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事業單位退休高、中、初級技術職稱人員能享受相對應職務補貼嗎?

濤聲依舊1403141630390


退休了就和職務沒有什麼關係了,當然也就沒有職務補貼了。

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開始進行了養老保險改革,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養老金計發辦法也有所改變:

現在,退休後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為各年度實際繳費指數的平均值。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退休後的養老金和每個月繳費工資、繳費年限有很大關係,沒有所謂的職務補貼了。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事業單位退休高、中、初級技術職稱人員能享受相對應職務補貼嗎?

我首先要告訴題主的是,不能。

中國有句老話叫:“無功不受祿"。這句話用在退休人員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事業單位的技術職稱人員在職時是按照本人所評定的技術職稱等級來套取崗位(職務)工資和薪級工資,技術職稱越高,享受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也越高。由於社保繳費工資就是本人的綜合工資,所以繳費工資越高,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從這個角度來講,事業單位的技術職稱人員巳經享受了所評定技術職稱的職務補貼。

大家知道,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事業單位人員巳經和企業職工一樣,通過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並繳納社保費用,以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等因素來享受退休待遇。

作為事業單的“中人",你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基數x視同繳費年限x1.4%。

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出,作為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不管你在職時是高級、中級還是初級技術人員,也無論你有什麼樣的職務,退休後都巳經一切“歸零",統統變成了退休人員,影響你退休待遇的只有你退休時上年度所在地的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金額、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等因素,巳經不存在什麼職務補貼了。


葉公來幫忙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可以享受相應的待

遇,但民營企業單位恐怕不行。國營

企業單位也可享受,因為他們的職稱

與事業單位一樣,是國家承認的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