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为深入探讨和研究“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在新时代法治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持续完善和丰富该法治品牌的内涵。9月27日,由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南充市人民检察院主办,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承办的“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理论研讨会在营山召开。

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朱晚林,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王明俊,南充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永刚,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营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荣甫等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和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委党校、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第一站

实地调研“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参会嘉宾在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实地调研了“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的具体内容应用成效建设规划等。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观看了介绍“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的专题片,观摩了利用远程视频咨询接访系统进行多方“会诊”化解矛盾和联通“雪亮工程”开展平安督查、“一中心六平台”收集线索的现场演示,了解“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如何助推社会治理、拓宽法律监督范围等工作情况。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视察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区、未成年人安全法治预警云平台、案管接待机器人、网上检察官等,了解“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如何便民利民、开展法治服务等工作情况。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视察了新媒体工作室、检务公开自助查询平台、乡村法治夜校等,了解“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运用新媒体进行普法宣传、深化检务公开等工作情况。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视察了大数据中心,查阅了数据样本、经典案例、分析报告等资料,了解“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党委决策、服务大局发展等工作情况。

第二站

召开“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理论研讨会

会议围绕“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如何探索建设新时代新型基层检察院标准?如何服务党委决策,当好法治参谋助手?如何服务民生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会议由南充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永刚主持,由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致辞。

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发言,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的建设出谋划策。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高晋康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谋划起点高、目标方向明、创新亮点多、实际效果好。同时,建议一是要加强类案精准高效比对,改变学法普法内生动力机制;二是要解决信息互动、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要建立反馈机制,搜集需求和意见,持续总结完善;四是要借智借力,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胡业勋

(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在扶贫与法治之间构建起了联动和协同机制,“乡村法治夜校”“法治巡诊”等新举措能有效增强基层法治素养,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建议一是要深入拓展“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的应用,加强多部门数据的协同共享,利用大数据更好地下沉到基层;二是要加强宣传,增强群众对大数据的认同感;三是要注重大数据带来的价值冲突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万 毅

(成都理工大学司法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契合新时期新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为民理念;“乡村法治夜校”“未成年人安全法治预警云平台”等举措加强犯罪预防做法前卫,值得称赞。

建议一是注重人力、资金等成本的控制,以便复制推广建设;二是要凝练法律监督综合平台的内涵实质,找准功能与职能的契合点,服务于办公办案;三是要在检察信息化的同时兼顾司法仪式感,更好地利用科技辅助检察工作开展。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张 斌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以“亲民、便民、护民”为基础,加强检务公开,提升检察服务能力。

建议:一是要思考“营山模式”在全国推广的适用性问题;二是要兼顾完善办案核心职能与社会治理等延伸职能的定位和整合。三是要建立与其他部门的协作衔接机制,以机制促进规范。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胡东飞

(四川大学副教授)

经验做法可推广、复制、借鉴,值得学习。

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在法律监督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利用该平台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收集来源;三是要注重刚性监督与柔性监督的结合,可通过制度的形成来增强监督刚性。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刘永红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原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符合党的十九大理念,有现实意义,紧盯前沿科技,智能化、高效化地推进了检察大数据应用,具有推动检察工作规范化作用,具有特色亮点。

提出:应该思考怎么样做的更专业?怎样提升办案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怎样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快速提升工作质效?怎么样上升到更高层次?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许朝晖

(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化人才库专家、上海市信息化专项评审专家、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综合技术处副处长)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法治切入点,合理的运用了社会资源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是检察机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优秀案例,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实现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建议:一是“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的系统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二是要加强宣传,扩宽宣传面,运用新方式释疑解惑,增强社会对项目的了解;三是要抓住推广切入点,贴近人民群众,让信息技术下沉,服务于民。

左右滑动阅读

参会嘉宾进行了精彩点评,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的建设加油鼓劲。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朱晚林

(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营山县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真正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把公平正义放到群众手心头,符合依法治国理念,方向正确,符合国情、省情,路径明确,是落实中央“走网上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小院大作为”“小钱办大事”的丰硕改革成果,值得推行推广。

同时,指出:一是要加强宣传,普及检察职能,提升社会公众认知,让“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深入人心,走到群众身边;二是在建设过程中明确检察职能,围绕法律监督做事,不包干、不越权;三是持续建设,推广应用,提供更优质的检察服务,为群众所用,让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检察温度。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黄金盛

(营山县委书记)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能得到省、市检察院的精确指导,获得市委、县委的高度重视,是因其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存在的价值。提出:一是新时代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检察职能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有助于推进依法治县的纵深发展,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让法治成为群众的最大保障;二是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最有资格利用信息平台对执法、司法和行政行为开展监督,通过法治推动社会治理有着与职能相对应的优势,通过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律服务,在群众心中树立法治信仰;三是“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建设既要高站位为党委决策当好法治参谋助手,也要沉下去服务一线和基层,要加强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联系,做到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做好智能化现代治理体系的探索,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夏剑军

(四川省政协办公厅社会法制处处长)

政协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相似性,都需要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建议把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营山模式”。

左右滑动阅读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王明俊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王明俊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牢牢把握新型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新形势;为新型基层检察院建设找准了新坐标;他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开创新型基层检察院建设新局面。同时,提出要求:一是要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要以“四性”为统领,“四型”为标准,“四检”为抓手,建设“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为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检察院找准理论依据,打造实践样本;二是要在深化应用上下功夫。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增强法治参谋助手的履职能力,强化在“扫黑除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重要工作中的应用,为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大局稳定等提供法治保障。三是要在推广建设上下功夫。要深入挖掘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检察业务的需求,持续完善升级。加快“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进度,做好与其他部门的衔接沟通工作,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三站

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当天下午,营山县人民检察院立即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再次学习讨论研讨会内容,部分参会嘉宾和专家到会指导。大家一致认为嘉宾和专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见解独到、真知灼见,深入总结了“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建设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建设性意见。

文案丨王思卉

制作丨冉茂宣

图片丨李科、杨祺琦

专家学者齐聚营山,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出谋划策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营山检察"

我想听到你的声音

"传播检察声音,讲述检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