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基建,國開行和發改委:老司機的新難題

基建,國開行和發改委:老司機的新難題

金羊毛工作坊

近幾個月在調整(整頓)中收縮戰線的國開行似乎仍然是重要角色。財政不好辦的事兒交給國開行——一家兼具第二財政與第二央行雙重角色的超級機構。作為穩增長、穩基建離不開的主力,過去10年,國開行總資產擴張了4.5倍。

9月1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官網發佈公告稱,為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數字經濟的支持力度,9月17日,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與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國開行”)董事長鬍懷邦簽署了《全面支持數字經濟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


據瞭解,發改委與國開行將建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合作機制,擬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0億元,支持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新型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建設,優先培育和支持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重點項目。

然而風波中的國開行,資產負債擴張衝動受到了明顯抑制,國開行在境內多條戰線都在收縮。

過去幾年太激進了,今年到了還賬時刻。老司機的新問題,是個難解的題,這和當下貨幣政策、信貸政策、稅收等政策所遭遇的難題大體一致。

對這家超級銀行而言,現在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刻。2014年-2017年1-2萬億的專項基金;數以萬億的PSL,棚改貨幣化……這些政策的核心驅動力依舊很強力。

  • 國開行的角色已經明顯轉變。2009年和2015年以來的兩輪穩增長中,國開行在政策傳導中的角色發生了明顯變化:

    • 從與貨幣相對獨立到向貨幣職能轉向:成為央行貨幣傳導的重要一環。1)PSL的創立開啟了央行對國開行的大規模資金支持;2)作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級交易商,開行在流動性分層中的重要性快速上升。

    • 準財政從提供貸款到提供資本金,擴張的槓桿效應明顯放大。15年的穩增長中,開行通過發行專項金融債,然後以股權入資基建項目,這一方面增強了實體部門加槓桿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資本金撬動商業銀行和社融資本,進一步放大了刺激效果。

    • 信貸派生能力由弱轉強,商業銀行的屬性也在增強。信貸派生增強有三方面因素:1)13年開行債券融資成本壓力凸顯,此後開始加大吸收存款力度;2)14年以來開行貸款以棚改貸款為主,其發放和使用週期長於過去基建貸款,利於存款派生;3)開行近年來債券投資增長較快,也能促進存款增長。


  • 國開行穩增長的空間和約束。國開行穩增長也面臨兩方面約束:資本充足率和政策對於穩增長的力度:1)資本充足率。當前國開行資本充足率監管按照非系統性重要銀行執行,即資本/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和8.5%。基於此,我們估算開行的新增貸款投放上限估計約為1.4萬億,略高於15-16年的1.1萬億左右;2)政策對於穩增長的力度。實際上,過去兩輪大規模的穩增長動作之前,中央都有對國開行注入資本。從這個角度而言,國開行穩增長的空間實際上是一個“軟限制”,尤其考慮到近年來其貨幣政策職能的凸顯,背後更為核心的仍然是政策對於穩增長的訴求程度。

基建,國開行和發改委:老司機的新難題來 源: 中國網

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穩定有效投資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今天發佈會的主題是: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出席發佈會的同事:投資司副巡視員劉世虎先生,農經司副司長李明傳先生,基礎司副司長馬強先生,我們將一起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先簡要介紹一下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總體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相關工作。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農業、民生、環保等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力度。

孟瑋:

一是精準聚焦短板領域。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調整優化投資結構,瞄準基礎設施、農業、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加大補短板力度,加強基礎設施薄弱環節,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提高投資精準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補短板協調機制。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共同推動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重點工作。加強部門間協同合作,強化上下溝通配合,切實發揮機制作用,協調解決補短板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三是推進補短板重大項目儲備。協調督促各地方、各有關單位,按照近期、中期、長期三類,儲備一大批補短板重點領域項目。

四是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和項目開工建設。對補短板重大項目,加快規劃選址、用地、用海、環評等方面前期工作,指導地方加大徵地拆遷、市政配套、水電接入和資金落實等推進力度,推動項目儘早開工建設。

五是加快落實補短板重點任務。把補短板各領域主要目標任務分解到位,明確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著力抓好貫徹落實。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定期調度補短板各重點領域落實情況,督促加快相關任務完成進度,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好各領域建設任務。

孟瑋:

目前,各重點領域任務順利推進,補短板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逐年增長,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重點工程全面啟動實施。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加快實施。截至目前,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建設130項,在建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高標準農田加快建設。一批鐵路重大項目建成運行。截至2017年底,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3.6萬公里。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一大批住房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補短板、強弱項,在堅決有效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不斷提高投資效益,確保把有限的資金投向那些能夠增加有效供給、補齊發展短板的領域,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就介紹這些。下面,請投資司劉司長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劉世虎: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先向大家簡要介紹加大基礎設施、農業、民生、環保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斷優化,但增速逐月放緩,1-7月增長5.5%,比1-6月下降0.5個百分點;1-8月增長5.3%,比1-7月下降0.2個百分點,降幅有所收窄。投資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製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升。1-8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5%。製造業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2.9%,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9.2%。

二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平穩。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0.1%,其中住宅開發投資增長14.1%。房屋新開工面積和土地購置面積分別增長15.9%和15.6%。

三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5.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是投資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四是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民間投資增長8.7%,比整體投資高3.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始終高於整體投資增速。

五是投資先行指標低位運行。投資到位資金僅增長2.1%。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18.3%,其中基礎設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28.1%。

劉世虎:

總的看,製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回升,表明投資結構在不斷優化。同時也要看到,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大幅回落,反映出投資增長後勁不足,需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

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農業、民生、環保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國家發改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各地方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統籌做好防風險、補短板、穩投資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劉世虎:

一是統籌推進補短板各項工作。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短板,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基礎設施、農業、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加快補齊短板。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協調機制,協調督促進一步加快補短板建設。

二是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協調督促各地方和有關部門,依託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儲備正在辦理手續的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增強發展後勁。健全重大項目儲備制度,形成滾動接續的儲備機制。同時,積極做好項目審批等前期工作,落實項目建設資金,推動儲備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三是發揮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不斷調整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抓緊安排投資計劃,保障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點建設任務,集中力量辦大事。印發實施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實施綜合監管辦法等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規範管理和事中事後監管。

劉世虎:

四是多措並舉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重點選取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民營企業參與意願強烈的項目,向民間資本推介。大力推廣促進民間投資典型經驗,宣傳推廣河南省許昌市等地方的經驗做法。抓緊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規範有序推廣PPP模式。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的十項政策措施。聯合全國工商聯召開PPP項目推介會,向民營企業推介了一批前期工作成熟、基本具備實施條件的PPP項目。

五是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指導推動地方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改革舉措。出臺《企業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辦法》等,進一步完善簡政放權後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梳理投資項目審批事項清單,促進投資審批便利化。建立投資審批難點問題徵集機制,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著力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進一步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加快前期工作推進項目新開工建設,加強在建項目後續資金保障,持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進一步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穩定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我先介紹到這裡,謝謝。

孟瑋:

下面,我們請農經司李司長向大家介紹一下水利等“三農”領域的補短板工作情況。

李明傳:

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今年以來農經司在“三農”領域促進有效投資和補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有關方面的工作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三農”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十九大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持續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資支持力度,切實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在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效應的推動下,今年以來,第一產業投資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1-7月份,增長13.7%,增速比整體投資高8.2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第一產業新增投資2267億元,同比增長14.3%。可以看出,第一產業的投資呈現穩定的增長趨勢。

2018年中央預算內農林水利投資主要支持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災後水利薄弱環節補短板和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發展、林業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工程建設。與往年相比,今年農口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有三個特點:

一是投資總量保持穩定,結構不斷優化。農林水利領域的項目公益性強、資金總量大、投資管理任務重。2018年,不斷優化投資的專項設施,將原有的專項歸併若干個大專項,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聚焦改善民生,結合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擬將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中央補助投資,由原計劃的2020年安排完,提前至2019年安排完,為2020年全面消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投資計劃下達的進度明顯加快,我們按照委黨組的要求,加快了2018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下達進度,農林水利等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在今年3月底以前就已經下達了96%以上。截至今年5月底,所有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這也是我們歷年投資計劃下達最早、最快的,這一舉措有效促進了項目及早開工建設、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資,切實發揮了中央預算內投資效益和“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三是進一步突出對“四個重大”的傾斜支持。我們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有關要求,著力研究大戰略、關注大趨勢、協調大政策、推進大項目,結合農口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予以傾斜支持。其中,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集中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50億元,用於支持納入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範圍內的大型水庫、重大引調水、江河湖泊骨幹治理、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等方面的建設。截至目前,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計開工130項,其中今年新開工8項,在建項目的投資總規模超過1萬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實施,進一步研究加大對“三農”領域的投資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促進補齊農業農村生產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謝謝。

孟瑋:

謝謝李司長。下面,請基礎司馬司長介紹交通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情況。

馬強: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下面,我介紹一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有關情況。

近年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交通網絡更加完善,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橫貫東西、縱貫南北、內暢外通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逐步形成,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穩定經濟增長、促進國土開發、優化區域空間結構、擴大對外開放的引領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交通基礎設施具有產業鏈長、帶動作用強等特點,“十三五”以來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左右,對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十三五”前兩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完成額超過6萬億元;今年1-7月完成1.6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從目前瞭解的情況看,各地新開工項目有所減少,交通投資增長後勁不足。

馬強:

與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要求相比,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發展空間較大,是促進有效投資的關鍵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將會從高位運行向常態回落,但仍需要保持在必要的合理區間,以保障不斷增長的運輸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需要。為此,要按照防範風險、適度超前、有序實施的原則,保持一定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有效投資,加快補齊短板,推動提質增效。

下一步,我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要求,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內項目、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加快建設、早日發揮效益;確保在建項目順利實施,加快推進一批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項目,同時力爭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保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持續穩定,增強發展後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前期工作進度。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前期協調機制作用,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銜接,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加快辦理規劃選址、用地預審、行業審查等手續。

二是加大資金籌措力度。通過規範的PPP方式運作,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鐵路項目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原則推進債轉股。

三是充實重大項目儲備。抓緊儲備一批國家戰略需要、通道作用較強、運輸需求較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同步推進前期工作,為適時開工創造條件。

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壓縮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為加快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謝謝大家。

孟瑋:

謝謝馬司長。下面請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

我們知道,各方面都在積極做好“六穩”工作,在當前的形勢下,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穩投資?

劉世虎:

謝謝您的提問。做好穩投資工作,在當前形勢下,對於穩定經濟增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提升長期綜合競爭實力具有重要意義。一是穩投資是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重要宏觀調控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穩定有效投資有利於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二是穩投資是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關鍵性作用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通過政府投資引導,吸引和帶動社會資本參與,支持了一大批符合發展和民生需要的重大項目建設,對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發揮了關鍵作用。穩定有效投資,有利於加快補齊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短板,提升供給質量、優化供給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擴大再生產良性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是穩投資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長期綜合競爭實力的必然要求。經過多年建設,我國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距離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的目標仍有顯著差距。穩定有效投資,加快基礎設施提質增效,是提升長期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支撐。

做好穩投資工作,一是要聚焦穩定有效投資的重點領域,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找準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領域,精準發力,加大工作力度。穩投資要穩有效投資,聚焦黨的十九大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聚焦已納入建設規劃的重大工程,聚焦早晚都要乾的短板項目,積極採取措施,確保取得實效。二是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地方政府建設投資應當量力而行,充分考慮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嚴格落實項目建設條件,區分輕重緩急,科學有序推進,嚴禁建設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堅決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三是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對政府投資,要切實加強規範管理,不斷提升投資質量效益,發揮好對穩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對民間投資,凡是市場能做的,政府要創造條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謝謝。

新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為了穩定有效投資,國家發改委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提高投資的針對性和精準性?謝謝。

劉世虎:

國家發改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會同有關方面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增長。

一是進一步加大項目儲備力度。當前,新開工項目增長乏力,顯示投資增長後勁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們正在會同各地方和有關部門,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健全完善儲備制度,強化重大項目庫管理和應用,不斷提高重大項目儲備制度化、常態化、信息化水平。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協調督促各地方和有關部門,重點在補短板、強弱項、優化結構等方面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項目。

二是加快項目前期工作推動開工建設。儲備項目只有及時轉化為開工和在建項目,才能形成實實在在的工作量。我們和有關部門一道,深入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壓減工程報建時間。切實加快規劃選址、用海、用地、環評等方面的前期工作,指導地方加大徵地拆遷、市政配套、水電接入以及資金落實等推進力度。加強協調指導,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加快推進項目及早開工建設。

三是保障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針對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需要加大保障力度的實際情況,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支持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金融機構加大對在建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防止盲目抽貸、壓貸和停貸。

四是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會同有關方面加快破除各類不合理門檻,取消和減少阻礙民間投資進入補短板等重點領域的附加條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推介重點領域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提高對民營企業服務水平,規範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

五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投融資改革是優化投資環境的重要抓手。推進投資項目綜合性諮詢和工程全過程諮詢改革,推動聯合評審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加快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一體化,加快項目審批管理服務“一網通辦”,強化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六是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做好投資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嚴格落實項目建設條件,區分輕重緩急、科學有序推進。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資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切實防範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七是壓實責任、抓好落實。地方責任落實到位,才能確保投資發揮應有的效益。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加快財政資金到位進度,合理保障必要的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造成大的損失浪費。強化和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切實採取措施統籌做好項目儲備工作,推動具備條件的重大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早日建成發揮效益,穩定有效投資。謝謝。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記者:

我們都知道,國家發改委是投資主管部門,在管好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提高投資效率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劉世虎:

近年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不斷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按照推進重大戰略規劃落實、集中力量辦大事等原則,每年都根據中央決策部署、規劃建設任務和年度建設需求,優化投資結構,將中央預算內投資集中用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2018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376億元,集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生態環保等領域建設。

二是不斷加強項目儲備。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地方,利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切實加強項目儲備,形成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儲備格局。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落實各項建設條件,做到“項目等錢”而不是“錢等項目”。提前部署、紮實推進,確保投資計劃一經下達即可投入項目建設,儘快落地見效。

三是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體系。出臺或修訂《中央預算內直接投資項目管理辦法》、《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等,按照“一專項一辦法”的原則制定了每個專項的管理辦法,使投資計劃編制下達、執行、監管等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保障各個投資專項規範有序實施。

四是不斷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每個項目從申報階段就要求明確項目單位及項目責任人,日常監管直接責任單位及監管責任人,落實好建設管理主體責任和日常監管責任,並貫穿開工、建設、竣工全過程。堅持做好建設進展情況日常調度,積極開展項目在線監測和現場監督檢查,積極配合開展國務院大督查和審計等各方面監管,確保項目規範實施、資金安全使用。

通過不斷努力,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中央預算內投資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重要的引導帶動作用。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點建設任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聚焦脫貧攻堅、棚戶區改造、汙染防治等重點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各領域建設力度加快推進。2017年,超額完成全年減少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的目標任務,提前完成全年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600萬套的目標任務。

二是集中力量辦成了許多大事。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鐵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不斷加強,滇中引水、西安至成都高鐵、“天眼”、北京新機場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推進實施,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為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國家競爭力提高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三是對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等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的重大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有力帶動了社會資本投資於重點領域建設,“三農”建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等領域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為穩定有效投資、調整優化結構提供了有力支撐,對補齊短板和改善民生髮揮了重要作用,有效改善了供給結構,提高了供給質量。

光明網記者:

根據我們這邊瞭解到的情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將於近期公佈,我的問題是,我想知道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我們有沒有一些投資支持政策?謝謝。

李明傳:

謝謝您的提問。按照2018年中央1號文件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深化農業農村領域的改革,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突出位置。在紮實推進規劃實施的同時,結合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體現到各個方面,積極支持各地有序實施鄉村振興。

一是聚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繼續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支持方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擋升級。科學有序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大災後水利薄弱環節補短板工作力度,統籌推進中小型水源工程和抗旱應急能力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大中小微結合、骨幹和田間銜接、長期發揮效益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網絡,著力提高節水供水和防洪減災能力;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開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和現代化建設,有序新建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實施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到2022年,推動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4億畝。同時,結合農業產業的發展,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所有高標準農田實現統一上圖入庫,形成完善的監管和考核機制。

二是圍繞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鄉村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大力實施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制度,促進鄉村生產生活環境穩步改善,自然生態系統功能和穩定性全面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積極和有關部門一道,共同做好耕地輪作休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數字鄉村建設等工作。

三是抓緊研究提出深化農村基礎公共設施管護體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意見,解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重建輕管的問題,推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長期良性的運行。謝謝。

中新社記者:

基礎司的負責同志剛剛說到了,要充實重大項目儲備,目前這一方面工作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會有什麼樣的考慮?謝謝。

馬強:

謝謝您的提問。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交通強國建設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我們將加快推動“十三五”規劃項目的開工建設,提前啟動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戰略意義的項目前期工作,確保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保持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後勁。擬推進的重大項目首先必須要在已批准的各類規劃範圍之內,並符合“三個突出”的要求:

一是突出骨幹通道的建設。加快具有戰略意義、標誌意義的骨幹通道建設,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實施重點通道連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強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通道建設,加快沿邊的通道建設。

二是突出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強化內外聯通通道和城際、城市交通的建設,完善民用機場佈局和航空運輸網絡。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三是突出打通“最後一公里”。注重打通鐵路瓶頸路段和公路缺失路段,推進鐵路進港口、進物流園區、進重點工礦企業,打造開放式、立體化的綜合客運樞紐。

下一步,我們將在確保已開工項目順利實施的同時,力爭年內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強化明後年項目儲備,保持交通基礎建設平穩有序,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需要。一方面,加快今年新開工項目的進度。加快推進包頭至銀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蘇州至上海等鐵路項目建設;啟動一批國家高速公路網待貫通路段,實施武漢至安慶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力爭實施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韶關機場軍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澤、麗水機場等重大工程。另外一方面,抓緊開展儲備項目的前期工作,梳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中長期交通網絡規劃中具備啟動條件的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在鐵路方面,統籌推進戰略性、標誌性重大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高速鐵路“八縱八橫”主通道項目建設,拓展區域鐵路連接線,研究推動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城際鐵路,在中心城市周邊規劃發展市域(郊)鐵路。在公路水運方面,加快儲備一批國家高速公路網待貫通路段,啟動長江干線剩餘航道整治工程,同步推動一批水運支線航道整治工程。在民用機場方面,加快推進深圳、西安等樞紐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支持地方加快推進安陽、昭蘇等一批中西部支線前期工作。

謝謝。

中國改革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我國是水利大國,但水利也是突出短板,在此次穩定有效投資工作中,我們在水利方面有沒有具體的安排,將開展哪些工作?

李明傳:

謝謝您的提問。水利是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的重點領域之一。按照國務院的精神和要求,近年來,全國水利工程年均完成投資規模在6000億元以上,各項重點水利工程加快建設,目前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計開工130項,在建項目投資總規模超過1萬億元,提前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但對標黨的十九大明確的新目標、新部署、新要求,以及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力度。保續建、保重點、優先加大在建項目及配套工程建設力度,保障項目建設後續正常資金需求,確保各項工程如期建成發揮效益。中央預算內水利投資將繼續重點支持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以及符合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方向、正在實施的有關水利專項規劃和方案。推動加快建設引江濟淮、滇中引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碾盤山水利樞紐、向家壩灌區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儘快補齊中小河流治理等薄弱環節的短板。

二是分類做好重大項目的儲備根據相關規劃和發展戰略的要求,區分近期、中期、長期三類情況,做好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重大水利項目儲備工作。我們將指導督促各地方和有關單位動態更新項目信息,加強項目進展調度,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積極落實建設條件,促進儲備項目順利轉化為開工項目。需要強調的是,各地方、各單位擬填報的重大水利儲備項目特別是中長期項目,務必要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以及穩有效投資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深化工程規劃佈局、建設必要性、技術經濟可行性、生態環境影響、徵地拆遷、資金籌措、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範、建設時機等關鍵問題的論證,選好選準項目,以合理有效的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三是積極擴大利用外資和民間投資。近年來,國家已兩次精簡下放政府出資水利項目審批事項,取消了對綜合水利樞紐建設運營的中方控股限制,制定印發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重大水利工程操作指南》。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積極鼓勵和引導支持外資、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運營,調動和激發民間資本的活力。謝謝。

中國投資雜誌記者:

前一陣子,國務院發佈了《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意見》,提高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申報條件,但是現在很多地方還在規劃軌道交通的項目,有些可能也是違規的,不知道發改委怎麼看這個事情

馬強: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幹,對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給質量和效率、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改善城市環境具有積極作用。總的看,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健康有序,相關城市執行國家批准的建設規劃較為規範,項目資金基本落實到位,大部分建成運營線路客運量持續增長,發揮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適應新形勢下發展的要求,促進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意見》,提出完善規劃管理規定、有序推進項目實施、強化項目風險管控、完善規劃和項目監管體系等方面的措施,促進軌道交通規範有序、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把握節奏量力而行。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實際,適當調整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申報條件。調整後的指標,充分考慮對已獲國家批覆建設規劃城市的影響,兼顧對新發展軌道交通城市的導向功能,合理反映城市的綜合實力。

二是通過規劃引導提高發展質量,為增強國家批准的建設規劃實施穩定性,對提高建設規劃編制質量提出明確要求,比如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交通規劃的銜接,強化城市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駁換乘,方便乘客出行,鼓勵探索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

三是有效防範項目實施風險。合理把握髮展速度節奏,對申報新一輪建設規劃作出規定,要求加強城市政府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建設、運營的資金保障,根據自身財力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規律有序推進項目建設,保證項目合理工期。同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具有周邊環境複雜、技術要求高、風險管控難度大的特點,要堅守安全發展的底線,確保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運營安全可靠。

四是加強監管確保規範有序。城市軌道是交通領域“放管服”改革的先行領域。為強化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各環節的動態監管,要健全有關部門間的協同聯動監管機制,運用大數據手段建立監管數據庫,強化各級有關部門和城市政府的責任,加強追責問責等相關措施。

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意見》的規定,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建立健全建設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制度,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項目監督檢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時間關係,最後一個問題。

總檯國廣記者:

當前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任務還是挺重的,請問,從投資角度看,發改委還將重點開展哪些方面的工作?謝謝。

李明傳: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包括生態保護與修復在內的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將建設生態文明上升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明確要“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並提出了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擴大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任務。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加快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我委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開展了以下2項工作。

一是持續加大對生態保護與修復領域的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力度。十八大以來,國家發改委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200多億元,積極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岩溶石漠化治理、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水土保持及坡耕地綜合治理等山水林田湖草修復工程,大力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等大規模國土綠化工程,深入開展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區建設、溼地保護等生態保護支撐體系建設。

據統計,在這些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的帶動下,全國累計完成新造林面積5.1億畝,開展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5748萬畝,實施退耕還溼106萬畝,完成“三化”草原治理3.5億畝,積極推動《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6-2030年)》的落實,全國輪作休耕試點規模3000萬畝。

二是積極拓寬生態保護與修復領域的投融資渠道。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及金融機構出臺了《關於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進林業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利用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的通知》,明確了運用PPP模式推進林業和生態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和支持政策,以及利用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推動生態保護與修復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相關程序和配套政策。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對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的支持力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各項重點生態工程的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同時,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相關政策性文件的落實,支持和鼓勵各地創新生態保護與修復投融資體制機制,通過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財政貼息、政策性貸款、金融資金和其他社會資本,進一步拓寬生態保護與修復投融資渠道,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綜合效益。謝謝。

孟瑋:

謝謝剛才三位司長的介紹,因為時間關係,我注意到還有一些記者朋 友的問題沒有來得及回答,發佈會後可以和新聞辦或者相關司局同志聯繫。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

END

基建,国开行和发改委:老司机的新难题

更多金融市場分析,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我的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