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陝西最"感人”大學老師:61歲,上課到生命"最後1天"!人民日報關注!

九月,是一個孕育著希望的起點,是一個放飛夢想的時節。又到一年各大高校迎新季,近日陝西各所高校也以不同形式歡迎大一新生。

西安理工大學組織4400餘名2018級新生上好“開學第一課”——聆聽“赤子心·孺子牛”牛爭鳴教授先進事蹟報告會,“牛教授的事蹟是我們踏入大學校園第一次直觀地瞭解大學精神,聆聽師德典範故事很有感觸,將好好學習回報老師的拳拳之心。”一名大一新生表示。

陝西最

9月5日下午,“赤子心·孺子牛”牛爭鳴教授先進事蹟報告會在西安理工大學金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5名報告團成員聲情並茂、飽含深情地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牛爭鳴教授為了黨的教育事業拼搏奉獻、矢志育人的典型事蹟。在旋流消能研究上,牛爭鳴傾注畢生心血,他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亞碧羅等全國四十餘個大中型水電項目。在生活上,牛爭鳴一件幾十元的短袖穿到褪色,後背破了,自己拿針線縫了縫接著穿;一雙鞋穿五六年脫了膠,用萬能膠黏了黏繼續穿;一部舊手機屏幕碎了,裹著一圈又一圈的膠帶繼續用。但在他得知學生南軍虎碩士畢業後,因家庭困難打算放棄讀博時,卻斬釘截鐵地說:“學費不夠,我來解決!”現場很多師生熱淚盈眶。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陝西日報、鳳凰網、西安晚報等媒體記者也參加了報告會。

陝西最

牛爭鳴,出生於1957年6月,是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我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他從二十歲起就紮根西安理工大學,情繫水利,堅守了四十餘年。今年3月20日,61歲的牛爭鳴在為本科生上完課後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他一生都在“學水利、愛水利、教水利”,長期堅守本科教學一線,將熾熱的情懷燃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潛心科研,研究成果廣泛運用於國內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為祖國水利事業作出了貢獻。

講臺就是戰場,他是師德楷模

1978年3月,懷揣報國夢想的牛爭鳴走進了當時在全國水利行業影響甚大的西安理工大學水利系,1986年又師從我國著名水利專家李建中教授從事水力學研究。從此,他將自己畢生心血奉獻給了我國水利人才培養和水利科學研究

陝西最

牛爭鳴曾先後主講《邊界層理論》《城市水利學》《水力學》等課程,是《水力學》國家級精品課程、水力學國家級教學團隊骨幹成員,主持完成多項教學改革項目,參與編寫教材3部。他授課總是因材施教,不斷創新,親自編寫不同的課後習題以及思考題。就在2017年,還完成了《高等流體力學》精品課程建設,發表教學論文2篇,親自編寫《簡明高等流體力學》教材1部。

翻開牛爭鳴最後一次上課的教案,就能發現,十幾頁的A4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公式、演算,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字。上過牛爭鳴課的學生都知道,這位頭髮已經花白的老師講課最認真。他從不遲到,從不請假,板書又多又整齊。

陝西最

講臺就是戰場,作為教師,教學、科研就是戰鬥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承諾,要對學生負責,不能食言。”牛爭鳴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絕不會因為一點兒私事隨意調整自己的課。妻子孫靜回憶起這樣一件小事:大概在去年的時候,那時年幼的小孫女尚在家裡,孫靜一次到外地出差,原定第二天下午6點左右回來,因為那天晚上7點牛爭鳴有研究生的課。可是火車晚點,孫靜無法按時歸家,就給牛爭鳴打電話,希望他能把課調一下或者給學生說晚去一會兒。接到電話的牛爭鳴當時就火了,在電話裡對孫靜發起脾氣:“學生的課怎麼能說不去就不去,一分鐘都不能晚!”最後,牛爭鳴找熟人幫忙照看孫女,自己堅持上課去了。

做起科研,他更像一頭“牛”

作為一個農耕大國和一個河湖眾多的國家,水利事業關係國運興衰。1995年,在承擔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拉西瓦水電站洩洪消能關鍵技術研究”中的子課題“導流洞改建為永久性旋流洩洪洞研究”中,牛爭鳴開始接觸旋流消能有關研究。

據瞭解,在我國,因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高壩建設迅速發展,在攔截洪水、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很多大壩都建在深山峽谷中,水頭高、洩量大、河道狹窄,由於下洩洪水往往攜帶巨大能量,如果不對其進行消能處理,將會嚴重危及大壩安全,帶來重大損失。目前我國常規使用的外消能方案還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也因各種原因容易給國家財產造成浪費。

看到這些問題後,牛爭鳴開始將目光鎖定旋流消能,他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案解決這些問題。此後的20多年裡,牛爭鳴踏遍祖國的山川河流,足跡遍佈公伯峽、拉西瓦、喜河、旬陽、蘇窪龍、亞碧羅、冷達等全國近30個水電站,並與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開展合作研究,力求在旋流消能研究上取得突破。

陝西最

做起科研的牛爭鳴更像一頭“牛”。經過艱苦不懈的探索,牛爭鳴和他的科研團隊在水平旋流消能研究領域取得突破,2006年該技術首次應用於公伯峽水電站即獲得巨大成功;其間,針對常規水力學原型觀測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又首次提出塗層痕跡法原型觀測技術,也得到成功應用。在隨後的十餘年裡,他繼續專注於水平旋流技術研究,並逐漸拓展到基礎研究領域。20多年裡,僅水平旋流技術領域,牛爭鳴就主持完成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開展了5項橫向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9篇,其中SCI論文2篇,EI收錄論文21篇;培養水平旋流技術方向碩士生22名、博士生4名。消能是水力學領域裡的一項基礎性和難度很高的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我國著名水力學專家王光謙說,“在水平旋流消能研究方面,牛爭鳴的研究最有特色,代表了我國目前在該領域的最高水平。

陝西最

“生活的態度決定了你精神生命的相對長度,你無法預知或延續你肉體生命的長度,但可決定你精神生命的相對長度。”這是牛爭鳴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人生最真實的寫照。牛老師倒在了自己的最後一堂課之後,他把生命奉獻給了心愛的課堂,他把足跡留在了祖國的山河。在西安理工大學建設雙一流、邁向全國百強高校的進程中,每一個人都像是一滴水、一棵樹,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一棵樹足以見證森林的成長。西安理工大學正是因為有牛爭鳴這樣一批師長的前赴後繼,有這樣一種精神的不斷砥礪,才把“祖國·榮譽·責任”的校訓始終鐫刻在每個人的心坎上,牛爭鳴教授正是一道燃燒生命照亮心坎的精神之光,照亮天地!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西安理工大學新聞網、西安理工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