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導語:

他是大數據領域的拓荒者,深諳羊毛黨的黑灰產,為每一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是他創業的第一步,“建立信用標準,完善移動互聯網生態”是他的目標。

幾年前,在互聯網上,有一個非常神秘的黑客組織,叫做數字聯盟,由黑客代表人物Hackvv組建,一年後,組織解散,創始人Hackvv被抓。

Hackvv出來後曾在博客上留言:我想說的是,退出並不代表我不關注網絡。或許有一天數字聯盟會回來的......

Hackvv沒有回來,倒是一個叫做楊從安的青年,在2014年5月9日帶著他的數字聯盟團隊出現在了帝都。

當然,楊從安不是那個專門利用計算機病毒搞破壞的“黑客”,相反,他是一位敢於與羊毛黨鬥智鬥勇的正義“紅客”。公司名稱與黑客組織“撞衫”,是註冊時的無奈之舉。

楊從安創立的數字聯盟團隊是業內唯一一家依靠判斷設備唯一性為基礎,提供“反作弊”服務的to B公司,其專利項目可信ID能實現為手機等移動設備頒發“身份證”。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字聯盟CEO楊從安

70%注水數據從何而來?

為何要給手機頒發身份證?

這還要從公司創始人楊從安的從業經歷講起,憑藉在互聯網營銷領域近20年的從業經驗,7年前,他敏銳地看到了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巨大潛力。

彼時,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同所有新興市場一樣,移動互聯網行業缺乏成熟的行業規範,導致一些投機者鑽App推廣的空子,出現很多刷單、刷量、薅羊毛等APP推廣造假現象。

廣州新成立的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理財產品,發行了價值2個億的各類優惠券。但僅僅過了半年的時間,公司便宣告倒閉。

這些優惠券,全部被一個5000人的羊毛黨團隊薅走了。

羊毛黨搶到優惠券後,全部用於購買期限在半年內兌換的理財產品,而金融公司在短期內沒有足夠的兌付資金,最終只能宣佈破產。

羊毛黨危害可見一斑。

楊從安認為,設備有效的身份認證體系缺失是App推廣羊毛黨製造虛假數據的根本原因。

在一個有效的體系裡,需要對體系裡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身份識別。

社會中,通過身份證對個體識別;互聯網領域裡,通過IP地址對每一個連入互聯網的個體進行有效標識。而在移動互聯網安卓生態領域,沒有統一管理設備的ID,正缺乏一張這樣的“身份證”。

無法規避設備身份偽造,APP推廣造假的行為不容易被抓到,又很容易賺錢,市面上的造假才會氾濫不窮。

如果有一項反作弊技術能夠判定設備的唯一性,遏制App推廣中的刷單、刷量等作弊行為,定會是移動開發者的一大剛需。


如何獲取真實數據?

2013年,楊從安開始籌備數字聯盟團隊打造可信ID。他找到有著技術背景和互聯網安全背景的劉晶晶和張宇平,他們後來也是數字聯盟的聯合創始人。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中間為數盟CEO楊從安,左一CTO張宇平,右一VP劉晶晶



楊從安信仰對技術的專注。

“在當今浮躁的互聯網行業,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風口是很大的誘惑”楊從安說,“數字聯盟只有專注,專注於專業的網絡安全技術,才能最終實現為移動互聯網營造一個‘乾淨’的環境。”

他會在招聘時,堅持選擇跟公司有相同或者相似價值觀的員工,願意踏實研究一項技術的員工。幸運的是,數字聯盟的員工都能認同公司的價值觀,堅信可信ID這款產品能夠為移動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字聯盟團隊團建活動合影

數字聯盟從2015年正式商業運營至今,已經完成A+輪融資,公司將所有的融資都花在了完善可信ID這款產品上。

本質上講,可信ID是以ID為核心串起來的一個數據鏈,是一個系統。

通常,一般的移動開發者都會圍繞用戶名或者手機號等特定的標籤去分析用戶行為。羊毛黨會很容易通過註冊多個用戶名或者手機號製造虛假“數據”進行薅羊毛行為。

可信ID 則是通過手機為單位標識用戶。在這樣的技術支持下,如果羊毛黨只有一臺手機或者只有十臺手機,就無法實現批量造假的目的。

“畢竟,註冊賬號多到一定程度,其邊際成本接近於零,而一臺智能手機的成本最便宜也需要幾百甚至上千,如果羊毛黨需要通過購買大量的手機去薅羊毛,顯然成本太高,是不現實的。”楊從安這樣解釋到。

當客戶願意為可信ID買單,數字聯盟會提供給每一個客戶專門的後臺系統登錄名和密碼,系統會實時顯示APP推廣中的新增、重複、召回、更新,設備異常、虛擬機等實時數據。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盟系統後臺顯示APP概覽統計截圖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盟系統後臺顯示APP實時狀態截圖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盟系統後臺顯示APP安裝量(日報)截圖


客戶拿到數字聯盟提供的真實數據,能幹什麼?

“好比炒菜需要知道調料比例,企業則需要靠真實數據來反饋業務,真實數據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主要核心競爭力。”楊從安解釋道。

研究顯示,我國數據總量正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在全球的佔比將達到21%。

對移動開發者而言,當他們掌握了真實用戶的數據,修正、優化產品的方向不會跑偏,在推廣中,也能有效識別造假行為,節省推廣費,不為虛假流量付費。

此外,同樣的推廣成本,客戶可以獲得更多的真實用戶,拓寬更多的推廣渠道,優化推廣效果。優惠福利全都發放到真實用戶手中,用戶體驗提高,也促使產品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


創業路上的幸運事

早期,在可信ID還是beta版本時,楊從安就決定將其推入市場。

一方面是因為,早期的造假分子,造假技術、造假規模都不成熟,儘管數字聯盟最初的產品並不完善,但仍能發現大多數的造假行為。

另一方面,在楊從安看來,一款產品在早期的時候,不一定要做到用戶體驗很完美。像google、facebook這樣成功的產品,在早期的版本都是非常粗糙的,每家公司都需要通過最初粗糙的產品去驗證市場的需求、驗證產品是否有效。

楊從安分析說,可信ID早期的產品雖然比較簡單、粗糙,但客戶使用之後,確實能幫他們大幅節省推廣成本、提升數據的真實性。所以,客戶也願意和我們一起不斷優化、不斷完善。

在這一點上,楊從安談到了數字聯盟服務的第一個客戶。

在產品運營初期,數字聯盟就簽約了第一個行業前三的視頻類APP客戶。

楊從安回憶講,他們選擇數字聯盟,是因為其本身就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他們願意正視自己產品的數據問題,並嘗試改變這些問題。在多次的溝通過程中,對方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數據團隊進行數據有效性的評估,最終判斷需要可信ID這樣一款產品,數字聯盟才有機會繼續推進。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字聯盟公司



數字聯盟做的是技術類的服務,但此前業內並沒有提供類似服務的企業,所以楊從安說,在早期想拿到投資是不容易的。

但公司還算比較幸運,一次偶然的機會,可信ID項目的技術得到了360的首席科學家蔣旭憲的認可,他肯定了數字聯盟的價值,從而促成了360對公司的第一筆天使投資。


未來,專注大數據

楊從安在公司經營上還是比較偏傳統,他首先希望做出好的產品,能夠被市場認可。

到目前為止,由於技術需要資金的支持,數字聯盟還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物力去服務所有的中小企業,數字聯盟的商業模式仍是“收費的”,服務的客戶也大多還是知名的公司。

楊從安表示,所有的移動開發者都需要可信ID的服務,考慮到不同規模的移動開發者為此支付的成本不同,未來,數字聯盟可能會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ID服務,但數字聯盟的產品將一直是收費的。

把可信ID變成行業的標準,這是數字聯盟的目標。一個標準只有真正被行業裡的公司廣泛使用,才能被稱之為“標準”。

但楊從安指出,首先要讓客戶真正接受產品就很難。

數字聯盟做的是一款反作弊的產品,必然是客戶在推廣的過程中遇到了作弊現象才會使用這樣一款產品。但這對於很多公司來說,承認自己產品推廣遇到了作弊情況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此外,數字聯盟提供的是目前在國內發展較緩慢to B服務。楊從安深諳to B類產品推廣的艱難。不論是在互聯網行業,還是在移動互聯網行業,相比to B服務的專業性,to C類產品因為可以預期的規模大,資本都更加傾向於to C類產品。

他為上億臺手機頒發“身份證”,斬斷羊毛黨財路

數字聯盟休息室


在談到公司的發展方向時,楊從安很堅定地強調,“我們沒有想轉變發展方向,不斷轉變產品方向,生怕產品轉變不夠而導致落伍,這不是數字聯盟的風格;追逐熱點吸引投資,這也與數字聯盟的價值觀相悖。目前的這個方向,已經有巨大的市場,而且我們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從這點來說,數字聯盟已經做到很成功了,我們還將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截止2018年6月,數字聯盟可信ID已覆蓋7.78億臺安卓設備,覆蓋同期安卓設備超過90%,監測推廣渠道2400餘家,途牛、去哪兒網、陌陌、墨跡天氣、小米、瑞幸咖啡、快手等都紛紛買單。

回顧創業的幾年,楊從安表示自己創立數字聯盟很幸運,雖然自己像一名拓荒者,選擇了一條沒有人走的路,但初心不變,會一直專注開拓大數據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