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泉州人吃的豆花是怎麼製作的?

霜魚0595


在大多數泉州人的心中,豆花是一種最普通不過的食物,但是要做出一碗真正好吃的豆花,可是很有講究的。在我的認知裡,市售豆花、豆腐都含有石膏,且吃了不宜健康。對我這種特別愛吃豆製品的人來說,這是極大的一個困擾!天氣一熱,更想能隨時來一碗冰豆花,勝過吃冰沙。想吃就自己動手,只有自己做的才放心。

泉州豆花製作方法:

選用一級黃豆,浸泡8小時後,顆顆明亮通透,之後便是一道道繁複的工序——倒豆、加水,黃豆和水的比例都需要精準把握。

再反覆過濾、出漿,等豆漿降溫、凝固,豆花才算完成。做好的豆花被一片一片嫻熟地舀起,聽說這樣處理的豆花會更加嫩滑爽口。

手工製作的豆花保有著豆子的香醇,口感溫潤順滑,每一口都能體會到美好。關鍵的一步便是淋上糖水和鮮奶。用白糖炒制的糖水甜度和稠度都剛剛好,是手工豆花的超級伴侶。

精心搭配後的豆花味道更加豐富,每次都能吃出不同的感覺~用香芋、紅薯、紫薯為原材料製作成的手工彩色芋圓,搭配豆花一起吃,更是香韌可口,越嚼越香甜。

注意事項:黃豆一定要經過徹底泡發。兌內脂的溫開水不要超過40攝氏度,並且一定要是燒開的。豆漿不可過稀,400克豆漿兌1克內脂,如果打出來的豆漿過稀會影響成品。豆漿凝固時要確保溫度、蓋緊蓋子。豆漿會有假沸的現象,所以煮開之後要再沸騰3分鐘,確保完全煮開。

(閩南網 洪阿霜)


福建閩南網


記憶中,兒時總會有賣豆花的大爺經過家門口的小巷,操著一口親切的閩南語,吆喝著著“賣豆花、賣豆花”,這時吃貨君一定會迅速衝出去,找大爺點上一碗,加上一大勺白糖,心滿意足地吃起來。

如今,小巷早已沒有豆花大爺的身影,但豆花依舊是吃貨君最愛的美食之一。品嚐之餘,也好奇如此香滑可口的豆花是如何製成的,查閱各種攻略,發現豆花的製作其實也不難嘛!

首先,準備100克的黃豆,洗淨並放在水中浸泡過夜(夏天要記得放冰箱)。第二天取出洗淨,放入豆漿機中製作成豆漿。

等豆漿冷卻後,用濾網過濾兩次,過濾得越乾淨,做出來的豆花就會越細膩。

接著在電飯煲裡倒入2克內酯,加入20克左右的溫水化開,備用。

然後用中火將豆漿煮開,煮熟後撇開泡沫,再緩慢倒入電飯煲中,讓豆漿與內酯充分融合(記住不要攪動)

最後按下電飯煲的保溫鍵,靜候15分鐘,凝固後,豆花便大功告成了。

將做好的豆花放入冰箱中,取出後加入白糖或蜂蜜,一道適合夏日食用的甜品就做成了。


吃貨播報


比起重慶人熱愛的豆花飯,泉州人吃豆花是當甜點的,像現在這種大暑天氣,豆花簡直是續命的本錢。

古法研磨,古早做法的豆花,一直是泉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傳統的豆花出漿都是大豆水磨而成,即使多次過濾,難免有豆渣混入其中,因此豆味濃度有限。

好水好豆是好豆花的標配,黃豆加入純淨水,臭氧殺菌環境中,研磨的過程中需要反覆測試豆乳的濃度,再經蒸汽熬煮半個小時,將豆脂煮破。

將豆花粉用清水化開攪拌倒其中,豆花就初步做成了。

沒有豆渣的豆花更加嫩滑,豆味濃郁。再加上些配料,一碗豆花便應運而生。

冷凝過的豆花,還需要配上一隻冰凍過的碗,吃到的才是冰豆花最好的狀態。

豆花好吃,配料更能錦上添花,搭配百合、芋丸、蓮子、桂花蜜……這才是這個夏天,最好的解暑神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