顧問人力資源麥克馬斯特和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他將努力平息兩個盟友之間的緊張關係。在訪問之前,土耳其官員表示安卡拉願意重建與美國的信任關係,但強調期望看到其盟國採取具體措施。現在的問題是這次訪問是否能夠成功平息兩國棘手的關係,並幫助恢復失去的信心,特別是由於敘利亞 - 庫爾德問題。由於土耳其在阿菲林西北部的軍事行動 - 代號為橄欖行動的行動 - 安卡拉已經表明,它不再信任美國的承諾,而是將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維護其國家安全。毋庸置疑,如果美國政府履行其承諾,切斷武器供應並支持庫爾德人民保護部隊(YPG),民主聯盟黨的軍事派別(PYD),土耳其將不會在Afrin發動軍事行動),土耳其認為這是一個恐怖組織。1月26日,埃爾多安的發言人易卜拉欣卡林接到麥克馬斯特的電話,據報道,他表示美國將停止向庫爾德集團輸送武器。但是,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承諾停止武裝庫爾德民兵。11月下旬,特朗普告訴埃爾多安,他的政府將停止供應武器。但幾天之後,美國軍事武器車隊就被發現穿越伊拉克 - 敘利亞邊界,途經拉卡地區的庫爾德部隊。因此,它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美國最後一個破碎的承諾。因為星期三有消息傳出YPG派出了來自美國陸軍的Manbij的援軍到Afrin與土耳其作戰。

正如著名作家和人權活動家夏洛特班奇所說:“美國就像是一個不忠的愛人,向我們承諾超過我們的承諾。”那麼麥克馬斯特能否說服土耳其官員說服美國第二次承諾的真誠?沒人知道。但是,如果有一件事情是明確的,那就是美國和土耳其之間的問題不僅僅侷限於庫爾德集團。這可以從11月底發佈的一項調查中讀取,調查發現65%的土耳其公眾認為美國是敵對的國家。只有2%的土耳其人認為美國是一個友好的國家。然而,這不是土耳其人民第一次認為美國是一個不誠實的盟友。在美土關係的過程中,這些國家經歷過幾次危機:如臭名昭著的1964年的林登·約翰遜信,美國1975年至1978年的武器禁運,以及2003年在美國部署土耳其部隊的爭議在伊拉克戰爭中開闢北方陣線。但這些危機都沒有造成雙方之間如此深深的不信任,並在當前在土耳其製造了這樣的反美主義。同時,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日益增加。莫斯科在冷戰期間是土耳其的傳統敵人,特別是在阿拉伯起義之後,因為兩國在敘利亞危機中處於對立面。但今天安卡拉和莫斯科設法將他們的分歧放在一邊,並就可能在敘利亞取得最大收益的問題進行合作。土耳其似乎並沒有遵循其依靠一個全球大國(通常是美國)的傳統外交政策路徑來平衡另一個,通常是俄羅斯。相反,它正在遵循以臨時合作為基礎的務實和現實的政策,例如建立“緩和區”併為日內瓦和談的成功提供有利的環境。但是,應該問這個問題:俄羅斯是否比土耳其更可靠的土耳其合作伙伴?情況並非如此。俄羅斯方面向土耳其放心說,恐怖組織成員不會參加最近的索契會談,但Mihrac Ural出席了會議。

最近,一個土耳其軍隊車隊在Idlib遭到汽車炸彈襲擊; 有報道指出伊朗或阿薩德政權是肇事者,但也質疑俄羅斯在事件中的作用。在所有這些事態發展之後,埃爾多安和他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同意在伊斯坦布爾舉行關於敘利亞的三方會議。簡而言之,考慮到實際參與者角色的複雜性以及兩個大國違反承諾的清單,很難說俄羅斯或美國是否可以成為土耳其的可靠合作伙伴。安卡拉與莫斯科和華盛頓的關係有潛在的合作機會,同時也有潛在的風險。這些關係總是起伏不定 -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土耳其在升起時獲得的收益以及失敗時失去的東西。


王牌狙擊手


任何國家的外交政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由國家利益變化所決定的。

所以我們觀察國際關係的歷史總是能發現不少國家打打殺殺又和和美美。遠的不談,就談二戰以來這70多年吧,很多國家間的關係也發生了極大改變。

因此談土耳其站在哪一邊?還是先談談歷史,再看看現實吧。1800字左右吧,5分鐘讀完。

木叔要說的第一點是:國家關係以國家利益為動因

舉個例子大家更容易理解。比如以色列和蘇聯的關係。1948年以色列獨立時,蘇聯是支持的。而且沒有蘇聯的支持,可能聯合國安理會都不能通過巴以分治決議。此後的戰爭中,在蘇聯的默許下,通過捷克等東歐渠道,以色列獲得了大量的軍火,為在戰爭中和阿拉伯人“拼命”,立下了功勞。

但是50年代之後,蘇聯外交更加轉向到支持阿拉伯人。而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才更加公開。在60年代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後,蘇聯甚至要求東歐國家都要和以色列斷交。於是之前的朋友成為了敵人,一直到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色列和他們的關係才緩和。

更具體的例子如波蘭。

1968年冬天波蘭食品短缺、工資降低、學生騷亂,當時的波蘭領導人哥穆爾卡竟將其歸為“猶太復國主義搗亂”,為轉移對經濟改革失敗的指責,他把波蘭猶太人社區稱作“共產主義內部的第五縱隊”,成千上萬波蘭猶太人被歧視進而丟掉工作,“反猶主義”在官方指導下盛行,32000猶太人中的一半很快被迫逃離波蘭。

直到1989年,時任副總理、波蘭出生的西蒙·佩雷斯訪問波蘭,雙方關係轉暖,當時東歐劇變已經發生。1990年波蘭和以色列的關係才恢復正常。1991年波蘭總統瓦文薩訪問耶路撒冷,為波蘭曾經的“反猶主義”而道歉。

因此,談土耳其外交,國家利益隨著時代的改變而不同,就會給國家關係帶來極大不同。

第二點就來談談土耳其與外國關係的歷史與現實

奧斯曼帝國之後,土耳其被瓜分。俄羅斯和英法等國,都是參與瓜分的主力。土耳其當然與他們的關係不好。

其實是歷史上,土耳其和俄羅斯屢次發生戰爭,原因幾乎都在於俄羅斯對黑海出海口偏執的擴張政策。在此背景下土耳其和英國甚至一度結盟抗擊俄羅斯。但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站錯隊”,最終土崩瓦解後,之前的朋友也變成了敵人。敵人更是敵人。

這就是國家利益影響國際關係的典型。

二戰後土耳其成為美國遏制蘇聯南下的主要屏障,該國和美國的關係的大發展由此開始。後來土耳其加入北約,也是美國一手策劃,主要就是針對蘇聯。土耳其也當然願意,畢竟該國和俄羅斯歷史上“不共戴天”打了無數次仗,每次幾乎都是土耳其輸,因此土耳其接近美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蘇聯解體後,特別是美國反恐戰後對土耳其的需求下降。而此時的土耳其國內極端主義思潮和大國思潮也崛起,認為經濟高速發展後可以有進一步挑戰中東秩序,甚至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的時代來臨了。美國人當然不喜歡極端的土耳其,雙方摩擦就越來越多。

如今美國因為牧師問題對土耳其的制裁,只是雙方分歧的一個表象罷了。

第三,談談土耳其對外關係的未來

就如同題目所問的,土耳其未來會在哪一邊?是繼續和美國一起,還是找新朋友俄羅斯?

木叔此前也說過,國家利益驅動國際關係。土耳其和俄羅斯在前兩年還因為土耳其打下了俄羅斯空軍戰機而極度惡化。但後來埃爾多安到莫斯科訪問,對此問題雙方找到了解決方式後冰釋前嫌。甚至關係一度還很不錯,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國還為敘利亞問題進行了所謂三國元首會。

這能讓美國高興嗎?

特別是土耳其在美國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上非常牴觸,對美國搬遷駐耶路撒冷大使館非常不滿。美國也對土耳其國內日益保守的宗教勢力表示不滿,其實本質還是對土耳其這個北約國家,竟然和俄羅斯勾勾搭搭,特別是要購買S400等武器心裡不舒服。

不過木叔認為,土耳其未來還是要和美國走到一起的。土耳其需要的東西,俄羅斯難以完全滿足。第一是經濟發展的市場。第二是土耳其的大國雄心。

土耳其經濟高度依賴外資和外債。外債佔到了該國GDP的一半以上,這意味著沒有美元等西方出口市場的支持,土耳其經濟高速發展會成為雲煙。這種經濟動能,俄羅斯給不了,因為俄羅斯自己還遭受美國製裁呢。

而土耳其一直希望能在國際舞臺發揮更大作用。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西方擠壓的比較厲害,在中東的話語權減弱。土耳其的主場是中東,如果能和美國協調立場,在中東問題上發揮的作用獲得美國認可,要比與俄羅斯協調交流強得多。

木叔的判斷是,土耳其和美國因為牧師的爭端,會找到一個解決辦法。畢竟之前土耳其和俄羅斯都能和解,與美國也會如此。土耳其可能會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度,要看埃爾多安如何把握了。


歡迎表達你的看法。

要言之有物!


木春山談天下


國際關係行為體(主要是主權國家)的對外行為有自己的一套國際體系規則,比如國際規則、國際規範以及國家與他國簽訂的聯盟條約等,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國家的行為。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主權國家還是為以維護國家利益為首要行為原則。

正如提問者所暗含的意思,土耳其屬於北約成員國,而北約是以美國等西方國家為首的軍事組織,按理土耳其應該站在美國一邊。事實確實,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越來越親近俄羅斯,疏遠美國,在敘利亞進攻阿夫林打擊庫爾德人。土耳其與美國的關係在近兩年來齟齬不斷。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土耳其需要維護自己的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美國近幾年在中東的政策在客觀上有利於庫爾德人,而庫爾德人一直在尋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無論庫爾德人在何處成功建立了庫爾德國家,就意味著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將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土耳其最大的國家利益之一就是不準庫爾德人建國。

第二,親近俄羅斯有利於解決庫爾德人問題。美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大體上在中東實行的是戰略收縮政策,主導中東事務的能力在下降,從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就可以看出這點。敘利亞問題的解決上,俄羅斯擁有了絕對的主導權。疏遠美國跟俄羅斯走進,在遏制庫爾德人、阻止庫爾德人建國問題上可以減小來自俄羅斯方面的阻力。

第三,土耳其國內的權力鬥爭。美國、歐盟對埃爾多安鞏固和擴大自己權力的國內政治鬥爭頗有微辭,不斷指責埃爾多安破壞民主和人權,還將埃爾多安的政敵居倫保護起來,這些都引起了埃爾多安對美國的不滿。

況且,埃爾多安或者是土耳其一直都有一個大國夢,想要在世界至少是中東地區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不願完全聽命於美國就很容易理解了。


安睿


土耳其到底站那一邊,站在土耳其一邊唄!敘利亞動亂有美國一半也有土耳其一半,他本就是一邊。

敘利亞動亂起因之一,就有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糾紛,敘利亞的巴沙爾屬於什葉派,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屬於遜尼派,沙特與土耳其為防止伊朗建立所謂什葉派之弧,公然干涉敘利亞國內內戰,至今,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力量扔在敘利亞割據大片土地。

再者,美國以反isis的名義,支持敘利亞庫爾德人建立獨立的武裝力量,在敘利亞庫爾德人集聚區形成事實上的割據,這支隊伍與土耳其認定的庫爾德恐怖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對土耳其境內庫爾德獨立組織無疑是強大的支持力量,土耳其為確保本國安全,對敘利亞境內庫爾德人大打出手,也就不難理解了。

土耳其利用敘利亞國內動亂,與美國沙特勾結,企圖推翻巴沙爾政權,巴沙爾沒推倒,可庫爾德人卻在戰爭中不斷增強,形成事實獨立,對土耳其的國家構成威脅,偷雞不成蝕把米,多行不義遭報應。


石隙甘泉


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為土耳其自己的利益。

先看看土耳其的利益訴求:告訴世界的是保護土耳其國家的安全和穩定。其實這是真的,庫爾德武裝是土耳其安全穩定的最大問題,怕庫爾德武裝做大應是題中之義。

但為了自己國家安全穩定,出兵侵略別的國家,顯然目的不純,夾帶私貨。要知道土耳其在敘利亞境內有一支武裝叫敘利亞自由軍,它完全是土耳其的偽軍,即土耳其藉機入侵敘利亞,真實目的是擴大偽軍地盤,壓縮敘利亞政府軍活動空間,直至幹掉敘利亞政府軍,建立聽命於土耳其的敘利亞傀儡政府。

敘利亞境內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個軍事大國在博弈,土耳其這個跳樑小醜充分利用美國俄羅斯兩國的矛盾,靠著賭徒特性,不知收斂,一步步蠶食鯨吞。

叫囂著逼逼美國放棄庫爾德,美國為了保住擁有土耳其地緣,讓出阿夫林,俄羅斯在此起到了放水作用,美國就是美國,一場空襲俄羅斯僱傭兵,炸死5個俄羅斯人嚴重警告威懾土耳其,然後配合美國國務卿訪問土耳其,達成美國土耳其諒解。我在那時的答題時說,美國以犧牲敘利亞政府的為代價換取的。

這一次球踢到了俄羅斯這一邊,俄羅斯能容忍它辛辛苦苦打下來的領土被土耳其吞併嗎?當然不能,另外伊朗也不允許。不過埃爾多安就是白眼狼,普京的救命之恩說忘就忘,就在普京專心致志大選時給普京背後一刀。

俄羅斯不會允許土耳其染指它的勢力範圍,但現在無暇顧及,暫時採取守勢,等待土耳其的失誤,給土耳其以教訓。

土耳其的狼子用心已經不加掩飾,是不是美國和俄羅斯較量能讓土耳其利益最大化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詩人的眼睛83314


土耳其應該仍然是腳踏兩邊。雖然表面上看與土耳其與美國關係很緊張,但是土耳其仍然是北約最重要得出的成員國。雖然都說土耳其與俄羅斯越走越近,但是俄土之間並沒有維繫戰略盟友關係的紐帶。在敘利亞問題上只是各取所取;在S400問題上,土耳其也是為了藉此敲打美歐,為其在西方陣營爭取更高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利益。

俄土關係因為敘利亞問題而激化並差點兵戎相見(2015年土耳其擊落俄軍戰機事件),同時也是因為土耳其內政問題加強了聯繫成為在外界看來的準盟友。但在俄羅斯眼裡,敘利亞重要還是土耳其重要,馬上就見分曉了。因為敘利亞北部伊德利卜戰役將檢驗俄土關係的穩固度。9月7日就是最後攤牌的時刻。

土耳其16日向伊德利卜省東南部的部落首領保證,該地區不會有大的地面軍事行動出現。並強調,土耳其無意撤出伊德利卜,防空武器已經被緊急部署到土耳其的12個駐敘觀察基地,將用於對抗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機。但敘軍17在哈馬北和拉塔基亞對恐叛武裝陣地進行了高密度、大規模的陸空聯合打擊。敘軍利用火炮和重磅航彈摧毀了恐叛武裝剛剛挖掘構築的工事和壕溝。

敘軍在哈馬北的炮擊炮陣地

伊德利卜是俄土伊三國談判建立的四大沖突降級區之一(敘西北部伊德利卜省、中部霍姆斯省、大馬士革郊區和敘南部地區),也是目前僅剩的衝突降級區。其他的三個都已經被敘軍通過軍事手段收復。而且之前大馬士革東部和南部、霍姆斯中部衝突降級區的各派頑固分子都被遞解到了伊德利卜省。這些頑固武裝分子的到來加強了伊德利卜恐叛武裝的實力,同時也誘發了至今不斷的內訌火拼。

俄羅斯給了土耳其一個月的期限,在下個月7號前將5萬多HTS基地組織恐怖武裝改變性質和顏色。否則HTS將被從衝突降級區協議中剔除。按照俄敘兩軍今年年初的規劃,HTS基地組織恐怖武裝是2018年的主要反恐目標。土耳其很清楚,在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內,HTS恐怖武裝和土系JTS聯軍地盤犬牙交錯很難區分。只要土耳其准許俄敘消滅伊德利卜的HTS恐怖武裝,那麼俄敘必然會假道滅虢幹掉JTS聯軍。

敘軍在拉塔基亞的火箭炮陣地

俄羅斯媒體近日多次強調其在敘利亞拉塔基亞省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安全問題。從伊德利卜省西南部吉斯爾舒古爾和戈哈布平原起飛的恐怖武裝無人機都攜帶致命的炸藥,對俄空軍基地的人員、設施構成極大的威脅。軍事專家稱,隨著敘利亞境內的局勢出現戰略性勝利,俄羅斯現在有必要把在敘軍事基地的安全利益提到戰略層面考慮了。伊德利卜的恐叛武裝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威脅,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將會成為長期的安全隱患。

俄羅斯駐敘空軍戰機掛彈轟炸伊德利卜省目標

敘軍的行動除了東線的阿布杜虎兒方向外,在拉塔基亞北部山區和哈馬北的軍事打擊行動尚未進入伊德利卜降級區。不過一旦這兩個地方失手,那麼伊德利卜省南部就是門戶大開了。土耳其防長正在訪問俄羅斯,希望能在伊德利卜問題上進行溝通協調。但俄羅斯近期的表現的確讓土耳其擔憂,因為俄羅斯戰機一直不間斷地為敘軍在伊德利卜周邊的行動提供空中支援。在外界看來是默許敘軍行動的信號。另外敘軍並不承認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的軍事存在權利。

土耳其17日向位於土敘邊境的哈塔伊省緊急調運大批M60坦克

這對伊德利卜的12個土耳其觀察站和近千名軍人來說是很危險的。可能是覺得只加強防空力量遠遠不夠。土耳其17日突然向位於土敘邊境的哈塔伊省緊急調運大批M60坦克,首批坦克已經抵達了邊境線上的耶拉加迪(Ya'lagady)檢查站。土耳其軍方的表現與之前阿夫林的看橄欖枝行動很像,難道又要親自下場?


高峰軍事觀察


今天的土耳其夢想著登上地區大國的空座,雖然土耳共國土在亞洲但依然心繫歐洲加入歐盟,進而一心擠入進北約, 欲藉助歐盟與北約實力,使自己迅速發展並大力發展軍備。

敘利亞內戰中土耳其堅定的站在盟友美國一邊,使土耳其成為敘反政府武裝的後方基地。土耳其大力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自由軍與敘利亞政府軍作戰,美土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控制了敘利亞大面積國土。

俄羅斯應敘利亞政府邀請以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名義,介入敘利亞戰爭。土耳其很是不爽,在美國的暗中縱容下派軍機擊落俄羅斯一架轟炸機。俄羅斯審視度勢,為了敘利亞大的戰略,沒有與土耳其直接開戰,只給予土耳共其經濟制裁。

與此同時土耳其國內修改了憲法,削弱議會了權力,擴大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權利引起歐美不滿。歐美暗中支持土耳共國內反對派,伺機發動政變。情報被俄羅斯截獲,為了敘利亞戰略,俄羅斯巧妙地挑撥了土耳其與美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告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反對派將發動政變的情報,在危急關頭埃爾多安逃過一劫,反對派政變失敗。

至此土耳其與美國關係開始降溫,此時埃爾多安在外交場合默許並支持敘利亞巴沙爾總統繼續執政。堅決反對美國武裝庫爾德武裝組織,不允許庫爾德武裝組織做大危害土耳其國家安全。

美國為了中東戰略不會放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組織,加深了土耳其與美國之間的裂痕,迫使土耳其出兵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組織,同時土耳其為了迎合美國意願,宣佈反對敘總統巴沙爾繼續執政。試探性的出兵敘利亞阿夫林地區,遭到庫爾德武裝組織的堅決抵抗。同時遭到敘利亞政府的堅決反對。

土耳其的訴求沒有錯,美俄大國之間的戰略較量,土耳其裹挾其中即得罪美國,又得罪了俄羅斯將對土耳其極為不利。土耳其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組織的打擊將騎虎難下。


快樂老張


土耳其侵略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組織,其目的是希望能夠消滅掉武裝組織的獨立建國運動,而換來土耳其國內的和平和安定環境。不要忘了,土耳其國內有30%的人是庫爾德人,而且庫爾德人在近百年的時間裡,一直都在要求成立獨立的庫爾德國家,直到現在,土耳其國內的庫爾德力量繼續在活動。所以土耳其國內的獨立運動也是非常嚴峻的,這是土耳其不得不面臨國家分裂的問題,所以土耳其出兵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組織,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消滅掉庫爾德的獨立建國大業,以得到摧毀國內的庫爾德武裝力量的目的是土耳其的,國內更加的安定,更加的和平。

雖然說在美國支持的政變未遂中,埃爾多安在俄羅斯的情報上即時地順利的逃脫了。隨即,土耳其和美國的關係卻降到了冰點,而土耳其卻迅速的和俄羅斯的關係由冰點急速的解凍升溫,並迅速地走向了正常化。使土耳其由從前投靠了美國,到現在又奔向了俄羅斯,產生了巨大的反差,使人們懷疑,土耳其是否將徹底的拋棄美國而投向俄羅斯的懷抱。

其實在這一點上,我個人的看法並非如此。我認為埃爾多安受到了俄羅斯及時的情報,所以逃得了對自己的生命和政權的危機,並且還得到了保障,成功的保住了自己在土耳其的地位。所以埃爾多安對俄羅斯是有非常深切的感激之情的。在他看來,是俄羅斯,是普京救了他的性命,所以作為感激注於心情 所以和俄羅斯迅速的改變了關係。

當然,在埃爾多安看來,美國是非常可惡的傢伙,因為之前埃爾多安以前是非常的聽從於美國的,視美國馬首是瞻。然而,美國卻在他的背後下刀子,這樣的做法,自然讓埃爾多安非常的惱火,也非常的寒心。所以埃爾多安認為,美國是非常的忘恩負義,是非常陰險狡詐的傢伙,是不值得信賴和交往的朋友,一時的憤怒,讓埃爾多安特土爾其的外交重心,轉向到了投向俄羅斯的懷抱,並迅速的與俄羅斯改變了關係,迅速的轉向了兩國的關係正常化,而將美國放在了一邊。

當然,這樣的現象,這樣的事情,隨著時間的變化和事務的變化,會逐步改變的。土耳其會因為自己的利益,只會將美國和俄羅斯放在中間的位置上,走中間路線,而不為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國或者俄羅斯的任何一邊之中,以便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

雖然埃爾多安繼續的憎恨美國佬,但是,在國家的利益和前途面前,埃爾多安不會那麼的情緒化,特別是在現在,入侵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力量的問題上,埃爾多安會選擇走捷徑,而不會和美國正面撕裂。如果說處於無奈的美國無視土耳其的存在,要與土耳其開戰,那麼勢必將會把土耳其完全的逼向道俄羅斯的懷抱,這樣土耳其就沒有任何的選擇權,只能夠一味的投向俄羅斯的懷抱了。

當然,對於這樣的事情,美國也非常清楚的看在眼裡,所以美國不會和土耳其出現正面的衝突。如果是這樣,正中了俄羅斯的下懷,所以,美國是不會和土耳其開戰的,這樣就迫使土耳其選擇走中間道路,土耳其就正好以此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既能夠消滅掉庫爾德武裝力量,又能夠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保持平衡,而讓自己活得最大的利益化。由此看來,土耳其是不會選邊站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