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她是“人生贏家” 卻嫌自己不夠美 一個月整形三次 病根找到了

她是“人生贏家” 卻嫌自己不夠美 一個月整形三次 病根找到了

割雙眼皮、隆鼻、隆胸,在一個月內瀋陽女子小美(化名)先後做了三次整形手術。儘管醫生、家人、朋友都說她已經很美了,可是追求完美的小美卻認為自己還不夠美,準備將整形繼續下去。

遭受到整形美容機構醫生的拒絕後,小美一度抑鬱,“整形”成癮的小美走進了心理諮詢室。心理專家付堯老師在深入瞭解了小美的成長經歷後,發現小美“整形”成癮竟是源自小時媽媽常說她長得醜。

現狀 30歲女子一個月整形三次

在很多人看來小美的人生已經很美好了,可她卻覺得自己長得很一般。她先是“仇恨”自己的單眼皮,怎麼看都不美,用準備換手機的錢割了雙眼皮。眼睛滿意了,可是又發現自己的鼻子難看,鼻子太小了,於是隆鼻。眼睛、鼻子滿意了,又要隆胸。

通過三次整形手術,連整形醫生都覺得她近乎完美。小美卻還想讓自己變高。變高的手術叫“腿骨增長手術”,此種手術可將身高增長15公分,但對手術者的要求較高。

整形美容院的醫生考慮到小美在一個月內已經整形三次,再加上她的身體狀況不適合做這種增高手術,就不建議她做這個手術。如果一定要做,至少要等到半年後再考慮。

悲傷 不讓我整形,我就不自信

小美經過三次整形後,醫生、家人、朋友、男朋友都覺得她變美了。可是,小美卻對自己的外形依然不滿意,由於增高手術被拒絕,小美陷入了抑鬱狀態中。她也在反思:“為什麼別人都說我美,我卻看不到自己的美呢?”

近日,小美經過慎重的思考,走進了心理專家付堯老師的心理諮詢室。

付堯老師見到小美的第一印象是:“經過整形後的她很漂亮,並且看不出做過整形手術。而且看小美以前的照片,發現並不難看,算是中等偏上的美女。”

還原 小時媽媽常說她長得醜

付堯老師問她:“除了你覺得自己不夠美,還有誰覺得你不夠美?”小美想了一會說:“媽媽,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常說我長得醜。”說這句話時,小美竟然哭了。

小美說:“我小時候個子長得小,還非常瘦,媽媽常常說我醜。‘你這麼醜,不好好學習,沒有好工作,未來誰要你?’”。因為媽媽經常嚇她,小美從小特別刻苦,考重點大學,找的好工作,也找到了相愛的另一半。可是,小美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尤其是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這次通過與心理專家交談,小美才知道原來她的自我評價源自小時媽媽常說她長得醜。通過幾次諮詢後,小美髮現自己對繼續整容的願望不強烈了,對自己身體的接納程度更高了。原來自己迷戀整形竟然是心理問題。

解析 一個孩子在成長中至少需要家長一萬次的肯定

心理專家付堯老師在接受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時說:“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兒童時期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程度來源於父母在兒童時期的鼓勵和肯定。心理學認為,一個孩子在成長中至少需要家長一萬次的肯定才能變的自信。”付堯老師說:“兒童常說的我很乖、我很好、我很可愛,其實是說父母認為我很乖、父母認為我很好、父母認為我很可愛。父母的語言是有力量的。積極肯定的語言能夠帶給孩子自信、力量,消極負面的語言只能讓孩子變得更消極。”

調查 連續性整形佔整形人數中的30%

瀋陽一家美容整形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連續性整形,是指在做了微整形或者整形手術後,在半年時間內依然不斷地對其他部位進行整形,整形次數在10次以上15次以下,連續性整形佔整形人數中的30%,這個人群被稱為‘整形成癮群體’。”這位負責人表示:“而連續性整形後依然對自己不滿意者佔5—8%左右,她們由於自身的心理問題,總是處在對整形的糾結和衝突中。為此,整形美容機構在對準備做整形美容的群體進行手術前,會有提醒和建議。”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吳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