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故宮最“霸氣”的宮殿,緊靠著皇帝寢宮,全殿面積卻不足10平米

導語:古人常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封建統治時期,皇帝是一國權威的象徵,他擁有整個江山,也有社稷需要守護。社與稷都是傳說中的神,社神管理土地、稷神管理穀物,古人重祭祀,祭祀他們的地方稱為社稷壇,帝王江山穩固,社稷便能同享其福。

故宮最“霸氣”的宮殿,緊靠著皇帝寢宮,全殿面積卻不足10平米

明、清兩朝的皇族為了供奉社稷之神,依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的規定將其置於天安門西(右)側,並稱之為“太社太稷壇”。到了順治帝時期,他又在乾清宮的東西兩側各設一個金殿,分別稱為“江山金殿”和“社稷金殿”,合稱“江山社稷金殿”,簡稱“金亭子”。它也是故宮中最小的宮殿,面積不足10平米,然而它的地位卻絕不是那些大它成百上千倍的宮殿能相比的。

故宮最“霸氣”的宮殿,緊靠著皇帝寢宮,全殿面積卻不足10平米

從名字上看來,它既代表了皇帝掌握著江山社稷,也是對國泰民安、江山永固的祈願。但從擺放位置上看來,它面朝乾清宮,也就是皇帝的寢宮,試想一下,每天醒來就能看見江山社稷在自己的面前,豈不就是在提醒皇帝時刻不忘國事、謹記江山社稷嗎?

故宮最“霸氣”的宮殿,緊靠著皇帝寢宮,全殿面積卻不足10平米

不過當初立志要好好治理國家的順治皇帝,後來自己卻因為心愛的妃子去世開始變得一蹶不振,每天看著江山社稷殿也提不起興趣,最後萬念俱灰、決定遁入空門,把社稷江山一股腦地扔在了八歲的玄燁手上。雖然這個殿沒有對順治皇帝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卻激勵著後代皇帝不廢祖業、勵精圖治,也算是盡其所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