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首次公開展出的紅旗17導彈為何被稱為世界第一野戰防空利器?

詩悠帆


紅旗17確實是野戰防空中一大利器,但要說第一野戰防空利器就有些不知道怎麼比較了。陸軍野戰防空永遠不可能是一種武器就能擔任,他是有一個體系防空網組成,比如我們的野戰防空由中程區域性野戰防空、近程防空導彈防空、以及自行高炮、各類老式防空高炮和肩扛式防空武器組成的一個綜合防空網。

紅旗17屬於近程防空彈道範疇,主要配給野戰前沿旅、合成部隊使用,而且因為紅旗17是我們目前野戰近程防空導彈最牛的武器了,自然也是配給最牛的部隊使用了,比如那些裝備96A、B坦克、99A坦克、04步戰這些比較牛的裝甲突擊部隊,而比這些部隊差一些的一般配備是老式的紅旗7、紅旗7B近程防空導彈,保護這些一線坦克的安全。


紅旗17作為野戰近程防空導彈,射程在10~15公里左右,主要對付那些超低空飛行的目標,和俄羅斯的“道爾M1”差不多,其實就是道爾M1的仿製版,雖然是仿製,但是因為我們比道爾M1晚研發20年,因此在很多性能上都有所突破,比如導彈的性能和射程,自動化能力,而且我國的電子工業發展一直較好,制導系統也採用了新型的相控陣雷達,並配備光電自動跟蹤系統,與原型相比增加了紅外功能,性能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提高了整套系統的探測與反應能力。

紅旗17作為近程防空系統可以跟著部隊一起行動,而且具有很強的單車能力,其搜索雷達、跟蹤雷達、戰鬥單元、電源/保障單元全部集成在一個底盤上,快速放映能力更強,一車即為一個系統,可單獨執行防空任務,也可在指揮部統一知會下組成防空網聯合作戰,可以隨時停車加入戰鬥。相比於前代紅旗7(7B)由幾輛發射車+1個雷達指揮車組成的系統,其作戰能力有了飛躍的進步。

如果在同類型的防空系統比較中,紅旗17和道爾M2兩者的性能基本不相伯仲,至於其他國家,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基本放棄了野戰防空的研發,因為美國壓根就不想和大國之間爆發地面部隊的戰爭,大家家裡都有真傢伙,打打空戰可以,地面戰就用來欺負小國家們吧!至於歐洲還在用著類似於法國“響尾蛇導彈防空系統”,其實上面提到的紅旗7系統也就是仿製的這一款,性能明顯與紅旗17有差距。因此成紅旗17為同類近程防空系統最強也沒有太大問題!


狼煙火燎


野戰防空利器是指中低空短程面對空導彈系統。

全世界主流的野戰防空導彈除了俄系,只要英國輕劍導彈與法國響尾蛇導彈了 。

輕劍導彈自1963年研發,1972年開始裝備部隊,先後發展了光學跟蹤和雷達跟蹤兩個型別。參加過1982年馬島之戰,操作簡單、反應快速、機動性強、便於空運和價格便宜,應是它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輕劍”總產量超過兩萬枚,銷售到10多個國家,也稱得上名牌防空導彈了。然而“輕劍”畢竟服役幾十年了,技術已經落後,難以適應現代防空作戰的需要。

由於英國政府沒錢了沒有計劃改進。所以它仍然是英國的主要防空武器之一,並預計其部署將持續到2020年。

響尾蛇防空導彈法國泰雷茲集團1967年研發的“響尾蛇”防空導彈,存在兩種版本,即移動陸基版本和海軍版本。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出口給中國,法國響尾蛇防空導彈的中國版本就是著名的紅旗-7防空導彈。最後一個升級版為2008年試射過就沒什麼新聞了。可能法國沒錢了。

紅旗17就是俄羅斯的SA-15導彈道爾導彈系統,是俄製中低空短程面對空導彈系統,用於擊落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精確制導彈藥、無人飛機、彈道導彈等。替換落後的9K33 黃蜂系統。道爾導彈系統原型由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授予的型號是9K330。具有全天候晝夜作戰、三防、空運部署能力。2007年單價約為2500萬美元。

解放軍在批量裝備俄製道爾-M1型低空野戰防空導彈系統的同時引進所有技術資料,並將其進行國產化,生產編號為“紅旗17”。

回答問題

為什麼紅旗17導彈為何被稱為世界第一野戰防空利器?

因為俄羅斯的SA-15導彈道爾導彈系統世界第一

為什麼俄羅斯的SA-15導彈道爾導彈系統世界第一?

因為其他國家沒錢研發。

為什麼美國不使用野戰防空武器?

低空短程面對空導彈系統。是用於擊落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精確制導彈藥、無人飛機、彈道導彈等

美國空軍世界第一。直接用飛機可以擊毀來犯者。除此之外還有雷神公司製造愛國者導彈的中程地對空導彈系統。

美國空軍共裝備無人駕駛飛機約793架,駕駛飛5468架(其中轟炸機178架,戰鬥機2907架,直升機656架,偵察機1,593架、預警機486架,特種作戰飛機1073架,空中加油機299架,教練機1,382架,運輸機543架),另有空軍國民警衛隊的1858架,以及空軍預備役的2326架;5281枚空基巡航導彈,以及3,194枚洲際彈道導彈。各式戰機之多,即使不需海軍航空兵的航母艦載機,與國民警衛隊的反潛偵測機來支援,光單單隻計算美國空軍旗下飛機,依然也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空中作戰力量。

美國海軍旗下海軍航空兵是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艦載飛機,數量達逾4000架。

美國海軍陸戰隊旗下也有航空兵。共4個飛行聯隊。

中國空軍約有4200多架軍用飛機,其中3100架以上是軍用飛機為戰鬥機及轟炸機、攻擊機。

中國海軍航空兵飛機600餘架,多為路基飛機。

野戰防空利器證明我國還需要發展啊。和國外軍事水平相差還是很遠。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也不需要這樣的野戰防空利器。直接用飛機可以擊毀來犯者。


趣聞故事百科


紅旗-17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有“武直殺手”之稱,38集團軍首次亮相,便引起廣泛關注,被形容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野戰機動防空系統,那麼為何稱為世界第一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越野能力強,海拔3000米的高原不在話下

紅旗-17將指揮控制系統、發射系統、搜索/跟蹤系統全部集中在一輛車上,載重11噸,行駛最大爬升角35度,越壕寬2米,涉水深度1米,其雷達天線具有自動穩定系統,可以在行進的同時搜索目標,反應速度快,從行駛狀態轉至短停發射狀態只須5秒,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環境下,也能正常完成。

雷達先進,可同時跟蹤24個目標、攻擊10個目標

紅旗-17國產的搜索雷達採用相控陣體制,在45公里內,能夠同時監視48個目標,跟蹤其中的24個目標,並能從中篩選出10個目標作為優先攻擊對象,可以說對抗多目標的能力非常強。

打擊精度高,對武裝直升機的命中精度可達98%

據資料顯示,紅旗-17採用垂直冷彈發射,可對付速度700米/秒的空中目標,攻擊距離為12公里,其對巡航導彈的命中精度可達56%-99%,對戰鬥機的命中精度可達45%-93%,對武裝直升機的命中精度可達82%-98%。

綜上所述,紅旗-17堪稱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防空導彈。隨著我國導彈技術的發展,中國或會推出更多令世界點讚的武器裝備,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武器風暴眼


在近日的天津直博會上,中國展出了一款先進的野戰防空系統,這款野戰防空系統類似於俄羅斯的道爾M1野戰防空系統,並且這款防空系統繼承了中國一貫的“魔改”風範,性能遠遠超出原版。改進以後的紅旗17防空系統雖然在武器數量上沒有提升,但是在導彈性能,電子設備上都有極大的提高,這使得紅旗17型防空系統和我國的其他自行防空高炮等能完美配合,組成世界上最強大的野戰防空系統。

一般情況下,防空任務由區域防空和野戰防空組成,雖然區域防空系統的射程遠,摧毀能力也非常強,如我國裝備的紅旗9防空導彈已經改進到了紅旗9B型,紅旗9B防空導彈的射程超過了200千米,射高也達到了50千米,能夠攔截絕大多數戰機和巡航導彈,甚至能夠攔截一部分彈道導彈,雖然這種導彈的攔截能力非常強大,但是也有不少問題。紅旗9B是重型防空導彈,並且需要體積龐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執行探測和火控任務,整套紅旗9B防空系統包括數量發射車和雷達車,轉移一次都非常困難。

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區域防空部隊並不是歸屬陸軍,而是歸屬空軍,只要在執行任務的情況下,更換陣地。除了紅旗9B以外,紅旗12和紅旗16型防空導彈也都是如此,此外我國還裝備了一部分的紅旗19型導彈,這種導彈是用來攔截中程以上的彈道導彈的,能夠為我國撐起核防禦網的戰略級防空導彈。但在前線作戰中就幾乎不可能如此了,我國裝甲部隊的突擊能力非常強大,在“跨越-2017”的朱日和演習中,我國裝甲部隊甚至創造了36小時突擊340千米的記錄,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為前線部隊提供足夠的防空能力,就必須要有先進的野戰防空系統。

因為在前線防空中,裝甲部隊主要需要面對的是敵方的武裝直升機和低空攻擊機,根本不需要太強大的探測系統和射程,只需要能夠擁有足夠強大的機動性能和攔截能力即可。這也是我國連續研發了PGZ04、PGZ07和陸盾2000型自行防空炮和紅旗17野戰防空系統的原因,這幾款防空武器結合在一起,能夠為陸軍提供0到20千米的防空任務,這已經足夠解決絕大多數武裝直升機和低空攻擊機了。

也能夠攔截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甚至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擁有極高射速和殺傷力的自行防空炮用於對地火力壓制上,而紅旗17型這種搜索/火控一體化並且能輕鬆攔截絕大多數武裝直升機和巡航導彈的野戰防空系統自然就更加強大了。

紅旗17野戰防空系統在我國陸軍中已經大量裝備了,這款野戰防空系統最合適的使用地點就是高原地區了,此外中國還在研發輪式版的紅旗17防空系統,這種防空系統最終將會用於裝備我國的輕型突擊部隊。


志搏雲天


隨著武裝直升機性能的不斷提升,對裝甲部隊的威脅一直在加大,中國適時引進了俄羅斯道爾-M1型低空野戰防空導彈系統,紅旗-17防空導彈就是道爾-M1的國產化版本,外形酷似"道爾"M1、其將雷達、導彈和制導站集於同一裝甲車,採用垂直冷彈發射。可對付較低速度的空中目標,比如武裝直升飛機。攻擊半徑12公里。每輛車上裝載8枚導彈。

道爾-M1型低空野戰防空導彈北約稱為SA-15(薩姆-15)1993年裝備前蘇聯部隊。是世界上同類地空導彈系統中唯一採用三座標搜索雷達,具有垂直髮射和同時攻擊兩個目標能力的先進近程防空系統。

從1995年開始,中國進口了兩個營的"道爾"M1。通過引進、仿造、優化,紅旗17已經大量裝備部隊。紅旗-17是履帶式的,野戰機動能力很強,可以隨時進攻。並具備很強的獨立作戰能力,能與與國產35毫米自行高炮相互配合,可以為機械化部隊提供較為全面的防空掩護,可以對抗阿帕奇這樣的先進武裝直升機,其雷達天線具有自動穩定系統,能夠在行進間搜索目標,一旦接到開火指令,從行駛狀態轉為短停發射狀態只要5秒,使得中國野戰防空能力邁上新水平。從世界範圍看,其性能獨佔鰲頭。


浩蕩揚子江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紅旗17防空導彈裝備我國陸軍至少在15年以上,作為陸軍野戰防空的主力裝備存在,但一直很低調。

紅旗17是俄羅斯的道爾M1防空導彈系統的仿製品,上世紀90年底中期,我國從俄羅斯引進了大批道爾M1防空導彈系統,測試使用後非常滿意,作為部隊野戰防空的利器。

道爾M1將搜索雷達、制導站、8枚導彈都集成在一個履帶式底盤上,形成一個單車防空系統,擁有很好的越野能力,搜索雷達可以同時跟蹤9個目標和一個干擾源,同時打擊2個目標,對低空和超低空目標的打擊能力極強,號稱是武裝直升機殺手。

我國在吃透了道爾M1後,仿製出了紅旗17,也做到了搜索雷達、制導雷達、導彈、指揮控制集於一車的能力,導彈垂直髮射,360度無死角,並應用我國相對較先進的軍用電子技術,對搜索雷達進行了改進,將道爾M1的三座標雷達,換成了更先進的相控陣雷達。

但是,將紅旗17紅旗稱為世界第一的野戰防空系統,未免有點吹牛的嫌疑,畢竟道爾M1也在升級和改進,其導彈的最大射程從12公里已經提高到15公里,紅旗17的導彈在射程和射高上想超過道爾M1,可能性並不大。

畢竟俄羅斯的導彈技術世界一流,無論是導彈發動機技術,還是燃料技術,我國在這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麻辣戰爭


其實我們就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不能說我們的“紅旗-17”就是世界上第一野戰防空利器,不要那麼吹牛,我們“紅旗-17”一直保持著低調。直到2016年我們才公開,主要是怕老師生氣😒。其實“紅旗-17”野戰防空導彈。仿製於90年代中期,我們引進的俄羅斯道爾-M1(Tor-M1)防空導彈系統。

“道爾-M1”是前蘇聯“安泰設計局”設計的野戰防空系統,1984年裝備蘇聯軍隊。我國引進也是為了解決當時我國野戰防空的緊迫需求,是伴隨機械化部隊的防空系統。並且我們在使用當中確實很實用的野戰防空系統,於是我們國家決定參考設計,自行研製一套這樣的野戰防空系統,於是就有了我們後來的“紅旗-17”。



“紅旗-17”是參考了“道爾-M1”系統,但是不能不說是完全的仿製,而是應該說是借鑑。畢竟只是在外表略有相似,但是整個內部系統都是我們國家自行研製的。而且我們的“紅旗-17”系統與“道爾-M1”系統完全是不一樣的體制,這就不能說是我們仿製的。


比如我們“紅旗-17”採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體制的偵測搜索系統,而“道爾-M1”採用的還是三座標搜索雷達系統,我們已經完全超越了他們一代的水平。在多目標搜索和處理跟蹤能力上我們後者的2倍,“紅旗-17”野戰防空系統系統可以搜索45公里範圍內的48個空中目標,能夠跟蹤24個,並且鎖定10最具威脅的目標。

而“道爾-M1”雷達搜索距離只有21公里,只能跟蹤9個移動目標和一個干擾源,並且能夠鎖定2個目標發動攻擊。並且攜帶導彈9M330防空導彈最遠只能打12公里,就是更換為9M331導彈也就能達到15公里。可是這對於當時我們90年代的時候已經足夠滿足需求了。



“紅旗-17”野戰防空系統採用的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防空導彈,早期的射程都在15公里。而目前的“紅旗-17B”其射程必然會有所提高,目前沒有詳細的數據,至少會提高到18-20公里以上,而且很可能會採用東風EQ2280DY30型6輪負重的輪式底盤系統,方便與野戰快速推進。


整體上講“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與世界上同類導彈系統還算是比較不錯的。像美國等西方國家擁有完全的制空權,相對於野戰防空這塊並不是很重視,美國還是在使用“復仇者”和“小懈樹”這樣的系統。而最新型的M-SHORAD系統也只有最遠5公里的射程。這樣來看我們的系統還算是不錯的。

所以,整體上說我們的“紅旗-17”野戰防空導彈系統肯定是世界一流的野戰裝備,只是我們一直保持著沉默,真正實戰的檢驗才是最真實的王道,牛皮吹大了也是沒用的。不如真正的踏實撐起我們野戰步兵的那塊天空來的實際。


淡然小司


說世界第一就有點誇張了,但它無疑是一款有用高效的防空系統,可以來簡單介紹一下它。

從紅旗-17的結構佈局設計來看,它基本繼承了俄羅斯“道爾”M1的形式。但是,由於當初俄方並沒有正式向中方轉讓“道爾”M1的技術資料和生產技術,而是由中方根據採購的成品進行反向設計研製完成的。因此,紅旗-17相比“道爾”M1,還是有很多差異。

△近日,參加實彈演習發射中的紅旗-17防空系統

比如,紅旗-17的底盤據稱是中國兵工集團根據“道爾”M1的底盤仿製而成,並且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改進,車體有所加高,內部佈局也所有不同。最為明顯的外觀差異則在於搜索雷達天線上:“道爾”M1採用的是拋物面頻掃三座標雷達天線,而紅旗-17採用了與前者的改進型“道爾”M2類似的平板陣列天線。

而且,從外形上看,紅旗-17所採用的應該是紅旗-7B防空導彈系統搜索雷達的改進型號。此外,紅旗-17裝備的新型近程防空導彈技術水平應該可以超越俄製“道爾”早期攔截彈的水平。

△紅旗-17的攔截彈(右)與“道爾”的相比結構類似,但尺寸卻差別明顯,絕非簡單山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據稱中國還借鑑了俄羅斯輪式版“道爾”M2E輪式野戰防空導彈系統的模式,改進研製了紅旗-17B。紅旗-17B輪式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換裝中國二汽,即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EQ2280DY30型6輪專用底盤,配備中央充放氣系統、三防系統、ABS以及自動滅火裝置等,戰場生存能力強,安全性高。

△紅旗-17可能以該底盤為基礎改進出一款輪式型號

從目前中國陸軍現役自行式野戰防空導彈系統的裝備體系來看,紅旗-17這種高度一體化的防空系統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紅旗-17將指揮控制系統、發射系統、搜索/跟蹤系統全部集中在一輛車上的佈局模式使得其反應時間很短,從行軍狀態到作戰狀態的展開速度非常快,甚至具備慢速行進間射擊能力。

這幾點是中國陸軍其他所有自行式野戰防空導彈系統,包括紅旗-7A/B、紅旗-6A、紅旗-16A/B等所無法企及的。當然,價格上的昂貴以及導彈射程、射高上的侷限,也決定了紅旗-17必須與其他防空系統配合使用,互補長短。


貞觀防務


紅旗-17是我軍最新列裝的一款野戰防空導彈系統,至於為何被稱為世界第一呢?其實這個世界第一,並不是什麼權威機構評出來的,只是一些標題黨小編,為了吸引點擊量 “聳人聽聞” 自己杜撰的標題。俄羅斯除了道爾M1之外,還有更先進的改進道爾M2E系統,那麼基本上由道爾M1改進而來的紅旗17,自稱為世界第一,確實不太客觀。

當然,不否認紅旗-17的性能確實很不錯,它是以我軍進口的俄製道爾M1低空野戰防空系統為基礎,根據其同時引進的技術資料而成功進行國產化的一型先進防空武器,其我軍自用編號為“紅旗-17”。

早期我軍機械化部隊的伴隨野戰防空系統主要是用95式自行高炮來完成,但是高炮的射程近,雖然後來增加了便攜式防空導彈,但備彈數量有限最多為8枚,裝填也費時。但考慮到未來我軍的對手會列裝AH-64D這樣先進的重型直升機,95式的作戰能力對其殺傷有限,因此引進了俄製道爾M1野戰防空系統。外購的同時為了解決數量的問題,我軍決定自行生產該型武器。也就是現在的紅旗17。

紅旗17的外形與道爾M1基本一致,只不過底盤略高,車載雷達更先進,信號及數據處理能力要優於原裝貨。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的搜索、跟蹤、攻擊一體化,反應速度較快,從探測到目標到攻擊在10秒鐘以內,可有效對抗像AH-64D這類的先進武裝直升機,還有巡航導彈、無人機等威脅地面裝甲集群的自空中而來的入侵目標。同時這款武器也可以作為艦載近程防禦系統使用,配備中輕型水面艦艇。


目前,紅旗17與新型的雙35自行高炮系統一同配合作戰,為我軍野戰機械化部隊提供了有力的低空防禦能力。新的雙35高炮有效射程可達4公里,比早前的95式25毫米高的2公里的射程要提高一倍。該炮炮彈在飛出2公里後對AH-64D這類重型直升機的毀傷效果幾乎沒有。這也是新雙35高炮服役的主要原因。紅旗17與新型的雙35自行高炮系統配合則解決了野戰部隊1-12公里範圍內的低空防空問題。


陶德中士


紅旗-17(在沒有解密之前暫且這麼說)型近程點防空導彈攔截系統說白了,就是俄製9M331(大名鼎鼎的SA-15“Tor-M1”)型野戰防空武器系統的國產改進版。

9M331是俄國阿爾扎瑪茲-安泰設計局為蘇軍設計的野戰防空導彈,1984年裝備部隊使用,主要裝備在蘇軍摩托化步兵師下屬導彈/火箭團,戰時可加強至各摩步/坦克團,由防空火箭團負責提供目標指引統一實施防空作戰。該套系統特徵非常鮮明,相比較其它分立式佈局的防空導彈系統,9M331將搜索/制導單元、火控/戰鬥單元、電源/保障單元集成在單一的履帶式底盤上,單車即可獨立完成伴隨蘇軍裝甲/摩托化部隊實施縱深突破的任務,也可在指揮所的指引下實施防空組網聯合作戰。這對於同一時期的其它防空導彈,甚至對於當時蘇軍的前一代產品,都是跨越性的進步,體現了蘇聯軍工工作者的創意和很高的系統集成能力。

蘇聯解體後,我軍從俄國先後引進了數十部“Tor-M1”系統,由於該系統價格昂貴且技術水平較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陸軍當時的技術能力,只能裝備在個別對臺作戰重點部隊。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決定啟動對9M331系統的改進仿製工作,其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紅旗-17”。相比較原版系統,紅旗-17在系統架構、底盤設計等方面基本上能用的都照搬了,改進重點放在自動化能力、制導體制與導彈設計方面,利用了我國電子工業水平較高的現狀使用了相控陣體制雷達替換了舊版的拋物面雷達天線,提高了整套系統的探測與反應能力。定型後的紅旗-17一般配備於我軍合成化步兵旅的防空營,戰時可以加強至各合成營實施伴隨衝擊。

作為紅旗-17系統的老東家,俄羅斯人也沒有放棄同一系統的改進升級,其改進型9M332/Tor-M2系統在2009年同步服役,改進重點同樣放在雷達、自動化方面,同我軍紅旗-17系統可以說在性能上不相上下。當然,考慮到目前各主要軍事強國最為重視野戰伴隨防空的也就是中、俄兩國,美軍還在用辣雞的“復仇者”與“小榭樹”,德國與大波波只有“小狐”和“勞拉”,其它各小國家弄上幾輛ZSU-23-4“石勒喀河”就算先進裝備了,說紅旗-17與9M332並列為世界最強野戰防空系統,大體上倒也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