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老人常說的“三親,三不親”指的是哪些人?

老農民說事


農村的風土人情一直是被別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農村人淳樸善良,農村風情秀麗,在農村生活,你不僅能感受到真正的田園風光,對於農村人與人之間的人情來往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在農村,走親串門是常事,但是這裡面的學問可不少,農村講究“三親,三不親”,不知道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三親,三不親”

在農村,人們對於血脈之事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哪怕都是親戚也都有親疏之別。所以在農村,有“三親,三不親”的說法!

三親:所謂的“親”,指的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三親”分別為姑、舅、姨,俗話說血濃於水,而且人們認為人之間的血緣關係是斬不斷的,哪怕是親戚之間發生了一些矛盾,也會隨後就和解,所以自己和這幾個親戚之間的關係自然是非常的親近了。

三不親:俗話說“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舅的媳婦”,姨夫,姑父,舅媽雖然和自己也是親戚,但是卻是因為和自己的姑、舅、姨有了婚姻關係才產生的親戚,所以沒有血緣關係。這種親戚關係並不是特別的穩定,一旦婚姻出現的意外,這種親戚就會很容易斷裂,所以雖然也是親戚,但卻是“三不親”!

這就是農村老輩人口中的“三親,三不親”,這種親戚關係也表達了人們對宗族意識的重視!

駿景——殷


駿景農業


我最初知道“三親三不親”這句話,還是在我上高中的時候。

那年因為要上高中讀書,而學校在離我家5公里的鎮裡。於是我就央求父母給我買輛自行車。但是家裡沒有那麼多錢,父母就讓我去鄰村我姨家去借。


去了以後我姨有事外出不在家,姨夫百般找藉口說家裡沒有錢。而來的時候父母還說姨家剛賣了兩頭肥豬,肯定會借給我呢。


碰了一鼻子灰回來說給父母聽了,母親就說“怎麼跟你姨夫借呢,你不知道三親三不親啊!”原來,三親就是姑姑、舅舅和姨,而三不親就是姑父、舅媽和姨夫。道理很簡單:姑姑、舅舅和姨與自己都有血緣關係,而姑父、舅媽和姨夫則沒有血緣關係,所以親疏遠近還是有區別的。

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要因人而異。有的三親不一定就親,而三不親也不一定就不親。


膠東民俗通


“三親”指的是姑,舅,姨,“三不親”指的是姑父,舅媽,姨夫。這一般是根據血緣關係遠近來定義的,因為傳統上,中國人的親疏遠近的先後順序是:血緣、地緣、朋友同學這麼一個順序,因為人們認為血緣關係是切不斷的,無論世事怎麼發展,流淌著同一個家族的血緣,這就是親戚,這就是奶奶經常說的話。姑,舅,姨分別是通過父親和母親的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這種親密關係,而姑父,舅媽,姨夫則是通過姑,舅,姨與自己建立的聯繫。當然這種親戚關係就會很不穩定,如果與姑,舅,姨離婚了,那麼就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了,而姑,舅,姨永遠都是自己的姑,舅,姨。

現在隨著社會人際關係的變化與發展,儘管血緣親情仍然佔據著主要地位,但是朋友同學的關係也逐漸親密起來,甚至要比親戚走的更近。親戚中,還有一句老話叫姑親輩輩親,姨親親一輩的說法,因為中國基本上是父權社會,所以要與父親所在的親族關係更近,這個從我的感覺來說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布瑞克農業數據


農村民間常說“三親,三不親”,所謂的“三親”是指“姑、姨、舅”(即姑媽、姨媽、舅舅)這三位親人,因為姑姑是父親的姐或妹,姨是母親的姐或妹,舅舅是母親的兄或弟。沒齒之恩,父母為大。愛屋及烏,“姑、舅、姨”是父親或母親的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有著血濃於水的緊密關係,是所有親人中相對更親密的,所以是“三親”。

“三不親”是指“三親”的配偶,即“姑父、姨父和舅的媳婦(即舅媽)“,這三個人雖然名義也是親人,但都實際上沒有一點血緣關係,跟“三親”相比,就隔了一層,顯得沒有那麼親了,一代接著一代也會慢慢疏遠,所謂“三不親”。

那有人又要問了,伯母或嬸母(父親的哥哥或弟弟的配偶)不是和自己也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為什麼“三不親”裡面不包括 伯母/嬸母呢?

這個要歸結到中國傳統的宗族權和夫權體系。我們一般把所有的親戚關係分成內親外戚,即親指族內(同姓),戚言族外(異姓)。民間常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見了”,這個主要指母系關係形成的親戚:比如一代是直系親屬比如親兄妹、親姐弟,二代當然就是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了,三代四代不走了,或走動很少很淡了,當然不是絕對的,但大部分都是這樣。

另外還有個說法“親只三代,族符萬年”,“親只三代”主要用於描述母系方面的,“族符萬年”就是指父系綿延下來的宗族會傳承成千上萬年,比如同一個老爹的幾個兒子各自後代之間的關係。

上述的“姑父、姨父和舅的媳婦(即舅媽)”延續三代親戚關係就差不多了,伯母或嬸母因為在男權和宗族權體系下,家族的繁衍和認定視角是以男性為主體的,伯母或嬸母雖然無血緣關係,但是自己和伯父、叔父是“族符萬年”的關係,所以“三不親”裡就沒有包括伯母或嬸母了。

而當然這種“萬年”就超出了“五服親戚”關係的標準,只是一種“宗親”了。民間還就這種“三親”和“三不親”的關係進一步總結出:親就是親,不叫也親;不親就是不親,叫也不親。實際上就是分別說的前一種與後一種關係!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農村“三親“指的是姑姑、小姨、舅舅。而“三不親”指的是“三親”的配偶,即姑父、姨父、舅母。

所謂“三親”的來由

中國講究的“三親”是姑姑、小姨、與舅舅,是因為這三位親人都是父系與母系兄弟姐妹們,與父母有著相同的血緣關係。而在中國以父母為大,對於自己而言,在所有的親戚中,姑姑、小姨、舅舅也就有著與自己相同血緣,那就相對很親了,這就是所謂的“三親”了。

所謂的“三不親”的來由

“三不親”指的是"三親”的配偶,我們的姑父、姨父、和舅母。這一般是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來區別的。因為在中國的傳統上,我們親疏遠近的先後順序是按血緣、父系、母系、關係、朋友同學這樣的排列的。對於血緣,最親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父系與母系的兩邊的人,這都流淌著同樣的血緣,是至親,即姑姑,小姨、舅舅因為與父母有著血緣的關係與自己建立了親戚關係,是三親範疇,而姑父、姨父、舅母則是通過姑姑、小姨、舅舅的夫妻關係與自己形成的親戚,是沒有直接上父系與母系上的血緣關係,就是“三不親”了,只是個親戚上的稱謂了。

這個“三不親”的親戚,是很不穩定的,因為沒有“三親”的那種血緣關係,加上在一起共事的時間短,都是半路而來的親戚。如果他們與自己的姑姑、小姨、舅舅們離婚了,那就直接沒有一丁點關係了,變成路人,甚至是仇人了。

同時,相信很多人小的時候,去姑姑、小姨、舅舅家走親戚,絕大數情況下,都是這“三親”對自己好,而這“三不親”只是形式上的配合了。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姑父、姨父、與舅母對自己好的。對於我本人而言,我的舅舅有點老傳統,認為姑娘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對我母親和我們都不是很好,每一次去他的家,不愛搭理,只看重所帶的禮物,帶的多就高興一下,帶的少就沒有好臉色,要是小住幾日,或是多吃,那更是不高興,其實那時吃的住的都是姥爺的。而相對而言,舅母還好一些,有好的東西都會拿出來給我們吃。說白了,“三親"與”三不親“都是相對的。

叔伯與其的配偶與“三親”與“三不親”的關係

按照前面的說法,叔伯因有著父系的血統,是屬於“三親”。叔伯的配偶,即我們的伯母與嬸嬸為“三不親”。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我們中國傳統是講究宗族權和男權的,跟父系這一脈,是傳承成千上萬年的,稱之為本家,特別是三代類的近族,可以稱之為一家人,即叔伯們就是自家人。

對於伯母與嬸嬸們,因為在這個男權與宗族權的體系下,家族的繁衍是以男性為主體的,而伯母與嬸嬸又是繁衍的載體,所以伯母與嬸嬸雖然與自己無血緣關係,但是自己與伯父叔叔有著宗族的關係,她們也就是自己家人,就不在“三不親”的範疇了。

總之,親就是親,不叫也是親,不親就是不親的,叫了也不親。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還會以血緣關係做為親疏的主導,但不是全部,這個“三親”和“三不親”的觀念是在不斷的發生改變的,只有在這個親戚的基礎上,多加走動,彼此付出,互相幫襯,不要爾虞我詐,才會越來越親,不然,連個表面上的“親”都沒有了。有時了,自己的同學與朋友反而會更親,走的更近,你們說是不是?


樂成道


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總結經驗衍生出口口相傳的老話,它折射出一定時期的狀態。在農村老人常說的“三親,三不親”指的是哪些人?你問過農里老人,老人告訴我 ,“三親”是指“姑媽、姨媽、舅舅”。

“姑媽,姨媽、舅舅”是挺親的,但是叔叔、大爺不是更親嗎?怎麼三親沒有他們呢?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村裡老人告訴說,因為他們和你及同宗同祖一個姓氏,都要進一個宗譜。



在中國傳統意義上有”內親外戚”之說,內親就是同姓的血親、骨肉親戚、宗族;外戚一般指母族、妻族。父系時代,這內親都被當成“自家人”。在家族宗譜上面記錄了上千年的同姓成員的男性人員的姓名及所娶的妻子,也說妻子是進夫家宗譜而非孃家的。

在農村早時男系成同姓同宗,名子都“範”相同的字,出“三代五服”的就算是不認識,提起名子往往也知道為同宗族的人。外戚外姓也,古有“外戚不得干政”親戚下一代與你不是一個姓氏才被算“親戚”。




也難怪有古時有兄弟姐妹做兒女親家的,有“姑舅聯姻”“兩姨聯姻”卻沒有“叔伯聯親”。“叔伯聯親”應該是被認為是有悖倫理。鄰居當中就有“兩姨聯親” “姑舅聯親”他們現在都七、八十歲了,當時結婚是為了“親上加親”。

回老家的次數少,表兄妹的下一代,因為接觸的少,很多都不認識。說給鄰居的老婆婆聽,婆婆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完蛋了,自已兄弟姐妹還是很親的,下一代表兄妹關係還可以,到了第三代第四基本上就很少走動,沒有多少接觸了。”


農村老人說說農村還有三不親。我知道這是父權時代留下的老話,那麼一定不包括,伯母、嬸嬸了。村裡老人說“三不親”,是相對於“三親”而言的,“三不親”是指姑父、姨父和舅媽。

姑媽、姨媽、舅舅,是骨肉親,“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就算我們有些過結,也不會“恩斷義絕”,而他們的配偶,本來就是沒有血親的外姓人,因為他們的另一半才成為親戚,若親戚方不在世了或是兩個離婚了,就很難再稱為親戚了。“三親”是自然的血親,“三不親”處好了才能親。



俗話說“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想起讀中專時,因為學校沒宿舍,在城裡阿姨家借宿。阿姨一直對我呵護備至,但對於姨夫我總是有種距離感,阿姨因病過逝後,兩家幾乎沒了聯繫。

阿姨家的表弟偶來過,就是來借錢的,因為阿姨生前對我們有恩,我們也都對他有救必應,但是還是漸漸不走動了。一不小心被這句老話言中。

老人常說的“三親,三不親”你聽說過?其實農村的很多俗語透著生活的哲理,老話新看,仍然不落伍!你覺得呢?


網悠然


在歷史的車輪滾滾中,各種各樣的文化不斷的發展和增加,也總結出很多的規律,規律隨著人們口口相傳,為了更好的理解和記憶,便成為了“俗語”。

農村老人常說的“三親,三不親”,三親一般指的是“姑,舅,姨。這些親戚都和自己有著血源關係,出嫁之後往往更念孃家。

農村常說的人有三不親,說的是親戚裡這三位感覺不到親,“姑父,姨夫,舅的媳婦”。因為這3人和自己沒有一點血源關係。一代接著一代也會慢慢疏遠,所以“不親”。

“三親,三不親”農村另外一種意思解釋是“親就是親,不叫也親,不親就是不親,叫也不親”。

俗語的實用性姑且不論,但是它往往很好的總結出了人們的生活狀態,不是嗎?


葉落梧桐樹


“三親”指舅父、姑母、姨母;“三不親”指姑父、姨夫、舅母。

通過這個序列我們可以看出三親集中在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這一邊,如舅、姨指向母親的兄弟與姐妹,姑指向父親的姐妹,都是自己父母同胞所生,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而姑父、姨夫、舅母皆是外來的,本來都不歸屬與本家族之中,故而顯得生疏。

按著諺語產生的通俗邏輯來說,三不親的人員都是外來者,與自己家族本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加之在一起生活的時間短,後續也並沒有頻繁的交往,故而顯得生疏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看起來貌似合理,其實不然。 形成這種親屬之說最本源還是要追溯到中國的家族制度。因為中國家族制度十分重視血緣關係,由血緣而結成人與人之間精神上的親疏紐帶。

這種流行著的諺語,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歷史上殘留著的蠻風古俗,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民間社會兒女的心情,家庭中的種種情狀,視為民間風俗調查的資料不無不可。 但是此種俗諺如果還用來教育農村的子女,教育我們的後代那自然是不合時宜的,應予以譴責和批判的。

這種血緣的嚴格界限並非合理,它忽視了情感可以打破血緣的疆界,可以說劃分血緣就是直接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樹立起了一道厚厚的牆壁,明顯的屬於作繭自縛。

這種風俗應該被掃盡歷史博物館,不應在現實中還發揮力量。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


這是民間的說法,所謂的“三親”是指姑姑、姨和舅舅這三位親人,因為他們都是父親和母親的同胞血脈,有著血濃於水額關係。而“三不親”,就是“三親”的配偶,即姑父、姨夫和舅媽,這三個人雖然也是親人,但都沒有血緣關係,跟“三親”相比,就隔了一層,顯得沒有那麼親了。

這種“三親”、“三不親”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還是站不住腳的,關鍵還是得看自己跟他們的關係如何。


漁樵講史




“三親,三不親”很多朋友都解釋的很清楚了

三親指的是“姑,舅,姨。這點毋庸置疑,這些親戚都和自己有著血源關係。有血緣關係的往往會對你比較好,自己也覺得親近!

農村常說的人有三不親,指的是“姑父,姨夫,舅的媳婦”說的是親戚裡這三位感覺不到親。因為這3人和自己沒有一點血源關係,而因為“姑,舅,姨的關係帶上親戚的!

常言道:“臭姑父,爛妗子”就是指的這三不親的姑父和舅媽!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不能一概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