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我國9所“潛力股”大學新突破,電子科大、西電、武大、華科崛起

【科學世界博覽】原創教育品質專文:“我國9所潛力股大學新突破,電子科大、西安電子科大、武大、華科崛起”,值此發佈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藍字”,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新動態,專注於把握“高校發展”的時代脈搏,選擇適合自己的理想型高校。

我國9所“潛力股”大學新突破,電子科大、西電、武大、華科崛起

在國內高等教育進入快車道的發展契機,多所高校開始尋求彎道超車的機會,向“高校第一梯隊”的序列衝刺,比如中山大學、浙江大學,近幾年在師資隊伍建設、優質生源招收、科研創新的突破等方面,不斷實現新飛躍,持續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在世界大學林立的局面中,呈現出了崛起態勢。除此之外,國內多所高校已經今非昔比,在高等教育的快車道上,走出了令廣大師生驚訝的速度。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9所大學。

我國9所“潛力股”大學新突破,電子科大、西電、武大、華科崛起

潛力股第一梯隊: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大、西電、北郵,在國內高校中被統稱為“兩電一郵”,而在人工智能、物聯網、5G通信、智能半導體等創新科技業態成為重要的經濟拉動力之時,兩電一郵三所高校的王牌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大數據科學與技術等優勢學科,發揮出了積累已久的潛力。目前,從綜合實力來看,兩電一郵中的電子科大最具潛力,位列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擁有1個國家工程中心,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設有研究生院,是兩電一郵中唯一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也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電子科技大學,已經躋身ESI工程類學科全球前100名,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此外,電子科大正在隨著成都的崛起而崛起,其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越來越廣闊。


我國9所“潛力股”大學新突破,電子科大、西電、武大、華科崛起


潛力股第二梯隊:浙江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在浙大、中大、中國科大、國科大四所高校中,前三所高校均是國內綜合實力前十名的大學,而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均有望躋身國內高校前五位,其中浙江大學作為國內“大學生創業率最高的大學”,在創新發展方面,獨具實力;中國科大則始終堅持高精尖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孵化的科技型公司(科大訊飛、寒武紀等)也在業界站穩了腳跟,並不斷擴大影響力。

緊隨其後的中山大學一直在奮起直追,提出了“躋身國內高校第一方陣”的口號,並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在國內外大學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但是,在潛力股第二梯隊的陣營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大學當屬中國科學院大學,該校正式升級為大學的時間不到一年,就直接躍居“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行列,併成為了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京港大學聯盟的成員。在教育部最新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科大有18個一級學科獲得A+的頂尖成績,有30個一級學科達到了A類成績,比肩國內前十名的綜合類高校,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實力。

我國9所“潛力股”大學新突破,電子科大、西電、武大、華科崛起


潛力股第三梯隊: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

在985工程高校的發展速度方面,華科、中南大學具有十分相似的崛起之路。兩所知名高校,均是在2000年全國院系調整的浪潮中,合併了多所理工科、醫學類強校,實現了命運的轉折,快速躍居國內高校前20名的位置。其中,華中科大在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已經具備了和同城的百年武大平起平坐的實力,堪稱中國高等教育的時代縮影。而位於長沙的中南大學,同樣是在2000年,由原中南工業大學、長沙鐵道學院、湖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而成,也是在十幾年的時間,達到了比肩湖南大學的實力,甚至在理工科領域已經超越了湖大。對於華科、中南大學,這兩所高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兩所高校的著名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的同濟醫學院、中南大學的湘雅醫學院,在合併之後的二十載歲月中,兩大醫學院的話題不斷,有人說它們退步了,有人說它們進不了。無論退步也好,進步也好,同濟、湘雅依然是國內頂尖的醫學院院校,為國家醫學人才的培養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依然值得同學們報考。

對於上述9所著名大學的發展潛力與前景,同學們有哪些補充看法呢?歡迎同學們一同交流、討論。【本期“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文主編/林瑜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