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保險買越多就能賠越多嗎?

牛牛愛妞牛


要想知道保險買的越多是不是就賠得越多,我們需要先了解保險理賠有哪些方式。

保險公司在出險後依據保險合同約定向客戶理賠有兩種方式:賠償和給付。

賠償指的是,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而使被保險人財產受到損失時,保險公司在保險額的基礎上對被保險人的損失進行的賠償。保險賠償是補償性質的,即它只對實際損失的部分進行賠償,最多與受損財產的價值相當,而永遠不會多於其價值給付指的是,被保險人出險時,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的保障額度對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而不是看被保險人的實際財產損失來進行賠償。

與上面兩種理賠方式相對應,可以把保險產品分為補償型保險給付型保險

瞭解了賠償和給付兩種理賠方式之後,我們就可以具體講一講,是不是保險買的越多,賠的越多。


情況一 單一購買一份保險

我們先從單一購買了一份保險的情況開始說明:


1.意外險

意外險的保障內容一般包括,意外身故和殘疾、意外醫療和意外住院津貼。從理賠方式上來說,意外身故和殘疾、意外住院津貼屬於給付型,意外醫療屬於補償型。即被保人如果發生意外導致身故或殘疾,則可以獲得約定的保險金額;如果被保人發生意外前往醫院治療,則只能在保障額度內,按照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理賠。

2.重疾險

重疾險是保險公司以特定重大疾病為保障項目,當被保險人患有保障項目內的疾病時,由保險公司固定給付保險金的商業保險行為。因此,重疾險也是屬於給付型的保險,當被保人患有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時,即可獲得約定的保額理賠。

3.醫療險

目前市面上的醫療險都是費用報銷型的保險,即被保險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扣除社保報銷及免賠額之後,以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為限進行報銷。

4.壽險

壽險是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產品,而人的生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因此,壽險產品都是給付型的,當被保人去世時,受益人即可活動約定保額的理賠。

5.財產險

財產險是保險人按保險合同的約定對所承保的財產及其有關利益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保險。因此,財產險屬於補償型保險,只能在保額範圍內對保險標的的損失進行賠償。


情況二 同一險種購買多份

那麼,有些人覺得自己保額不夠,因此多買幾份同樣保障的保險來增加保障額度,這樣能不能賠的更多呢?下面,我們還是分險種來說明。


1.意外險

(1)意外身故或殘疾和意外住院津貼——給付型

可以同時獲得理賠。比如,小a分別購買了A、B兩個意外險產品,保額分別為30萬元和20萬元,如果小a發生意外身故,則可以獲得50萬元的理賠。

提醒下,為了防止道德風險,銀保監會對未成年人身故保額做了限定:被保險人不滿10週歲的,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被保險人已滿10週歲但未滿18週歲的,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以上案例中,如果小a不滿10週歲,最高只能獲得20萬賠付。

(2)意外醫療——補償型

不可以同時獲得理賠。比如,小a分別購買了A、B兩個意外險產品,意外醫療保額分別為10000元和5000元,如果小a發生意外導致去醫院治療,除去社保報銷和免賠額之後,還花費了4000元,則小a可以通過A產品報銷4000元或者通過B產品報銷4000元,不能A、B兩個保險產品同時獲得4000元。


2.重疾險

可以同時獲得理賠。比如,小a購買了A、B兩個重疾險,保額分別為30萬元和20萬元,如果小a不幸罹患保險責任內的重大疾病,則可以獲得50萬元的理賠。

不過,這裡提醒大家,在很多重疾險的健康告知裡,會明確問你一個問題:" 是否在其他保險公司購買過重疾險 " 或者 " 保額超過50萬的重疾險 " 等,你一定要如實回答,如果撒謊的話,後期可能被拒賠。


3.醫療險

不可以同時獲得理賠。這個與意外險的意外醫療費用報銷類似,都是以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報銷的。

在這裡也提醒一下大家,基於補償的原則,大部分醫療險理賠對於社保已經報銷或支付的部分也是不予重複報銷的。

在理賠時,保險公司是根據原始單據進行報銷的,一旦在一家保險公司報銷過了,再去另外一家沒有了單據,也就無法報銷了。

4.壽險

可以同時獲得理賠。壽險產品與意外身故或殘疾類似,是給付型的保險。因此,一旦被保險人去世,受益人可以獲得全部壽險保單的賠償。


5.財產險

不可以同時獲得理賠。一般來說,財產險投保額越多並不意味著可以得到更高的賠付,保險公司只會按實際損失金額賠付,最高不超過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

比如,小a購買了A、B兩份保額都為100萬元的家財險,不幸家裡失火,實際損失財物50萬元,那麼他最多隻能獲得50萬元的賠償,而不是200萬元。

通過上面我們詳細的說明可以看出,凡是給付型的保險,可以買的越多賠得越多,而補償型的保險只能在保障額度內報銷實際受到的損失。

因此,保險買的越多,賠得越多嗎,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保險產品來進行區分。大家在購買保險之前也要清楚的瞭解自己買了什麼保險產品,以免花了冤枉錢。


中民保險網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答案是不一定,具體看買了什麼保險。

保險根據保險標的的不同,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

一、我們先來看看財產險,

保險標的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物”。

財產保險是屬於補償性保險。你買再多,保險公司在賠付的時候是不會超過保險標的物的實際價值。

舉個例子:你給你新買的價值100元的茶杯買了一份保險。哪怕你把保額買到10000元,萬一杯子損毀了,保險公司最多賠100塊錢給你。而實際上通常是賠不到100元的。因為考慮到折舊,還要考慮到現在市場上同款杯子的實際價格,也許現在只賣90元了呢,當然也有可能賣110元了!無論如何,理論上最多賠100元給你。

所以,通常保險公司會建議你按保險標的物的實際價值來投保,多買無用。


二、再來看人身保險,

保險標的變成了人的身體和壽命。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所以,人身保險的賠付不能叫賠付,正式的說法是“給付”。理論上來說,只要你買的多,肯定是賠的多的。但是人身保險裡面有一種特殊情況——住院醫療險,這種保險也是遵循的補償原則。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給付的金額不會超過住院期間產生的實際費用。

那其他的人壽保險,無論是意外,重疾,壽險和年金保險都是買的越多,賠的越多。

其中,年金險的死亡給付通常並不是按保單載明的保險金額來給付,而是按所交保費或者是保單當時的現金價值,二者取較高項來給付。通常大眾比較容易的理解就是返本,或者是返本付息。


既然是買的多就賠的多,保險公司難道不擔心有人鑽空子嗎?

例如,我欠了很多外債被逼的活不下去了,就跑去保險公司買很多意外險,然後自殺,故意弄成一個意外的樣子。那保險公司不得賠死?

以前保險公司確實出現過這樣的案例。臺灣曾有一個著名的金手指案件,有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在臺灣的10家保險公司,分別購買了100萬,總額達到1000萬的意外保險。然後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拇指砍掉,根據合同約定,每家保險公司必須賠保額的10%,總計要賠到100萬臺幣給他。保險公司懷疑他詐保,全都拒賠。於是他把10家保險公司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他勝訴。10家保險公司總計賠了100萬臺幣給他。這就是臺灣有名的金手指案件。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詐保案件發生,像臺灣的金手指案件,保險公司明明知道他是詐保,卻苦於沒有證據,導致敗訴。所以保險公司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來防範這種道德風險的發生。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投保人在投保的時候都被要求告知,是否在其他保險公司投保過人壽保險以及所投保的險種和保險金額。同時對各種類別的人身保險設定了投保額度的上限,超過投保限額,保險公司就會要求對投保人或被保險人進行財務狀況調查和體檢。對於財務狀況調查和體檢不符合要求的,堅決拒保。以此來防範道德風險和洗錢案件的發生。

像國內前幾個月刷屏的,普吉島騙保殺妻案,罪犯為他的妻子,在多家保險公司壓著上限投保人身意外險,總保額達到3000萬。很明顯,罪犯在投保的時候,故意隱瞞了在其他保險公司投保意外險的事實,否則,保險公司的核保是肯定無法通過的。

最後總結一下,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中的住院醫療險適用的是補償性原則,保險公司賠付的金額不會超過實際損失的金額。而人身保險中除醫療險之外的其他險種,都是買的越多,賠的越多!


我是野豬,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險道求生的野豬


如果買的是車險的話都是有額度的,比如說自己的車損險,你的車今年值多少錢保險就會給你車損多少額度。

車的三者險是賠付對方的車輛損失的,可以選擇10萬-20-50-100萬額度,出了事故保險公司會根據車輛定損來賠付。

當然不計免賠沒多少錢是必須要買的,這樣划算。

醫療商業保險當然是買的越多賠付越多,這個還要看你的傷病程度或者是死亡!!越有錢買的額度越高,賠付越多。比如,劉德華的鼻子,誰誰的手都是上了保險,這是富人的遊戲,平常百姓只能當新聞看看了。

你覺得呢?關注我加個粉絲吧!!

保險知識

限額責任賠償方式,分為限額責任賠償和免責限度賠償兩種。限額責任賠償指保險人只承擔事先約定的損失額以內的賠償,超過損失額部分,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這種賠償方式適用於農作物收穫保險,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簽訂保險合同確定保險人的保障限額——標準收穫量,當實際收穫量低於保險產量時,保險人賠償其差額;當實際產量已達到標準收穫量,即使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也不負賠償責任。

  免責限度賠償指損失在限度內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這種限度是保險人享受的免責權。免責限度又分為相對免責限度和絕對免責限度兩種。相對免責限度指財產受損程度超過免責限度時,按全部損失賠償,其計算公式為:

  賠償金額=保險金額×損失率

  絕對免責限度指財產損失程度超過免賠限度時,只對超過部分負賠償責任,其計算公式為:

  賠償金額=保險金額×(損失率一免賠率)

免責限度賠償方式的採用是為了減少或避免因大量小額賠款帶來的一系列理賠手續和費用的麻煩,可以避免對保險標的必然發生的自然耗損賠償,特別是對出險率高的險種,可促使被保險人增強對保險標的的責任感,有利於保險事業的發展。

定值保險賠償方式。是指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對保險金額的確定以雙方約定的保險價值為基礎,作為結論性價值。當發生保險事故造成損失時,如全部損失,按保險金額全數賠償;如部分損失,只需確定損失程度,按損失程度的比例賠償,不再估算受損財產的實際價值。這種賠償方式適用於海洋運輸貨物保險、船舶保險和無法鑑定價值的高檔工藝品、古玩、珠寶等特約保險。


假裝生活在北京


保險買越多就能賠越多是對保險的一個錯誤認知。


人身保險有以下幾種分類: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年金險


下面分別講一下這幾種保險的賠付方式



壽險:即死了就賠的保險,不管是意外身故還是疾病身故,只要身故了就理賠,這個保險是買的越多賠的越多的,如果買了一個億,那身故後保險公司就會賠一個億給到受益人




重疾險:只要符合合同上規定的重疾條款就可以理賠,也是可以理解為買越多賠越多的,如果買了1000萬,那隻要患了重疾就賠1000萬




醫療險:主要是對醫療費用的補償,不管是因為意外還是疾病產生的醫療費用,只要在保額範圍內,且所有花費都是合理且必須的,那麼花多少就賠多少,比如說買了一份保額為1000萬的高端醫療險,客戶因為生病住院花了100萬,那就只能賠付100萬,而不是1000萬





意外險:意外險一般分為意外身故和意外傷殘,意外身故是隻要是因為發生意外而身故的,買越多賠得越多,買了1000萬就賠1000萬,而意外傷殘是按傷殘等級進行賠付的,舉個例子,客戶買了1000萬的意外險,後來因為發生意外事故導致一隻手截肢,屬於5級傷殘,那麼賠付的標準就是1000萬的50%,即賠500萬。





年金險:年金險可作為養老金或教育金,是一種理財型的保險,具有確定性、穩定性、安全性的特點,這種保險也是買多賠付越多的,很好理解嘛,對於理財險來說,當然本金越多,收益就越多。





綜上所述,保險買越多賠付越多的說法不夠正確,並不是所有保險都是買越多賠越多的,比如醫療險就不是,但其他的壽險、重疾、意外、年金都可以理解為買越多賠付越多。


寧雪珍


你這個問題問的有點籠統,保險包括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我想你問的肯定是商業保險吧。

商業保險又包括:人壽保險和財產保險

人壽保險又分為:人身保障和財產保全

人身保障險包括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和年金險。

重疾險顧名思義就是管重大疾病的,一般90天生效(有的是180天生效),無需發票,憑二級以上醫院的診斷報告,保險公司就賠付基本保額,買10萬賠10萬,買100萬就賠付100萬,與疾病的醫藥費用多少無關。如果在多家公司都買了重疾都買了重疾險,只要符合理賠要求,是可以疊加賠付的,所以重疾險是買的越多賠的就越多。當然前提是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重疾險保額的科學配比是年收入的3-5倍。



意外險其實是身價險,無論身家多少,同一場意外事故,有意外險與沒有意外險是截然不同的,也許身家千萬富翁意外身故後一分不值,而一個貧下中農可能會得到幾百幾千萬元理賠。意外險也是可以疊加賠付的。意外保障的保額最好與自己和家庭的債務總和相等或高。因為一旦發生意外,不至於讓家人陷入絕境,甚或揹負高額債務。意外險都很便宜,所以,意外險是買的越多就賠的越多。

醫療險是因意外或疾病住院後按實際花費,憑醫院的發票來報銷的,一般社保報剩餘的再由商業保險報銷,如果一種醫療險報銷完了,別的醫療險就不會再報銷了,如果一種醫療險沒有報銷完可以再由另一種醫療險報銷,醫療險是不能重複報銷的。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相應有了很多百萬醫療險,但是百萬醫療險都有一萬的免賠額,所以,在購買醫療險時可以買一個年報銷一萬的醫療險,再加一個百萬醫療險就可以了。醫療險都很便宜。

年金保險是指給子女買的教育金、婚嫁金、創業金、自己和父母的養老金等。隨著教育行業的開放,教育成本在不斷提高,所以及早為子女準備好教育金也是必要的。無論我們在與不在,我們的愛將與孩子同在。同時我們也要在年輕有能力時為我們年老做好準備,要想能夠在年老時有足夠的養老金,能夠體面優雅的養老,年金險當然是越多越好。

隨著中國富人越來越多,中國也將逐步實行遺產稅,所以很多富人都在運用保險作為資產傳承的工具把自己的財富合理避稅的傳承給下一代。同時保險也是企業和家庭之間的防火牆,很多企業家運用保險這個工具,把家庭和企業之間的財務隔開,做到合理逼債。



青苔姐


簡單的講,保險理賠分兩種,一種是:給付型的,比如壽險,重大疾病保險,意外殘疾,它們的賠付標準是你買了多少額度,比如一旦達到重疾賠付標準,即便買了100份重疾險,也要累計賠付重疾保額。

第二種是:補償型的。最常見的就是各類醫療險,這一類的理賠主要看客戶在醫院的醫療費用支出,在不超過醫療保險金額的前提下,最終以發票金額為理賠根據。

最後總結:壽險,重疾,意外殘疾這類保險,買的越多賠的越多。

醫療險則不然。


糖糖爸比001


分買的是什麼保險。意外險、大病險、壽險可以疊加賠付,比如意外險買了三份,第一份20萬,第二份30萬,第三份50萬,那麼累計就是100萬,大病險和壽險同理。醫療險是按額度報銷,打比方買了三份,第一份10萬,第二份100萬,第三份200萬,那麼年度的報銷額度就是310萬。重點是:意外險會根據收入狀況限額,收入達不到,買不了高額,大病險和壽險如果超過了保險公司的限額,會要求體檢身體狀況,以及調查財務狀況,簡而言之,高額不是想買就能買的,至於醫療險,住院憑發票報銷的,可以多買,反正是一年期的產品,但是有必要麼……哈哈哈


一方有保


不一定,看產品類型。

按賠付原則分為兩類:

1.給付型原則產品類型:重大疾病,意外傷殘,身故金,這類是買的越多賠付的越多,無論在哪家買的都是需要賠付的。

2. 補償原則產品類型:醫療險,因疾病或意外住院,需提供病歷、發票、出院小結等,到保險公司報銷的。這類是實報實銷的。比如醫療險年報銷限額50萬,住院發票金額3萬,就是說最多報銷3萬,不超過發票額度。具體按所買產品的報銷比例,每個公司不一樣。比如:太平醫無憂,無論自費藥💊進口藥都可以100%報銷,每年也就一千來塊(根據年齡)


於延彬


買保險份數越多,出險時獲得的賠償份額一定會多。但是買保險是一門學問,要根據你的年齡,身體情況,家庭收入情況等等一系列綜合因素來考慮,買適合自己情況的保險;通常情況下,保險合同我們自己是很難理解透徹的,裡面隱藏性的合同條款太多,所以不明白的一定要問清楚保險經紀人;而保險的種類也是非常的多,大病險,養老險,理財險,商業險,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合理搭配。


時間財經學院


買保險真不一定買越多賠越多。看具體買的哪類保險。人壽保險中,有身故責任的保險,有意外傷害責任的保險,有重大疾病責任的保險。這三類是給付型保險,意思就是買多少賠多少(青少年看具體情況),而且可以多家保險公司,多個保單疊加賠付。

除此之外,還有醫療險,這一類是費用補償型。就是說,不管你買了多少家,多少份,都是花了多少補償多少,不會產生盈利。

特別注意的是,即便購買的是第一類保險,也不要惡意騙保。比如有這樣的案例:某人給自己的愛人買了鉅額保險,並製造意外死亡的事件,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這樣的情況,保險公司是拒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