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曼陀羅(民間故事)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大軍西征之時,在撒馬爾罕城之中,捕獲一中原男子。其人長相俊美異常,眉目如畫,鼻若懸膽,唇紅齒白,唯獨一顆肉膽,微如雞卵,被捉之時,只顧求饒。

但凡長相秀美之人,總有其獨特之處,令旁人羨煞也好,妒忌也罷,總不會如同豬羊,從容被宰。於是戎事稍歇之時,行伍之間便頻頻談論起此人之相貌,進而對砍瓜切菜而來的勝利只有寥寥數語。軍中統帥,成吉思汗長子朮赤,乃是一好大喜功之人,心想自己征服了全城,卻被一英俊男子搶了風頭,實在羞恥。便招來此人,幾番盤問,才使得少年自報家門:

原來此人名為王家洛,乃是洛陽人士,原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金刀王家的少公子,無奈北宋朝廷屢遭金人踐踏,國已不國,家更無家,便隨著高宗皇帝,來到了臨安。誰知南宋朝廷卻安居一隅,不思進取,縱情聲色,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既已荒淫,百姓更是如此,一時“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少年王家洛便是大有名氣的青樓酒客,更因長相俊美,遠近聞名,有時一腳剛入勾欄,便有無數女子蹭破頭皮前來迎接,有些正在接客的女子,也顧不得所謂職業操守,往往棄客而去,前往圍觀,不免怠慢了那許多風流倦客。北宋之時,“凡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到了南宋,卻唯獨勾欄之中才能歌盡柳風,而王家洛也常以柳七自比,貌似愛煞了痴兒怨女,實則惹怒了不少同道中人。

這一日,王家洛20歲生日,家中幾番打點之後,照常來到麗春院,眾歌兒舞女早已知曉少爺生日,更是費盡心機地討好,乃至院中頭牌姑娘芊芊,在與一古怪客人彈琵琶之時,竟然奪窗而出,遠相觀瞻。怎知那怪客,乃是微服的高宗皇帝,見此番情景,早已怒不可遏,不過也實在好奇,這少年究竟該是什麼模樣,迷得女子如此這般。皇帝站在樓頭,一眼瞥見少年,雖早有準備,卻也不免心頭一顫,這男子乃是畫中仙童一般的面龐。然則終究一股盛氣,還是要向人發落的,於是遠遠地便向那少年發難了:

“翩翩少年,為何流連風流之鄉,不憂君國之大事?”其聲頗具威風,樓中已無其他雜音。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何時而不憂也?”實則此類問法,家中長輩常常提起。自己雖然應答如流,但終究心有不安。

“何不考取功名,將報效區區女子之功,報效萬民百姓?”此言一出,滿樓女子側目。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吾乃針線閒拈伴伊坐而已。”此言乃是柳七的名句,既贏了這話語機鋒,也為滿樓女子掙回來面子。

“黃口小兒,不好讀四書五經,淨學些粗詞濫調。”皇帝心急,卻不知又犯大忌,這柳詞乃是妓女眼中的《論語》。

“我看先生粗眉闊臉,豪氣干雲,卻也不懂得些少女心事,只與那花剌子模的商人一般,成天只顧買賣交易,不解人間真味。不如我贈先生一本《女兒經》。好好參詳,再來拈弄這亂世桃花。”言下之意,是在逐客了。

這皇帝此番的確不得人心,於是滿樓喝彩,滿場高呼。皇帝臉一青,只得悻悻離去,思忖著何日再來報此一箭之仇,不料臨走之時,被躲在一旁的某個前來玩耍的都指揮使認出,走漏了風聲,而後,皇帝在青樓鎩羽而歸之事,傳得沸沸揚揚。於是,皇帝懲辦王家洛一事,成了天下百姓心照不宣的一樁大事。不過終究師出無名,幸得一御前侍衛,此人年少時曾在中原武林中混得小有名氣,當時就聽說,洛陽金刀王家,有一本絕世秘籍,能讓武功精進不說,還能讓老者鶴髮童顏,少者面如冠玉。於是侍衛諫言:“吾皇不如向那王老兒討要此書,習得之後,便能長生不老,若老兒不從,便抓來他家的少公子,聽說此人英俊秀美,天下聞名,聖上大可向他討教討教養顏駐膚之術。”皇帝聽得那不老秘籍,早已忘了青樓之辱。

幾經周折,皇帝得到了這本所謂秘籍,不過是修仙求道之術,皇帝卻成天樂此不疲,但也沒便宜了王家洛,將其驅逐到花剌子模國。不巧遇上成吉思汗大軍西征,成了俘虜,看到屍橫遍野的撒馬爾罕城,早已是驚弓之鳥的王家洛,再也顧不得逞英雄要面子了,一有軍士命令,無不遵從。

於是對大將軍朮赤的問題,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卻不料還是惹了一身騷。他在講述自己身世的時候,把自己當年在青樓時候的風流舊事描繪得過分美好,引得朮赤一陣惱怒。於是命人把他關在了一個籠子裡,天天讓他觀看蒙古漢子如何玩弄撒馬爾罕城的女俘,他還時常問道:“你當初能有我們這般風流嗎?模樣俊美又有何用,哈哈哈哈……"

此時,撒馬爾罕城已破,成吉思汗三子所率大軍在撒馬爾罕城會師。向來機敏異常的三將軍窩闊臺,對王家洛一事早已深有耳聞,在三人俱飲慶功之時,提出要把王家洛帶到自己手下的要求。朮赤粗人一個,對弟弟的要求沒有詳加思索就答應了。而窩闊臺深深知道自己的父汗,對長生之術一事,早已心急如焚,如若獻上此人,不管是否靈驗,江湖傳說在彼,難辨真偽,總而言之,父汗是會對自己刮目相看的。而此時,三子為了爭奪汗位,早已是貌合神離了,佔據父汗之心,乃是上上之策。

獻上王家洛以後,成吉思汗大喜,可是對這中原美男仍舊嗤之以鼻,大約和朮赤的態度差不多,原本朮赤並非自己親生,卻和自己的性格最為相似。幾番詢問養顏之術,卻也得不出個好的結果,王家洛只答道:“也許與我長對待女子時的溫柔性情有關。”成吉思汗乃是心懷天下之人,征服女子從來只用暴力,哪有什麼溫柔手段,因此很是不滿,但英雄畢竟深藏不露,依舊含笑問道:“你們中原女子如何個好法?”毫無心機的王家洛答道:“非獨女子為美,實則人傑地靈。有詞為證——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成吉思汗哪裡聽得這種誇讚,在他心中,一切的風景如何抵得過茫茫無際的大草原。於是將王家洛關押在空房之內,畢竟駐顏之術誘惑還在,因此好吃好喝的伺候,卻不給任何別的享受。而王家洛時常見到蒙古武士與女子交歡,但他日思夜想的只有那些青樓女子,做夢也想再看看她們的容顏,但眼下只有些強壯、粗鄙的蒙古擠奶婦人,他看太多了,實在想象不起那些美麗女子的相貌,每日以淚洗面。前塵以往,而今時分,乃是天上人間。

金興定三年,長春真人丘處機應邀赴中亞成吉思汗行營與其論道。在其點撥之下,驕橫無比的成吉思汗,終於明白了長生不老只是傳說,駐顏延壽,實是一廂情願。長春真人得知大漢帳下有一俘虜,便趁著大漢心下大悅之時,趕緊提出:“此子乃是故友之孫,其名聲在中原乃是大有來頭,如若由我將其帶回大宋,大大有助於貴我兩國一同結盟抗金。”成吉思汗在修士面前,也望展示自己的高風亮節,於是答允了丘處機的請求。

重回中原的王家洛,與丘處機告別後,再無遲疑,一頭鑽進了溫柔鄉,從此沒有再出來過。

許多年後有人詢問,金刀王家是否真的曾有一份武功秘籍,為何高宗和成吉思汗都死了?此問永無答案,唯一知道王家掌門人,抗金的時候捐軀了。而那個溫柔鄉里的王家洛,也縱慾而死,只記得他臨死時留下了一句話:

“來生,不做這勞什子美男,只願勉力微笑之時,才有人愛人疼;只願有權有富貴,有真心女子一二,共享歡樂一時,好過此生困擾千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