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佈了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名單

,我校共5位教授入選。材料學院詹梅教授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劉小鋼教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沈春華教授、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機電學院萬敏教授入選“長江學者”青年學者。目前,我校共有“長江學者”37人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支持高校延攬海內外中青年學界精英,培養造就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帶動國家重點建設學科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而設立的專項計劃。自1998年啟動實施以來,培養造就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學科領軍人才。2015年開始,該計劃首次設立了“青年長江學者”項目。“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英才開發計劃”等共同構成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體系。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西工大最新入選的長江學者吧~~

入選者簡介

特聘教授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詹梅

詹梅,西北工業大學材料教授、博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6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2)、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獲得者。現任中國塑性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塑性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致力於高性能輕量化複雜構件不均勻變形機理與精確塑性成形規律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已培養出博士、碩士40多人。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講座教授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劉小鋼

劉小鋼,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在新加坡科學院材料工程研究所兼任高級研究員。主要從事納米材料製備和自組裝、生物無機化學和超分子化學、催化表面科學、光電太陽能技術、傳感器和生物醫學應用等方面研究。近五年來在紅外上轉換髮光材料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有多項國際發明專利,並在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0多篇,被引用1.7萬多次,連續多年被湯姆森路透集團統計為國際高被引學者,是2016年新加坡科技最高獎——總統科學獎得主。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沈春華

沈春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科研主任。同時擔任澳大利亞機器學習研究院科研主任。長期致力於計算機視覺以及統計機器學習等領域研究,主要研究興趣為深度學習及其在智能圖像理解中的應用等。已發表著作200餘篇,絕大多數被SCI或EI索引,其中包括18篇TPAMI, 45篇CVPR論文。於2012年獲得澳大利亞科研局的Future Fellowship人才基金的資助。他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推動了計算機視覺及統器學習領域的研究,在國際獲得廣泛而高度認可。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馮新亮

馮新亮,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教授。致力於石墨烯和相關二維材料的發展以及應用方面研究工作。在國際知名雜誌上共發表355篇論文,其中包括Nature、Science等領域內頂級期刊,論文已被SCI 引用22000餘次,H-index 因子72,是2014、2015 和2016化學和材料領域高引用科學家。是Nature, Science, Nat.Mater.,Adv. Mater.等多家國際一流期刊的特邀審稿人。2017 年,獲得了德國漢堡科學獎和《Small》青年創新獎。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青年學者

喜訊!西北工業大學5位教授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萬敏

萬敏,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博導。近年來開展了弱剛度構件切削工藝力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取得了銑削過程高效高精度切削力模型、多時滯顫振穩定性分析理論與方法、以及銑削加工變形誤差預測與控制技術等成果。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陝西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分別排第2和3名)。是全國科學技術名稱審定委員會機械工程名詞審定委員,國際期刊IJMTM和IJAMT編委,《航空學報》(中英文版)青年編委。

來源丨人事處

記者丨孫怡曉

來源丨西工大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