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它,擁有深邃的宗教含義!又可以弘揚國學!是國人驕傲!

殷商時期的祭祀方式主要有五種:一種是伐鼓而祭,二種是舞羽而祭,三為獻黍稷而祭,四為獻酒肉而祭,五是聯合他種祭典與歷代祖妣合併祭之。而他們祭祀的對象與原始氏族時期沒什麼兩樣,也是鬼神和祖先,包括日月星辰、山嶽河流、風雷雨電、天地萬物,無所不包,但最主要是祖先,歷代列祖列宗。由於大搞祭祀,就需要大量祭器,青銅器便是用來作為祭器使用,滿足他們的祭祀需求。相當一部分青銅器都是為了祭祀而製造出來的豆就是其中之一。

它,擁有深邃的宗教含義!又可以弘揚國學!是國人驕傲!


青銅豆,作為一種禮器。它的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作為禮器與鼎、簋、豆、簠、籩、鼎、鉶、盨、罍、爵等配套使用。古代貴族或君王在舉行祭祀、宴饗、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物,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商周時豆多淺腹,粗柄,無耳,無蓋。春秋戰國時豆的形制較多,有淺盤、深盤、長柄、短柄、附耳、環耳等各種形狀,上有蓋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使用時,豆也常以偶數出現,按尊卑長幼,亦有數量多少之分。殷商時期的人們最好迷信鬼神,從十多萬片甲骨卜辭中也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塗上了"神事"的色彩,占卜祭祀特別多。

它,擁有深邃的宗教含義!又可以弘揚國學!是國人驕傲!

作為宗教祭器的青銅器,除了用來盛放供品,讓鬼神享用之外,祭器還含有豐富而深邃的宗教含義,由於現代的人們對國學越來越重視,各地興建文廟,敬孔尊孔學習國學,文廟祭孔大典非常重視祭祀禮儀依舊,對於祭祀禮器也嚴格要求。多家文廟查詢並考證各種祭孔禮器,並委託青銅器仿古工藝開發公司複製生產全套祭孔禮器,其中包括鼎、簋、簠、豆、籩、鉶、篚、爵、罍、登、尊、洗盆、饌盤、茅沙池、毛血盤、三牲、編鐘編磬等,嚴格按照祭孔大典禮儀祭拜至聖先師孔子,弘揚國學。
它,擁有深邃的宗教含義!又可以弘揚國學!是國人驕傲!

喜歡本文的的朋友點擊關注哦,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