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嚇唬不能讓孩子變好,父母播種的是恐懼,孩子收穫的只會是恐懼

知乎上看過一個話題:哪一刻你覺得傷了孩子的心?

其中一個故事就是父母反思,自己一個玩笑話,給孩子帶去的影響。

事情大約是這樣的。

夫妻倆帶著孩子一起在酒館裡吃飯。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隻碗。

妻子順口說,好了,你惹事了。

丈夫也附和,嗯,這碗很貴的,我們賠不起,可能要把你壓在這裡作為賠償了。

小孩一聽,嚇得開始癟嘴。眼看著情緒開始失控。終於憋不住哇地哭起來。小小的身體哭到直髮抖。

家長一看,哎呀孩子給嚇成這樣呀,心疼壞了。

於是趕緊說,沒事沒事,跟你開玩笑的,那個碗不值錢,我們賠得起。

孩子這才半信半疑,慢慢停住了抽搐。

早知如此,何必呢?

也有不少父母嚇唬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變乖。

他們往往會出於焦慮,通過“嚇唬”去向孩子誇大生活中的危險。

我就見過一個奶奶在帶孩子的時候,監護孫子玩耍的過程令人歎為觀止。

嚇唬不能讓孩子變好,父母播種的是恐懼,孩子收穫的只會是恐懼

“別跑太快,會磕到!”

“不要碰那個,髒,會生病的!”

“不要跳,會摔傷的!”

“你再不聽話,妖怪/大灰狼/警察叔叔……會來帶走你!”

通過嚇唬孩子的方式讓孩子變乖,讓自己省事,是很常見的育兒方式。短期內這種方式會有用,但孩子之後的發展會證明你是錯誤的。孩子有可能變得膽怯,也有可能會通過更加出格的行為,去刺激你的擔憂和焦慮,以對抗你的過多幹預。

怎麼辦呢?永遠記得,嚇唬不能讓孩子變好。你播種的是恐懼,收穫的也只會是恐懼。所以,有話咱好好說。另外,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做好孩子的後援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