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潛艇能潛到1000米深水嗎?現在的潛艇沒以前潛得深了?

雷鎬


如果你說的民用潛水器的話,一千米就是小蔥拌豆腐,小菜一碟,1995年日本“海溝”號潛水器在馬里亞納下潛到10911米,是現在全世界的記錄,而我國的“蛟龍”號深潛器也是8000米級別的深潛器,但是民用深潛器一般排水量都只有幾噸,人數不過一兩人,嚴格意義上算不上潛艇。

世界上的軍用潛艇不管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深度基本都在兩三百米左右,超過三百米就可以稱之為大潛深潛艇,超過五百米可以稱之為超大潛深潛艇。以下是美俄主流潛艇的一些下潛數據:

美國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244米

俄羅斯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300米

俄羅斯DⅣ級彈道導彈核潛艇:300米

俄羅斯DⅠ級彈道導彈核潛艇:300米

俄羅斯DⅢ級彈道導彈核潛艇:300米

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610米

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488米

俄羅斯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600米

俄羅斯阿穆爾級常規潛艇:250米

俄羅斯基洛級常規潛艇:240米

但是以上都只是主流,戰鬥民族有幾款變態貨,使用的是鈦合金雙殼體結構,被人稱之為“金子潛艇”,其中的第三代“共青團號”在1983年創造了1200米的極限深度,至今仍然無人能夠超越,敢把鈦合金當鋼鐵用的也就只有蘇聯了。但其實鈦合金的使用也是蘇聯的迫於無奈,因為水面艦艇差的太多,只能在水下下功夫,追求不對稱作戰優勢,美國由於材料科學和基礎理論的領先基本上能用鋼鐵解決的問題一般不用鈦合金,現在俄羅斯由於潛艇用鋼的突飛猛進也基本上舍棄了全鈦結構,世界主流都是使用低合金高強度鋼製造潛艇,潛深已經很難超越“共青團號”了,而且很不幸的是“共青團號”在1989年已經被大火燒燬了。

現在世界上最有名的潛艇用鋼為美國的HY系列,其中的HY130鋼屈服強度達到890MPa(兆帕),主流美國核潛艇潛深都能達到四百米左右,日本研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達到了1080MPa,這使得其蒼龍級常規潛艇達到了600米的最大潛深,幾乎是“元”級的兩倍,而世界上潛艇用鋼最先進的其實還是俄羅斯,屈服強度可以達到1170MPa,我國雖然在75計劃和85計劃期間通過專項工程研製出了屈服強度達到785MPa的980高強鋼,但是整體上其實差的還是比較多,這也限制了我國093/094核潛艇的性能,我們必須正視。可喜的是根據新華社的報道,2017年由北京香港臺灣三地科學家聯手合作開發出了一種超級鋼,屈服強度達到了恐怖的2000兆帕,如果這一消息被證實,那麼對於我國下一代潛艇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軍武吐槽君


據悉,為滿足大潛深潛艇主船體的建造要求,俄、美、日等國已採用了屈服強度為900MPa至1080MPa級超高強度潛艇耐壓殼體用鋼。美國研製的HY100鋼、HY130鋼和HSLA100鋼等應用於艦艇製造的高強度低合金鋼,最高強度達到950MPa左右,這種鋼材被美國政府作為戰略物資,不允許擅自出口。日本上世紀90年代開發的NS110鋼屈服強度已達到了驚人的1080MPa級,俄羅斯研發的АБ系列鋼最高強度甚至則達到1175MPa級。

目前,美俄核潛艇的最大潛深在600米左右,作戰潛深在450至550米之間,前蘇聯甚至製造出可以潛深1000米的核潛艇。在高強度鋼材技術上獨步全球的日本,擁有世界上潛深能力最強的常規動力潛艇,採用日本NS110鋼材的蒼龍級潛艇最大潛深可達500米左右。西方媒體認為,這個數據顯然是比較接近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實際能力,西方媒體估計,中國的第一代核潛艇最大極限潛深為300米左右,而戰鬥潛深為200至220米之間。由於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特種鋼材技術十分落後,所以中國核潛艇潛深能力明顯弱於美俄兩國的核潛艇。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高強度低合金鋼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攻關研究,一般認為潛深超過300米的潛艇可以稱之為大潛深潛艇,而潛深超過450米的潛艇則可稱之為超大潛深潛艇。西方媒體認為,為了建造超大潛深潛艇,中國的高強度潛艇用鋼生產企業——鞍山鋼鐵公司和寶山鋼鐵在國家“超大深度耐壓殼體用鋼”課題先後研發出785MPa高強鋼和980MPa高強鋼(簡稱980鋼)。

據悉,前者已經廣泛應用於093和094系列的中國第二代核潛艇和093B第三代核潛艇上,其衍生產品已經裝備中國遼寧號航母和首艘國產航母上。而後者則是中國第四代核潛艇——095的主要鋼材料。西方媒體評估認為,目前,中國第二代和第三代核潛艇的最大作戰潛深在300至350米之間,而095達到450至500米之間的水平,基本上趕上了美俄現役核潛艇的平均水平,在實戰中並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