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秋後“吃白不露白”

秋後“吃白不露白”

秋分時節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氣候也會變得乾燥。那麼,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養生法則呢?

“吃白”可以潤肺

傳統養生膳食裡有條有趣的原則:以形補形,以色補色。故秋季應多食白色食物。因秋養肺,白色入肺經,多有潤肺的功效,同時秋季天氣乾燥,肺易感受燥邪,引起咽喉疼、咳嗽、口乾等不適。此時,適當多食用白色食物,可起到潤肺的作用,如山藥、板栗、藕、銀耳、百合、蓮子等;還可自行製作一些養生食膳,如白蘿蔔鯽魚湯、銀耳百合蓮子湯等。

同時,因秋屬金,肝屬木,金旺則克木,秋季肺氣旺,容易使肝木受損,而酸歸肝經,所以在此基礎上多食用酸味食物,可補肝氣。“少辛多酸,潤肺降燥”。故可以適當多食用蜂蜜、葡萄、梨子、柿子、酸醋等食物,還需少食辛辣溫燥、肥甘厚膩之品,以免耗傷肺津。

秋后“吃白不露白”

“不露白”保護陽氣

民諺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說。這就是告訴我們,秋意漸濃,也進入全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秋主收,天氣漸冷,人體的五臟也進入收斂藏養狀態。如果這時候再赤膊露體、短衣短褲的“露白”,就很容易受涼引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同時,晚上睡覺應撤去涼蓆,關上空調、風扇,注意腹部保暖,以護脾腎之氣。特別是老人與小孩、有肺部疾患者,不應該盲目秋凍,應及時增添衣物,保護陽氣。

白露、秋分後,大自然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將越來越盛,起居也宜順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適當早睡晚起;起床後適當活動,有利於肺氣的宣發和體內陽氣的升發。

此時,有些人開始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乏力等症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應注意補養腎氣。例如,堅持晚上用溫水泡腳,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因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男性病科 陳其華

點擊下方愛心,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