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和看電視,對此你怎麼看?

柳雙龍


如果孩子可以接受,那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什麼反抗的或者不良的反應,那麼這樣的控制可能需要做改變。

玩手機和電視並不是生活學習的剛需,早先就算是沒有這些娛樂項目,孩子同樣可以學習。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就算在家裡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這些電子產品,孩子同樣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如果孩子只是在家被控制了不玩,但是到外面會想辦法接觸這類產品,那麼家長就要理智客觀的看待,電子產品在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影響了。

電視電子產品其實,手機和電視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娛樂項目,只要沒有上癮的狀態,我不認為需要對此過度緊張,只需要在平時合理和孩子約定好這些項目的使用時間,並及時跟進就可以了。那什麼是上癮呢?就是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狀態了,無時不刻就想著摸手機看電視。在家裡就算不玩到外面也會想辦法去看去玩,並且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上課不認真聽講,走神很厲害,出現一些軀體化的反應,經常玩遊戲的孩子會有一些反覆固定的動作,這些因為過度緊張而導致的。另外上癮還會因此影響正常的作息,比如有的孩子就是白天家長不讓玩,晚上半夜自己躲在被子裡偷摸著玩遊戲,這種狀態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除了這些,正常的日常娛樂,孩子自己也懂得分寸,那就不需要過度緊張。畢竟現在電子信息網絡時代,很難做到完全的隔離。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愛玩手機電腦的孩子也能優秀,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應運而生,電視機、電腦、平板、手機……等等,讓人目不暇接。這其中,智能電腦的普及,讓人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看電視、玩遊戲,許多的年輕人因此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就連幾歲的孩童也對電腦好奇上癮,小小年紀操作熟練,鼠標運用自如,讓人不禁歎為觀止。



週末去朋友家玩,剛進門就看到她七歲的兒子亮亮在嚎啕大哭,滿地打滾,我的朋友小敏則站在電腦旁邊一臉無可奈何的樣子,原來是亮亮玩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腦了還不罷休,而小敏則關閉了電源,於是母子開始了對峙。小敏說,亮亮從去年迷上了電腦,每天都要打開電腦玩遊戲、看動物世界、看電視劇,如今視力在急速地下降,如若不讓他玩,就哭鬧不止。看著小小的亮亮已經帶著厚厚的鏡片,確實讓人心疼憂慮不已。

其實,對於孩子迷戀電腦這個問題,我一向認為一定要辯證地看待,不能全部一棒子打死,玩電腦並不是全是壞處,遊戲也可以開發智力,動物世界也可以讓孩子跟隨大自然的食物鏈去了解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而電視劇則可以讓孩子瞭解生活的百態,我們作為家長重要的是怎麼去引導孩子合理的安排時間,有效的利用電腦拓寬孩子的視野,這就需要我們給孩子一個正確地引導,而不是一味地阻止。

同樣是媽媽,張麗則是在孩子上學前班的時候就給孩子買了電腦,按張麗的觀點是:與其禁錮孩子不讓他接觸電腦,導致他將來去網吧偷著玩電腦影響學習,還不如早早的讓孩子去了解電腦接觸電腦,適當的玩會遊戲,立好規矩,講好條件,和孩子共同的去學習電腦知識呢。張麗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如今她的兒子已經上高一了,當其他的同學剛剛學會遊戲沉湎不能自拔的時候,而張麗的孩子已學會了編程序、修理電腦,並且還是遊戲界的高手,聊起電腦知識來那是如數家珍,說起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政治形式那也是侃侃而談,而且學習也是非常的棒呢!

王燕則是採用了循循善誘,制定規則這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第一,孩子必須完成作業後,才獎勵他玩半個小時的電腦,半個小時一到,立即停止。

第二,玩一會電腦,就要適當休息眼睛,看看綠植花草,或者幫助媽媽澆一下花草。

第三,要玩益智遊戲,讓大人幫助有選擇地看電視劇,多看一些大型有益的公益活動和教育片。

第四,讓孩子百度一下,學習處理電腦偶然出現的故障,讓孩子多學習電腦技術知識,轉移他玩遊戲的興趣,開發他的智力。

如今,王燕的孩子不禁成為電腦高手,而且還養成了嚴格遵守規則制度的孩子,日常的一切都是在有條有理有序地進行著。

家長還可以多讓孩子運用電腦搞一些小製作,參加一些比賽活動。也可以把一些學習上的問題讓孩子利用電腦去查詢資料、積累素材,對於一些歷史故事、世界各地的地理情況等等多去百度搜索,讓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從遊戲世界裡轉移出來。

孩子們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接觸新事物,喜歡玩電腦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世界那麼大,如果我們沒有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陪伴孩子外出旅行長見識,那麼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電腦的功能,讓孩子多學習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引導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而不是一個勁地壓制他們、她們。

另外,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玩去學,並且藉此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興趣愛好,正確樹立他們的三觀,把他們培養成有益的人才,同時也促進了親子關係,豈不是一舉兩得!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我女兒從小到大,家長干涉的事情很少,都是她按自己的目標、計劃去做事。她只要不是太過份,我們從來不說她,讓她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小學時看動畫片、動物世界可能會忘了時間,我是提醒她娛樂時間結束,該到學習時間了,她一看錶確實時間到了她就自覺去學習了。到了初中學習壓力加大,她自己規定只有星期五下午放學回來可以上網玩會兒,其它時間都不上網娛樂,要上網也是查資料,我總是在無意中盯著,她也沒有食言過,所以我更信任我的女兒。高中時直接不管她的上網和看手機,都是自己管自己,我要說的就是她要多休息一些,多注意一點身體的健康,別太辛苦,這樣越說她越是認真,好象一天不知疲倦一樣越學越愛學。最後高考直接被清華降分一本線錄取,北大加分30分錄取,最後她選擇去了北大。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信任比啥都重要,不要經常說孩子,訂好目標,暗中觀察一切按計劃進行就好了。不準孩子幹這幹那,只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長對著幹,不會有一點點好處。


手機用戶4275070184


我家孩子今年剛上小學,目前我們讓他看電視,不然生活感覺有點無聊,其實家長應該陪孩子一起看看動畫片孩子喜歡的節目,而且孩子也喜歡,不過我有時候偷懶喜歡躺床上玩會手機,對於手機我還是持保守態度,原來我也是感覺你不讓孩子玩孩子以後和同學們沒有共同交流話題,但現在我持反對意見了,為啥,我同學家孩子今年初中,一出門就是手機不離手你根本控制不了他,你讓他適當玩,可是控制不了,現在也特別不愛學習,說白了學習無聊,玩手機多有意思,而且身邊這種案例挺多,好多孩子尤其是上初中的感覺學習壓力大,就想玩手機的,太多了,有時候挺無奈的,現在孩子玩手機的真的是太多了。能控制到什麼時候控制到什麼時候吧


匿名人


不讓看電視、手機不行!孩子不想看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手機、電視不是“洪水猛獸”,比它更可怕的是,孩子沒有自控力。我是一名高中老師,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為什麼小學初中的尖子生,到了高中會輟學?

前幾年,智能手機還基本沒有,流行一種害人的東西——網吧!而且很多都是黑網吧。那些年,班主任真的被折騰的夠嗆,學生放學,夜不歸宿,班主任就會大街小巷的網吧去找學生,而這些學生,有很多都是初中的尖子生,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但是,到了高中,由於住校,同學之間的交流多了,和父母的接觸少了。如果宿舍裡有人帶他去網吧,他有沒有堅定的立場,就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帶他去的人往往不是太沉迷,而別帶去的人,由於剛剛接觸,往往完全沉迷於網吧不可自拔,最後誰也解救不回來,只能輟學。

窮怕了,所以變得貪婪;管嚴了,容易變得失控!

之前有一個學生,父親是老師,從小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沒有電視、沒有電腦,只有學習,父親為了孩子的學習,都是自己先學,然後再教,不會的請教完其他老師再教,孩子中考,以優秀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但是在高中強大的學習和競爭壓力面前,變的特別脆弱,尤其到了高三,完全不去學習,他說要把小時候沒有玩過的玩具重新玩一遍,小時候沒有看過的電影,重新看一遍。最後,只能吞下高考失利的苦果。

二、為什麼優秀的學生,變得越來越全能?

關於優秀,各人的定義不一樣,這裡不多解釋。但是,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全面發展的人,那種只學課本知識,不能廣泛涉獵的孩子,必然不會適應社會的需要,即便出了成績,也是暫時的成績。在以後競爭中,必定會暴露其短板。

別的不說,就拿老師來說吧。有些老師中學成績並不好,可能是很一般的師範畢業,但是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識面非常廣,這種老師,無論在老師還是學生眼裡都可能是優秀的老師,是會令學生佩服的“大拿”級人物;而有些老師,雖然畢業於985大學,但是除了專業知識,其他都不涉獵,這種人未必會成為優秀老師。

現在多數優秀的學生,也可能很精通“吃雞”遊戲、也可能很迷戀籃球,但是,關鍵他有自制力!是老師說的那種“玩就痛快的玩,學就拼命的學”的那種類型。

當然,這並不是說孩子就一定要去看電視、玩手機!凡事都要有度,過猶不及,在現在手機普及的大趨勢下,我一直認為堵不如疏。當然,如果孩子能把對電視和手機的興趣,轉移到對課外書的追求上,這是更加優秀的做法,這樣的孩子,一般會是學習中的佼佼者。

電視、手機也是獲得信息的一種途徑,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它是阿里巴巴的寶庫,裡面有取之不盡的寶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給人類自己帶來無盡的傷害。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


贏在高三


這事兒,不能如此處理,不然怎麼讓你的寶寶未來能夠在學校交朋友呢?

1.玩手機、開電視確實影響孩子的休息,尤其是對視力的影響更加顯性。但不能因此就飲鴆止渴吧?你總不想自己的孩子上學後,跟同齡人沒有共同的話題吧?別人在聊熊大熊二,你的孩子卻沉默不語,肯定會影響您孩子的社交能力。

2.不能一味的抵制現代的電子產品,畢竟隨著智能化的發展,未來的AI技術發展,寶寶基本上在一年級開始,就要接觸很多電子產品。如果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很多感性認識沒有建立,時間久了,就會因為不會操作、與同齡相比“悟性差”而產生自卑心理......

3.應該要適度控制,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時間長度之後,就必須關手機、關電視;尤其是應該樹立一個看電視、玩手機的時機。比如:作業做完了,媽媽交給的任務完成了,就是可以玩手機。

要清楚:孩子剛開始的社交能力,是隨著共同的使用社會工具開始的,跟智力無關!但是,如果孩子連基本的遊戲或者社交軟件都不會,就會被同齡人看做是智力有問題了!

這也是發展心理學強調最多的方面——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社交能力!


英武


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完全不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

我認為,這種做法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可取。


“學習”是孩子的主要任務;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怎麼能做到“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結果。


我自己家的孩子現在上小學六年級,每天的上學、下學時間是固定的。中午回到家,我們家往往12:00都吃飯了,吃飯也就20分鐘吧。然後孩子都會去寫作業(大部分時候晚上的作業老師上午放學都佈置好了),寫到12:40分,我總想讓孩子陪我看“今日說法”,孩子也是不樂意看,有時一邊吃零食、一邊玩,一邊似看非看的看著電視。看完“今日說法”不足13:10分,在13:30分之前孩子的作業是可以寫完的(一門功課和業)。然後我就對他說:“還有40分鐘去學,你要麼看電視,要麼去玩一會兒電腦遊戲”。因為我的手機電池有限,下午我還要用,所以我的手機是不能給孩子玩(我的手機上也沒有裝任何遊戲)。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選擇玩一會兒電腦遊戲。


下午,孩子放學早,我還沒有下班,孩子往往會先吃點東西,然後看著電視寫作業(反正我不在家,先由他看一會兒),學校作業往往都發在“微信群”裡,我給他配得有手機(我不用的舊手機),他自己看著完成作業。等我下班回家時,要麼寫完作業了、要麼有個別題不會寫,這時我就把電視先關掉,開始給孩子講他不會的題,或檢查他的作業,並批改。晚上吃完飯後我會帶孩子出去散步1小時,根據回家早晚,我會現讓孩子玩30分鐘-60分鐘遊戲。


每一個家長都想讓孩子學習好,完全不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方法不可取。

每天孩子完全當天學習任務後,適當讓孩子看看電視、玩一會兒遊戲,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好處的!


人在風上走


為了孩子學習,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和看電視,並非上策,最多屬於中策,屬於無奈之舉,但是總比孩子沉迷遊戲好得多。

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也是有害處的,導致孩子跟這個社會脫節,連手機都不會用。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手機和電視,傳遞給孩子很多有用的信息,杜絕電視和手機,孩子對於外界的信息一無所知,想成為真正優秀的學生,是不可能的。

古人對於讀書,要求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現在是信息時代,電視和手機是人們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國事天下事,就是時政啊,孩子不懂時政,對學習可是隻有弊沒有利的。

所以,對於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上策是,允許孩子玩手機,也允許孩子看電視,但是應該培養孩子一種習慣,就是學習累時,適當用電子產品休閒放鬆一下。只要讓手機和電視成為孩子玩和學習的工具,就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是,如果孩子的自控力很差,不但電視和手機不會成為他們玩和學的工具,他們會淪落為電子產品的奴隸,對於這樣的孩子,一刀切杜絕其接觸電視和手機,也是一個對策,起碼,還阻斷他們沉迷遊戲,贏得矯正的時間。

因此,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和遊戲是不是很好的策略,也是要從具體的孩子出發,從孩子現階段對於電視手機的態度出發。那種自控力強,分得清玩學界限的孩子,家長若是禁止,倒是害了他們,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那種自控力弱的且有沉迷跡象的孩子,如果還不採取斷然措施,同樣是害了孩子。

人的個體差異是永遠存在的,無論是學習還是玩耍,都一樣。玩手機只是一種現象,透過這種現象,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孩子的自控力,採取什麼策略,應該從孩子的自控力出發!


當代師說


手機玩多了,肯定對孩子影響不好。但你視手機為洪水猛獸,連碰都不讓孩子碰,也會出大問題。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知識的吸收也屬於他童年時期的一部分,比如流行電視劇,動畫片,如何孩子的朋友聊起天來,你的孩子一問三不知,或者如果你小時候沒看過奧特曼,沒看過白娘子傳奇...說長大後,總會覺得童年少了些東西。


因此,玩手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要規定玩的時間、玩的內容,還要看孩子的年齡。有些知識面是得從信息傳遞中接收的。而且,我認為這個世界對小孩子來說,好玩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不用擔心孩子會沉迷於電子產品。我覺得那些沉迷其中的孩子,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興趣匱乏。


我們作為父母的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質量,儘量少玩手機,多陪孩子!以轉移孩子的興趣,若能把孩子的興趣培養成特長那最好!


而且,如果讓孩子接觸的話,需要設定合適的時間,定期休息。比如與孩子一起訂一個玩手機ipad的時間,每次玩不能超過15分鐘,到時間就應該間插一次休息。每天玩手機ipad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玩的時候也要儘量有意識的多眨眼,緩解眼乾和視疲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現代教育中心(ID:neoelite)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不僅如此,這裡還彙集好玩的英語知識、實用的育兒心得、豐富的學習資源,致力於讓父母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我們是青少兒英語培訓的“清華北大”,中國青少兒英語教育領導品牌,提供3-15歲青少兒英語課程,幫孩子養成每日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香港現代教育


家長為了孩子學習,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這樣真的好嗎?

不讓孩子看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一般來說有兩目的:防止近視和怕影響孩子學習。現在孩子近視多發,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造成的。孩子比較小,自制力差,玩遊戲、抖音等,如果不加以控制,確實也會影響學習。沉迷王者榮耀、吃雞等遊戲,帶來家庭矛盾、心理問題的,常見於新聞。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老杜下面就聊聊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堵不如疏,完全禁止很難做到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時代,讓孩子完全禁掉電子產品,回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狀態,不可能,也沒必要。老杜問幾個問題,您讓不讓孩子用電視看巧虎等早教片?學校讓不讓孩子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完成一些英語類作業?給孩子報在線類課程怎麼辦?你們家長在家用不用手機?

在這樣一個時代,學習、生活、工作,已經無法離開電子產品。強行禁止,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導致家庭親子關係緊張。與其這樣,還不如給孩子定規矩。允許孩子使用,但是要明確用途和時間,要約法三章。通過這樣做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制力。

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不要培養書呆子

完全禁止的做法,背後其實是對學習的誤解。許多家長認為,學習就是看書,就是完成學校的各種作業,就是上課外班。如果抱著這樣一種學習觀,不僅不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還會害了孩子。

現代社會,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積累,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未來的人才,需要創新能力,需要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離不開電子化產品。比如,現在兒童編程學習很火,沒有電腦孩子們怎麼編程?兒童編程學的不是編程能力,而是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能力。

現在需要讓孩子熱愛閱讀,也需要讓孩子養成好的影像素養。現在是讀圖時代,要讓孩子們掌閱影像閱讀、創造等能力。那些優秀經典影片,不僅可以開闊孩子們視野,還可以幫助提升影像素養。

另外,對於孩子們來說,通過電視和電子產品,也可以瞭解外面世界。看世界,最好是去旅遊,如果沒有條件,看影像也是一種選擇。

總之,不要限制孩子的學習範圍,要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

杜圖圖,關注教育、專注美育。喜歡,就給老杜點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