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Open day(1)-Westall老師

今天是樂樂學校的Open day,可惜的是早上狂風大雨,我去晚了,沒有趕上他們的英文課,看到群裡的一個媽媽說看了他們的Poetry lesson ,非常好。這個學年的英文班主任Westall是個澳洲老頭,開學前樂樂就告訴我說他和以前的班主任Shartung老師私交很好,經常去找Shartung 聊天,所以早就認識了,非常有趣和有創意。

開學第一次上他的課,他讓小朋友做的事情是把教室裡所有的椅子四個腳用網球包起來,避免噪音。哈哈,Westall其實在上一個班已經這樣做了,新的學年,他把那些都扒下來,再讓他新帶的下一個班的小朋友用膠槍給椅子重新粘一遍。好吧,對樂樂來說是新的體驗,乾的熱火朝天的。

2018-09-04 Open day(1)-Westall老師

圖1 DIY 消除噪音

2018-09-04 Open day(1)-Westall老師

圖2 我喜歡的一首詩歌

過了兩天,樂樂突然問我童工的問題,我看了Seesaw才知道他們最近的class novel 是"Iqbal",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兒童應該做這些事情嗎?兒童的權利是什麼?那些人為什麼沒有被懲罰?我速去百度了一下,Iqbal講的是發生在巴基斯坦一個真實的故事,Iqbal被賣入一個地毯廠,他嘗試為其他童工爭取權益,後來被殺害了。小說是用第三者Fatima的口吻寫的, Fatima 是受到Iqbal 鼓勵最終活下來的童工之一。小說據說是Westall 讀給他們聽的,估計他們聽的懵懵懂懂,但是作為同齡人對小說中孩子們的悲慘遭遇產生了共情。好吧,媽媽我是80後,雖然在小縣城長大,還真沒接觸過童工,以前幫外婆扎過聖誕花算不算?別說小時候,就是到你問問題的時候,童工問題也只是看報紙隨便瞥到一眼的大標題。(當然不能這樣跟她說了,只能絞盡腦汁把自己看到過的報道拼湊起來講一下。)

估計這個是老師圍繞他們的Who we are話題的教學,上學期的中文教學中也有,他們學習了"紅頭巾",參觀了位於新加坡牛車水的華人原貌館(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回來唸叨了很久。紅頭巾是代指百年前從中國來新加坡工作的婦女,在各大小建築工地工作,非常吃苦耐勞,很多是三水人,工作時習慣帶一個紅色的頭巾。後來我在她的影響下也去參觀了那個原貌館,感觸頗多。帶小孩來新加坡玩的可以去看看。它其實是以前的新加坡華人一棟小房子,下面是裁縫店,前店後家,下面住著裁縫店老闆一家和學徒們,上面租給別人住,二樓六七個房間住了40個人,有的房間是一家八口,有的住的是紅頭巾,有的住的是媽姐,有的是醫生的醫館,原貌館保留了當時的傢俱和生活用品,並通過解說和故事講解當時來新加坡討生活的華人的艱苦的生活(參觀的時候噓噓不已啊,感覺好慘啊,一家八口住不到10平米房間。但是回頭一想,不對啊,1930年他們就用上了自來水,做衣服有縫紉機,對比當時國內人民的生活,軍閥割據,戰爭連年,能到新加坡生活是天堂啊。裁縫店賣一套西服120元,樓上醫館租金20元/月,這家店那是奢侈品專賣店的水平啊!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其實我們中國那時候更苦)女兒參觀了這個原貌館很有感觸,出來的時候臉繃的緊緊的,很嚴肅。在國內我都沒有找到這樣的地方教育她,以前帶她去鄉下老家體驗生活,想讓她看看農村的艱苦生活,結果現在鄉下的親戚家裡生活都挺好的,衛生條件都有很大提高,她在別人家菜地裡玩拔蘿蔔玩的好開心,覺得鄉下真好。

IB課程沒有固定的課本,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我想聽Westall 老師的Poetry lesson是因為我在樂樂的Google drive 裡看到幾首詩歌,很有意思,她說是英文課上需要朗讀的(感覺和我們的早讀課很像啊)。哈哈,上面第二個圖是我喜歡的。我過去的時候他們的詩歌朗讀已經結束了,Westall 在要小朋友將上次寫的小作文檢查拼寫並改正。樂樂在用一本詞典查。在國內的時候,英語老師會佈置一些查英英字典的工作,每次她都不情不願隨便翻一翻,要不就用手機上的有道直接查中文。Westall 在學校給他們弄查字典比賽,兩兩PK看誰查的快,樂樂說大家玩的屁顛屁顛的,再想起做數學題通關的Reflex 軟件,真是不得不服氣外國人真會玩。國外的英文詞典做的很好,她在用的是專門為小朋友寫作用同義詞詞典的。我家還有一本MACMILLAN 字典,類似百科全書,裡面的圖片非常精美,除了對單詞的解釋,還有很多擴展的知識點。

2018-09-04 Open day(1)-Westall老師

圖3 樂樂課堂用的詞典

2018-09-04 Open day(1)-Westall老師

圖4 家裡的字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