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碟中諜6》的工業化“倒退”

《碟中諜》作為老牌的好萊塢動作系列片,第六部意外也不意外地在中國市場“橫掃千軍”。

《碟中谍6》的工业化“倒退”

說意外,是因為這幾年的中國市場,好萊塢大片已經不再是百發百中的票房靈藥。比如同樣是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木乃伊4》,便面臨過啞火的尷尬,動作明星裡除了傑森·斯坦森、範·迪塞爾還有巨石強森這三個光頭在中國市場仍然屢試不爽,那些曾經被中國市場瘋狂追捧過的施瓦辛格、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基諾·李維斯等老牌好萊塢動作明星,在年輕一代觀眾心裡並非被遺忘了,而是未曾有過記憶,因此也就很難說有確定的票房號召力。

說不意外,是因為湯姆·克魯斯這部幾乎是以其名字寫進影史的系列動作片(儘管其前身是一部電視劇)保持了一貫水準,並幾乎是超越了他56歲高齡的身體極限。《碟中諜6:全面瓦解》(以下簡稱《碟中諜6》)的票房成績阿湯哥當得起。

《碟中谍6》的工业化“倒退”

《碟中諜6》中,在那些視聽奇觀段落裡,比如高跳低開的HALO跳傘,比如親身駕駛直升機追逐,比如在直升機吊繩上攀援,比如兩座大樓之間的跳躍——湯姆·克魯斯並非置身於綠幕。在明明高度工業化的好萊塢,一個以“小鮮肉”形象出道,已年逾50的男演員,卻非要在高度危險的環境下,親力親為極致追求著“假戲真做”。

為HALO跳傘拍了100多條,每條耗時一天,因為每天裡只有那個瞬間有那樣的天光;跳躍大樓時阿湯哥摔骨折了,為此延宕週期自是毫無疑問。這些顯然都不符合工業化追求效率、追求成本控制、追求週期保證的應有之義。這樣的任性,究竟是為了什麼?

《碟中谍6》的工业化“倒退”

這並非簡單意義上演員的敬業。其實原因很純粹,就是為了好看。儘管如今的視效已經能做到極其逼真——普通觀眾幾乎很難分辨出某場戲是CG效果還是實拍,但湯姆·克魯斯作為製片人和他的製片人同事們很清楚,觀眾們早已看慣了CG特效動作片,若非演員冒著生命危險完成拍攝,已很難讓觀眾有真正的驚呼甚至尖叫。所以只有打破這個預設,才能刺激起觀眾的腎上腺素。

坦白說,這對於我們正在高舉“工業化”大旗想要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中國電影來說,似乎是有些尷尬的。我們想要以更加接近好萊塢水準的CG特效做電影來吸引觀眾,而好萊塢的一部分製作者已經意識到觀眾對CG特效的審美疲勞需要被打破——至少在動作片上,需要用曾經成龍的那套樸素拍法去再建起新的觀影期待。

給觀眾超出期待的體驗,既需要在營銷上奇思妙想,更需要作品本身具備在創作、製作極限條件下突破或迂迴突圍的品質根基。這是湯姆·克魯斯《碟中諜》事業長青至今的重要金律。

最後,說句題外話,很多重視效的國產片在目前國內整體實力背景下意圖去建立觀眾的合理期待,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連《碟中諜》都不再追求的,我們至少在宣傳上是不是先放一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