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

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847天。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我今天想继续给大家秀一张我前天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在一个白房间里拍摄的,天上挂着一些圆的小球,大家可以先往下拉一下,看看我这张照片完整的竖构图的版本。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叶梓摄影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个照片里到底有几个小圆球是挂在天上的?如果你仔细数的话应该会发现四个。右上角有一大片的灰色的是一个,后面挡住一半的有一个发光的白色的圆球,那是第二个,然后左上角还有一个完整的圆球,是整个画面中唯一一个完整的圆,最右侧还有一个小半圆。

  我想数出这四个球来并不是很难,但是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其实整个圆球的区域,人物的上空的这一片区域都可以被称作是“白色”区域。但是它现在是白吗?显然不是。一来你可以拿整个背景的白色和最亮的发着光的那半个球做一个对比,二来你也可以拿它和咱们微信公众号的页面里旁边的白色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其实它就是一种浅浅的灰色。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重点讲的一个知识点,我们在拍那些白色物体时,尤其是在拍整个场景都是比较偏亮的、比较偏白的所谓的高调的摄影的场景时,怎么样来判断这个曝光是精准的?就是像现在这样,说它是白,感官上的确是白色,但它真的是白色吗?它其实又不是白色,我们叫“似白不是白”,或者说它不“死白”。“死白”、“死黑”指的就是像照片里的半个小圆球那样就完全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白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

  你现在可以戳这张图片放大再来仔细的看一下,你会发现在最亮的白球里面是没有任何细节的,这就是曝光过度的坏处。大家再看看左边完整的圆球,你看它同样是白,但是我们依稀可以分辨出它和背景之间的边界,整个这个球的右侧偏亮,左侧偏暗,尤其是左下角那个区域是整个灰色最深的一个部分。这个圆球里边有很多细节,它有由一点点的浅灰到稍深一点的灰色的一个慢慢的渐变,虽然是如此的不显眼,如此的不容易被我们发现,但是它依然提供了一些关于这一个事物的立体感和质感的信息。

  同样的头顶的最大的白球还有那堵白墙,它其实里边都蕴含着一点点的色彩和亮度上的渐变。就是依靠这些渐变我们才分辨出哪里是光源,看得到光源在墙上引起的亮度变化,也能分辨出来这个女孩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她的身体轮廓在哪里,她又是跪在怎么样的一个双层的懒人沙发上面……这些细节都要靠一个“似白不是白”的这么一种曝光结果来呈现。讲白了,这张照片绝大部分面积都是由一种极为接近白色的浅灰色构成。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我们再看看这张照片的直方图,你会发现诺大一个长方形左侧3/4的空间里面几乎就没有任何像素点的堆积。在底部,你隐约能见到一条小小的细线,我想那个地方的像素点都是来源于人物的头发还有衣服上的一些黑色的线条。所有的像素点基本上都堆在整个直方图的右侧1/4的范围内,这些像素就相对应的是画面中的她的皮肤,还有墙面、球体的相对应的亮度。这就是典型的高调摄影的曝光结果的直方图。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白色背景中能看到很多细节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暗部有很多细节 摄影:Jeremy Kunz

避免照片出现“死白”和“死黑”—摄影早自习第847日

暗部有很多细节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刚才我们一直说白球有曝光过度,但是它真的有吗?我们一般来说要根据直方图来判断。在直方图最左侧如果出现了像素点的堆积我们会认为它是曝光不足,在最右侧的边界上如果出现像素点的堆积我们认为这是绝对的有出现曝光过度。那么根据直方图来看,在我拍的第一张白色房间里有很多气球的图片里白色真的已经完全曝光过度了吗?我期待你的答案。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大家如果想系统学摄影的话,可以点击下方蓝色“了解更多”了解我讲授的《自由摄影师》课程,现在还有免费试听活动。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847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