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連載(二)樂器類

前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音樂特長變得炙手可熱。松哥小的時候,教音樂的老師總感覺低人一等,遠不如教數學、英語、化學等主科的老師。不但學校不願意招聘音樂老師,即便招收,在晉級、聘任等環節,也總是被迫吃虧讓人的。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現在的孩子,如果沒有參加一兩項樂器學習,彷彿就跟社會脫節了。於是,音樂老師變成了香餑餑和搶手貨。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學音樂好嗎?當然好。有這樣一句話:學音樂的孩子沒有不想中途放棄的(太苦),但長大以後沒有後悔的。現在,各種音樂課外班、琴行都能為孩子提供樂器教學,下面松哥根據自己的體會,談談如何進行樂器學習。

什麼時候開始學

一般來講,任何樂器的學習都應當在5歲到6歲就開始,如果太早,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身體條件達不到,如果太晚,則進步的空間有限,日常練習時間也不能保證。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為什麼學

這是家長一開始就要考慮好的問題,當然,也可以隨著孩子學習的深入而改變。

學樂器,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作為特長來學,以後走上音樂之路;二是作為愛好,將來無論是自娛自樂還是展示自我,都有相對專業的方式。

無論是作為特長還是作為愛好,下的力量都不能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不如及早放棄,不下苦工的話,連門徑都窺不到。只不過,作為特長的話,請的老師、買的樂器、耗費的時間更多一些。

學什麼樂器

比較普遍的就是鍵盤樂和管絃樂。兩者各有優缺點。

一般來講,鍵盤樂更高端大氣上檔次,在樂隊中絕對的焦點,一曲鋼琴彈下來,逼格滿滿。不過,要知道,鍵盤樂因為需要的樂器太大、太沉、太貴重,如果自己的水平不到一定的層次,是沒有太多機會展示的(特長除外)。當你看著一個帥氣男孩彈著吉他揮灑青春的時候,就會嚮往隨身帶著一架鋼琴是多麼的幸福。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與此對應,管絃樂由於樂器小巧靈活,比如小提琴、單簧管、薩克斯,非常利於隨時演奏,無論是自娛自樂還是對外展示。有一天公司開年會,展示薩克斯可能比展示鋼琴的幾率大得多。當然,相對於樂器之王的鋼琴,管絃樂只能作為配角,最多算作“王子”,比如小提琴。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找誰學,多少錢

到琴行問問,一般都能找到一對一的老師,而且樂器只能一對一學。鋼琴老師一抓一大把,其他樂器就要碰運氣了,多找幾個琴行問問。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師從名師肯定更好,對於一些細節的把握,還是名師更權威,而且,很多名師有自己的樂隊,對外演出的機會絕對也是鍛鍊的機會。而且,名師一般也是考級的評委哦。

學樂器聽起來挺貴,一般不到一小時就需要一百元至幾百元,不過,樂器不是天天學,大多數都是一週一次,其餘時間自己在家裡練。

堅持,堅持,堅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看別人演奏樂器,既輕鬆又愉悅,但是輪到自己深入練習,就會發現,特別枯燥乏味,沒有任何學習比學樂器更讓人煩的了。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堅持。當然,無數的人放棄,僅僅是因為沒有堅持(好像是廢話)。

放棄,是最容易的逃生手段,分分鐘就做到了。而且,是很多家長首先放棄的,其次才是孩子放棄。為什麼是家長先放棄?剛才我說了,一週學一次,其他時間自己練,說是自己練,其實是家長陪著練。老師教學的時候首要的目的是教會家長,畢竟接下來的6天是家長監督。如果家長企圖完全依賴老師,其他時間讓孩子自己練,那就不如及早放棄。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因此:要有一個虎爸或者虎媽。

要不要考級

考級還是必要的。當然,不是每一級都要考,可以適當選擇自己的“段位”,把考級當成督促學習的手段和檢驗成果的工具,最起碼也是一個拿得出手的證明吧。

小學階段正確選擇課外班——樂器類

孩子最終要走向社會,掌握一種樂器,既陶冶了情操,還會給孩子將來的發展插上一雙翅膀,松哥建議有條件的家長考慮清楚,如果下定決心,就不要放棄,你一定會得到滿意回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