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經過長達14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毅力,堅持到了最後。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電波向全世界宣佈投降,舉國沸騰。不過雖然是天皇宣佈投降,但是在日本人心中還是有主佔派和主和派,雖然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國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向徐永昌將軍提交投降書,但投降定義應在於“軍方”,所以說實際意義上的投降,應是1945年9月9日。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崗村寧次,在南京和何應欽為代表的民國政府簽訂投降書,接受《波茨坦公告》,然後日本在中國的各個戰區,也全部繳械投降。當年的11月,開始對戰俘和日僑進行遣返,偽滿洲國有170萬日軍,其中有60萬被蘇聯帶到西伯利亞接受勞動改造。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而中國派遣軍的日軍,大概有120多萬,另外機上一些日僑,被遣返回國的有300多萬。為了確保群眾對俘虜造成傷害,在舉行投降儀式的時候,各戰區的受降長官,還進行了相關安保工作。可以說,中國還是比較仁義的,這麼做,在當時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日本,對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即便是放在現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試想?如果當時不優待俘虜,那麼俘虜就會反抗,這對於中國來說,畢竟會帶來一些損失。甚至可能導致局面失控,不難發現日本有多位首相因為反對軍方而慘遭殺害,比如浜口雄幸、犬養毅等。在當時,戰俘的安撫工作也比較重要,畢竟有幾百萬人,當時中國進行了比較人性化的政策,也有不少戰俘是因被矇騙參與對華侵略的。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中島美佐子

這其中還有很多小孩,以及隨軍的家屬。當時蔣介石安排何應欽為代表,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何應欽1890年出生與貴陽,曾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2年,當時岡村寧次1907年是班主任,還有一個原因是岡村寧次也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何應欽本身就是一個親日分子,能避免尷尬,利於解決戰後問題。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當時我國雖然優待,但對俘虜也是有要求的,遣返時不允許攜帶金條古董,武器,以及相關文獻資料。還給俘虜發放糧食,錢款,直到全部遣返完畢。不要認為這是一個小小的條件,日本的武士刀,是絕對不允許攜帶遣返的,而且對每一個俘虜,都進行了編號。雖然,對外不稱呼“俘虜”,但這和俘虜又有何區別?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從畫面中,我們見到俘虜的配合度也是挺高的,而且中國工作人員檢查的也是非常細緻。這麼幾百萬俘虜的順利遣返,也為日本經濟快速復甦,提供先決條件。在戰後,很多日本軍人和子女,對於中國文化是非常認同,甚至有不少戰俘甘願留在中國,為中國經濟發展服務。用一生贖罪。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其實日本又何嘗不是戰爭的受害者呢?美國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投向兩顆原子彈,造成日本20多萬傷亡。在中國的日本人,就像喪家犬一樣,代表著榮譽的“武士刀”留在了中國,通常武士刀也許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無上榮耀的象徵。日方曾要求歸還武士刀,被我方斷然拒絕:既然是“徒手日軍”怎能帶刀?

300多萬日本俘虜全遣返,離開時畫面讓國人自豪,也讓世界敬佩!

不管我們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最基本的人性,順境時找出路,逆境找退路。中國當時雖然是戰勝國,但化干戈為玉帛,是很多人應該推崇的。“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優待俘虜,化解仇恨,恐怕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我們做的好。被蘇聯俘虜到西伯利亞做勞工的日軍俘虜,有幾十萬被折磨死,而中國即便受到了日本的傷害,依然能保持鎮定,與鄰為善為友,這對世界和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讓世界人民所敬佩,國與國當然是有博弈,留下一個對手,也能讓自己變得強大。你覺得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