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螺陽文選丨淨峰寺記 許鍾奇

螺陽文選丨淨峰寺記 許鍾奇

淨峰寺記

淨峰者,惠東第一名山也。太子少保襄惠張公因以為號,山之名益重。山形豐圓尖秀,巋然獨立,下瞰東溟,又名尖峰。

螺陽文選丨淨峰寺記 許鍾奇

山產丹砂,上多怪石,如水齧射狀,有若龜形、獅形、魁星者然,甚奇觀也,旁有石竇如空洞。山之巔多碎甓,殘塔兩段。絕頂觀日處,柱隙四孔,豈前代有亭於此歟?抑沿海設戍於歟?張襄惠公修邑志,謂惠浮屠五十三所,不載及此,故莫由考。

後以山上夜觀現異光,遠近共見,好事者因扶乩,有李仙(鐵柺)降,謂“舊有寺建唐鹹通二年(公元八百六十一年),廢元至治間(公元一千三百二十一年至一千三百二十三年)”雲。迨重議建寺之始,鏟地,基址如故,得古爐一、古錢八,文鑄“鹹通”,與仙乩果符。由是寺告厥成。然語涉迷信,姑錄之。

寺前覆以亭,曰“臥雲”。左有文祠、三寶殿;右有文亭、觀音閣。倚山石疊成觀音山,天然莊嚴。閣外大石刻“宋靈運道人居此”,從邑志以存古蹟也。據郡志,為僧道詢裡。考道詢傳,俗姓王,居山下,蛻身於白沙寺,宋景炎間(公元一千一百七十六年至一千二百七十七年)封靈應道人,然則“靈應” 或即“靈運”,未可知。

循古磴而降,有風月樓為客廳,下連齋廚,寺前石壁掘一比丘塔灰罐,圈以磚,傳為唐開山祖師僧覺如荼毗處,移置山門內塑像,覆以小殿堂。山門刻“螺陽第峰”,承天寺釋雲果書。出山門石徑曲折而盤,有園曰“醒園”,雜植花卉,中闢放生池。園邊砌石徑至半山之“淨心亭”,華僑陳岸成倡捐造。一徑通山下之淨溪小橋,亦砌以石,半翼石欄。

蓋寺重建於光緒二十八年壬寅(民國前十年即公元一千九百零二年)秋,歷十一年間之慘淡經營,始煥然大觀。是舉獨肩其任者邱叟尚德(西丘村人),助董者許茂才少照(許山頭人)、劉茂才贊周(五劉東房村人)等。邱叟西皈子兼才繼以修造。一丘一壑,草木成蹊,而境益幽勝。

螺陽文選丨淨峰寺記 許鍾奇

每當春秋佳日,文人詞客相與登高賦詩,流連光景,悠然世外之想,樂而忘歸之興。乙亥(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夏弘一大師來居茲山,植菊盈畦。秋晚將去,留題曰:

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

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夫淨峰之寺,閱今五十餘載矣,福地洞天,神仙窟宅,可為我邑名勝歷史之最有價值者也。因遇滄桑世故,山間草木若彼濯濯。方今新社會,美麗之區人樂遊覽,有勝於昔其惟淨峰乎!

山距惠安城關三十五里,山之以測水平線,視菱溪水庫增六尺。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二年壬寅元旦記

許鍾奇,名毓麒,字鍾奇,晚年自號慕詢逸人,東嶺許山頭(今東山村)人,泉州桐蔭詩社成員、惠安登社成員,有“摩挲詩才”之譽,著有《雛吟草》、《鴻冥》等詩集。

螺陽文選丨淨峰寺記 許鍾奇


惠安文獻館一直致力於大惠安地方文獻徵集、整理、開發、研究工作,已形成和建立較為完整的本地區地方文獻收藏體系,保存並記錄下惠安完整的發展歷史進程。關注本土文化,保護地方文獻;在時光流逝中,一起留住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