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寶寶不愛吃飯不是難題,八招教你培養出一個小吃貨

朋友帶著她5歲大的小女兒一起聚會,中午吃飯的時候,只見明友把飯菜裝好遞給孩子,然後,小朋友就“吭哧吭哧”埋頭吃起來了,不一會兒,一小碗飯就吃光光。

我感嘆著孩子的好胃口,朋友卻說以前和家裡老人一起住的時候,總是老人家追著喂,還不怎麼吃,後來我堅決要求讓孩子自己吃。如果她不吃,飯點時間一過,我就直接拿走。餓了一兩頓後,孩子漸漸地認真地吃起飯來了。

朋友的這種治療寶寶不愛吃飯的方法,就叫做“飢餓療法”。許多有經驗的媽媽也認可這樣的做法:如果寶寶不肯吃飯就餓幾頓,知道餓了自然就會吃了。但這個方法也不一定就適用於所有的寶寶。

寶寶不愛吃飯不是難題,八招教你培養出一個小吃貨

我們幫大家梳理下,讓寶寶愛上吃飯的幾種方法,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吃貨寶寶:

一、言傳身教很重要

寶寶的學習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家長應該要帶頭做好榜樣,避免不好的飲食習慣,例如用零食當主食,挑食等,否則,寶寶跟著大人學,怎麼能好好吃飯呢?

二、食物清淡、多樣化

一方面不給寶寶過早的加鹽糖,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不要吃鹽,因為食物中本身就含有足夠的鈉,過多攝入鹽和糖對身體健康不好。

另一方面,清淡口味更是會讓孩子習慣並喜歡上了食物本來的味道。這就讓餵養變的非常順利,任何簡單沒有技巧的烹飪都能得到她的熱愛。

如果過早的添加的鹽糖,寶寶的味覺已經受過刺激,發生變化,對於食物就會更加挑剔。

三、創造愉悅進餐環境

最忌諱在吃飯的時候訓斥寶寶,這樣容易讓孩子因為強烈的外界刺激而精神緊張,直接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慾消失。

如果長期因為在吃飯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負面情緒,孩子的大腦會將兩者關連:“吃飯=不高興”,吃飯變成難受、讓人害怕的事,孩子當然就不愛吃飯了。

相反,如果孩子在吃飯時總是心情愉快的,美味食物、與家人互動都會令他愉悅,大腦也會形成“吃飯=很開心”的反射,這樣的孩子就至少不會排斥吃飯。

寶寶不愛吃飯不是難題,八招教你培養出一個小吃貨

四、不強迫餵食,讓孩子體會飢餓感

肚子餓了的時候,就會想吃飯,這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本能,當孩子非生病狀態下不吃飯的時候,那就是不夠餓。要捨得讓他們體會飢餓感。你可以在寶寶吃了幾口就不好好吃的時候,心平氣和地把碗收掉,不要擔心他那頓是不是沒吃飽,這頓沒飽,下頓自然就吃得多了。

有些家長為了方便餵飯,主動用看電視、動畫片來吸引他的注意,孩子邊吃邊玩,心思根本不在吃飯上。如果孩子坐不住了,就使出渾身解數追著喂,多塞一口是一口。

長此以往,吃飯成了被動甚至被迫的行為,孩子就會形成習慣:不喂不強迫就不吃,沒有交換條件就不吃,不看動畫片不吃,不嚇唬不吃……結果孩子吃飯就變成了老大難問題。

我們沒必要強迫寶寶吃飯,適當地讓他有飢餓感,相信他們知道飢飽,也是一種信任和尊重。

五、儘早訓練孩子獨立吃飯

在介紹手指食物一文裡,已經提到過,孩子是可以儘早培養自主進食的。相比被動地由大人餵食,自己吃更能增加進食樂趣,養成自主吃飯的好習慣,也能讓寶寶體會與食物打交道的樂趣,有助他形成不偏食挑食的健康飲食習慣。

六、把主動權交給寶寶

把吃什麼、什麼時候吃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可以讓孩子來幫助準備食材,帶孩子一起去買菜,讓他挑選喜歡吃的食物。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幫忙擇菜、剝豆,讓孩子對吃飯更有興趣和參與感。同時,尊重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真的很不喜歡某種食物,千萬不要採取恐嚇或哄騙的方式逼孩子吃。

寶寶不愛吃飯不是難題,八招教你培養出一個小吃貨

七、多些戶外運動

孩子玩累了,活動量上去了,飢餓感自然也就出來了。可以帶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跑跑跳跳,孩子有飢餓感才會吃什麼都香。

八、飲食多樣化

在考慮營養均衡和健康的同時,再多花點心思在食物的花樣上,種類也可以再豐富一些,這樣即使清淡低鹽的食物也能很好吃。

最後,提醒家長們缺鋅、缺鐵會讓寶寶出現食慾不振、挑食偏食,比如鋅:缺鋅會使孩子的味覺敏感度明顯下降,食慾大減。如果懷疑孩子缺鋅,可以嘗試額外補鋅,如果1周後食慾、食量有明顯的改善,就證明孩子確實是缺鋅,日常飲食需要增加紅肉、水產品等鋅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果沒有變化,則需要另外尋找原因。如果孩子食慾差,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長髮育,應該帶孩子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以排除疾病因素。

對於此類問題,您還有什麼看法,你的醫生朋友雨滴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