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回顧完過去兩個十年,原來今年或是中國房地產大拐點,該如何抉擇

2018年這一年的經濟總體狀況變化忽高忽低,房產市場變幻莫測,很多投資內行人表示在今年這一年半載的洗禮後也開始變得摸不清思路,想投資又害怕失敗,開始變得“方”起來了。那為什麼很多專家唯獨說2018年變化會是最大呢?我們先對比一下過往二個十年的房產變化,再談談今年的特點。

房產盛世【1998-2007】

1998是中國首次踏入商品房時代的紀念性一年,中國結束了福利性住房分配的難題。人們對買房的觀念也開始越來越自主,人們開始想到居住的穩定需要一套合適的住宅。在那個時候房地產市場長出嫩芽,是一個高回報低成本的時代,也是房地產的搖籃時期。這期間有十年之久,我國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12%,居民個人收入從516提高到13785元,城市化率從33%提高到46%,是一個變化比較大的數據無疑。當這些數據展現出來後你會了解我國經濟發展的如此迅速,常住人口從北上深涌動面積變得很廣,淨流入1299萬人次。

回顧完過去兩個十年,原來今年或是中國房地產大拐點,該如何抉擇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北上深有著如此高的門檻絕非一日而成。

持續下跌【2008-2017】

這十年又是另一個時期,相比上一個十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衰退。

這一時期房地產也在發展,但是由於人們的收入問題,住宅滿意程度的限制,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之前居民買房大多都是全額付款,2008年之後,隨著金融屬性的增加和信貸規模的擴大,很多人都依賴於分期付款。再加上這一時間段房子的價格不斷上漲,貸款買房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很多居民都會覺得這樣能夠省錢,起步也比較容易,所以買房子全額付款的越來越少。

再加上很多居民對房產缺乏經驗,有時候被騙,買到升值價值低的房子,只能選擇便宜轉賣,這樣因為買房子而賠錢的事例幾乎每天都有。這樣長期一來,人們對買房會開始畏縮,限制因素越來越多。

回顧完過去兩個十年,原來今年或是中國房地產大拐點,該如何抉擇

十年前後,房產市場有過黃金時期也有過低谷時期,跌跌撞撞在2018年注入了一管定心劑。

許多投資者都是小心謹慎的,他們不管新聞監管是否嚴查,總會覺得所有的管制都是針對他們而來,於是在炒房方面更加小心翼翼,時刻保證能夠全身而退。這種嚴管體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房產市場的公信力。

2018年後中國信貸規模開始出現變化,開始大幅收緊,無論是第一次貸款還是抵押貸款利率都變得和以往不同,這表示以後買房子門檻會變得更高,不再是簡簡單單湊個首付,每個月付上月供就能住上大房子了。

回顧完過去兩個十年,原來今年或是中國房地產大拐點,該如何抉擇

這些手段是針對房產市場停滯不前的重要舉措,但對居民實實在在的好處不多,甚至影響到了他們的購房心理,但是在高房價面前不得不這樣,否則房產市場很長一段時間還會停在原地,那麼未來面對撲朔迷離的房地產市場,你該做和抉擇呢?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