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指數基金一定要在熊市時期定投嗎?資金量小該怎麼辦?

petetr100967281


指數基金一定要在熊市時期定投嗎?資金量小該怎麼辦?

指數基金定投,可以在牛市定投,也可以在熊市定投,跟市場行情沒有任何關係。定投的邏輯是平攤基金成本,共享基金收益,需要長期投資,長期定投,效果才會顯著。

假設在牛市的頂部開始定投,比如說大盤在5178點附近開始定投,每月投資500元,那麼到了2017年,其實是賺錢的。因為它的成本是累計攤薄的,當行情上漲的時候,那麼它的收益是很可觀的。

如果基金定投資金量比較少的話,可以每個月定投一定的數額,因為基金定投最低的門檻是1元,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門檻,如果資金少,可以每月定投50元到100元都是可以的,還下來,那麼肯定是賺錢的。

一般而言的話,指數型基金是比較適合定投的。比如上證50etf和滬深300etf,都是很不錯的指數型etf基金,可以直接在股票賬戶裡面買賣。

當然也可以通過第三方理財平臺進行基金的盡頭,比如天天基金網,直接設置好每月定投的金額就可以了,綁定好銀行卡,確保每月能夠扣款成功,這樣就會自動從銀行卡里面扣款,參與基金定投。

最近行情不好,閱讀量比較少,感謝他的支持和關注,請多多點贊或轉發,謝謝大家。


牛哥說投資


指數基金在熊市的時候買也是會跌的,剛好遇上熊市,最好的還是定投,當你定投的時候剛好處於微笑曲線的中下低谷,等到大盤漲了,那就是你賺錢的時候。買基金還是要堅持定投,想要短期賺取高利息的是比較難的

現在基金定投10塊錢就可以定投了,可以從支付寶和微信上買基金,在這2個平臺上買基金,費率是1折,就可以說原本要1.5%費率的,在這2個平臺上買的話只需要0.15%,這個,可以說給我們普通的基民補貼,一般在銀行app買是不打折的

因為今年買基金賣出費率改革,最少要持有7天以上,不然除了前期的買入費,後期還有賣出費,如果剛好你賣出的時候基金是虧的,那還要加上後段的賣出費用,假如按1萬塊買入某款基金,前端費用是10000÷(1+0.1%)=9.9,就是你買入的時候就要先扣除10塊,如果持有不超過7天,那麼後端收費是9990.01×1.5%=149.85所以說如果不長期持有,在買入賣出費這塊費用的話就已經是虧了的

當然以上只是我的一個見解,說的不對的地方也歡迎提出來





水嘟嘟3


定投的一個核心邏輯是買估值低的。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指數基金定投的,其中提到用盈利收益率法來挑選合適的指數基金。當盈利收益率大於10%時開始定投,小於6.4%時開始分批賣出。當盈利收益率大於10%時,說明指數基金開始被低估,這時候開始定投,可以積累便宜籌碼。

在熊市,大批指數基金開始逐漸進入低估區域,這時開始定投確實是符合定投指數基金的核心邏輯。但這並不是說指數基金定投一定要在熊市開始。在牛市初期,市場還未大幅上漲,一些指數基金依然會處於低估階段,這時這樣的基金已然是可以定投的。只不過與熊市時定投比起來,這時定投的估值沒那麼低,籌碼沒那麼便宜罷了。

再來說定投資金量的問題。我們在制定定投策略的時候,首先需要確定定投的金額,而定投金額則是根據我們實際情況來確定。只要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那麼金額的大小其實是無關緊要的。而且在我看來,定投不在於錢多錢少,反而是資金量越少,越要定投。這樣才能逼著我們去強制儲蓄,積累資產。

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定投指數基金,一輪大概需要3年的時間。當然,這個3年只是一個平均值,有時時間會稍長一點,有時也有可能稍短一些。但我們定投時至少要做好投資3年以上的心理準備,或者說,至少這三年定投的資金是不需要用到的。


趙小詹財經


任何一種投資,理想狀態當然是高拋低吸,但現實中,即便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也難以做到這一點,正因為如此,基金定投才備受推崇。基金定投的一大優點是分散建倉成本,免去擇時的煩惱,同時作為一種紀律性很強的投資方式,定投可以幫助我們克服人性上的弱點,通過定投逐步買入,平均買入成本。所以,任何時候開始定投都不晚。當然,市場估值水平越低,同等投資金額能夠獲得的籌碼就越多,盈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現在很多基金銷售平臺都開通了定投業務,資金門檻也很低,如螞蟻財富平臺上的定投起投金額低至10元,非常適合普通工薪族。事實上,定投不在於資金量的多少,關鍵是要有固定現金流,只要確保定投金額不影響日常生活支出即可,長期堅持下來,有望“聚沙成塔”,慢慢積攢財富。更何況,對剛開始接觸理財的投資者來說,養成理財習慣尤為重要,而唯有跟自己利益相關,才會關注,進而有意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理財知識和水平。

風險提示:定投非儲蓄,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天弘基金


指數基金定投沒有固定時間,股市牛短熊長的規律來說,定投放在熊市操作也沒有錯,因為大部分時間是在熊市中度過。

選擇定投的最佳優勢就是不擇時,在分批投入過程中已經平攤了風險,降低持有成本。

雖然定投可以不考慮時機問題,有打算有計劃的定投自然也是事半功倍。比如,先處於熊市中,而且指數基金像滬深300、中證500都處於低估範圍內,此時如果選擇定投可以很好的以低價吸收籌碼。

等手裡的籌碼足夠後,只需要安心等待估值上漲至中高估值,此時的收益情況基本已經盈利,目前時機非常好。

除了這點以外,資金問題不用擔心量小,因為定投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現在手裡資金少,可以考慮先建底倉(底倉沒有具體,主要看自己建完以後是否心疼,比如有餘額1萬,建倉5千,剩餘的分批定投,自己不心疼,不怕繼續下跌,能承受這樣的壓力,就是說明可以接受)。

建倉完成以後,手裡資金不足也不用擔心,只要有穩定工作,每月可以定期投入,就算前期資金量小隻要保障後期長期定投即可。

歡迎有不同意見的小夥伴留言哦!


城惜水樹


定投指數基金,可以不必考慮擇時的問題,無論是從牛市開始定投、還是從熊市開始定投,只要選擇好的寬基指數基金,經歷一個完整的“微笑曲線”週期,一般來講都是可以實現盈利的。

下面,我們以上證180指數基金為例來進行分析。

1,從上證6124點歷史高位開始定投。

自2007年10月開始定投,一直需要堅持定投到2009年7~8月份,才開始有比較合理的投資收益,最高可以達到28.14%。

而2007年10月~2009年8月這23個月的投資期,正是上證180指數從13325點跌到3601點,又從3601點上漲到8457點的一個完整的“微笑曲線”週期。

如果從牛市最高點6124點開始定投,一直堅持到今天2019年10月30日,則定投上證180指數基金的成績為:

定投145次,總體資產/成本收益率293.88%,145個月內資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9.41%。

2,從熊市低點開始定投。

我相信,沒有人可以準確判斷熊市下跌的底在哪裡。所以,我麼只能基於經驗擇機入市。

上證指數在2007年10月達到歷史高點6124點,按照波浪理論常用的黃金分割比例,我們預估下跌幅度是其上一輪上漲幅度的61.8%,並在指數下跌到大約3000點時開始定投,時間即為2008年6月份。

自2008年6月份定投到2009年8月,定投的成績單為:累計收益率最高為52.23%。

同樣,如果是從股市熊市開始定投,自2008年6月一直堅持到今天2019年10月30日,則定投上證180指數基金的成績為:

定投137次,總體資產/成本收益率294.18%,137個月內資金平均年化收益率20.56%。

通過比較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發現:定投開始的時間點不同,對於短期收益而言影響比較大。而拉長投資週期,從長期來看實現的收益率相對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本例中,從牛市高點開始定投頭,投資145個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9.41%;從熊市半途開始定投,投資137個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0.56%。

以上,我們通過對上證180指數基金進行數據回測,說明了定投寬基指數基金並不需要太在意入市時機的選擇問題。

至於定投的資金量少這個問題,怎麼說呢?資金量大就多投;資金量少就少投,等收入多了再根據情況增加定投金額,要不然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好在定投基金一般的起點要求都比較低,一般在1~100元吧,老百姓都可以參與。我想,一般的工薪階層,每月拿出千兒八百的來定投,應該不是太費勁。假如按照本文所舉的例子進行定投,即使起步在牛市高點,定投十幾年下來,日積月累一共投入十幾萬本金,現在一樣可以增值到五十幾萬。


顏開文


熊市最好定投,因為熊市不知道什麼時間是底,所以盲目抄底任何時候都不是明智之舉,定投誠如ETF兄所述,為了積累籌碼,同時分批次買入攤低成本,沒什麼好解釋的。

第二個問題,資金量比較小是指能定投的資金量比較小呢還是每次定投的金額比較小呢?如果是前者,不知你資金量小的原因是掙的少還是隻給基金分出來了很少的資金,如果是掙得少,盈餘資金量小,那不建議做基金,因為二級市場基金贖回時間很久的,賣出多數有折價,而你資金量少沒有儲蓄資金或者保障資金的話,應對生活風險的能力就弱了,所以如果是掙得少,建議先存錢或者買保險。如果是掙得多就是不想拿出來很多投基金,那就無所謂了,投不投基金定不定投都無所謂了。如果是每次定投的金額比較小的話。沒必要擔心,因為基金定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強制儲蓄,為了滿足儲蓄賬戶滿足保險賬戶的前提下壓縮消費賬戶,存錢的功能,所以定投金額小沒關係,堅持就行了。但給你個建議,前提是你得儲蓄賬戶和保險賬戶能夠幫你抵禦風險,哪怕一部分風險。


bigdonkey


有一句股市諺語是這麼說的:牛市萬人坑、熊市聚寶盆。意思是歷史上A股的牛市雖然熱鬧,群情激昂沸騰,但是最終一地雞毛,追高參與者大都被深度套牢,虧損慘重;而熊市行情低迷,股市經過漫長熊市的大跌後,股價極為低廉,這時候買入的股民,等到下一輪牛市到來時,往往能夠兌現豐厚的利潤。

在十三四年前,股市走到2001-2004年那輪嘗試熊市的末尾,股價低到難以想象,國家啟動股權分置改革,相關官員就喊話“要提升老百姓財產性收入”。這時候如果買入股票,拿到2007年牛市賣出,普遍能得到10倍以上的增值。而2007年下半年牛市頂峰階段,行情火爆,無數新股民蜂擁而入,結果2008年暴跌收場,一場雞毛。

然而股市的運行終究是非常複雜、難以預測的,因為沒有人可以準確預知頂部和底部。往往熊市低迷時可以更加低迷,大漲時可以越來越瘋狂。所以有一種比較穩健的、適合新股民的操作方式,就是在熊市時分批買入,爭取將整體建倉成本維持在較接近最終底部的位置。而且,為了防止出現選中的股票與整體行情不一致,新股民也可以選擇指數基金這種標的,以跟蹤整體行情,獲取平均收益。


A股吉尼斯


1.定投的意義在於攤低購買基金的成本從而在牛市獲得更高的收益率。

我們需要在熊市佈局是因為在熊市購買指數基金的成本更低,從而獲得的收益率也很低。

現在漲到3000點,很多指數基金的品種都進入了正常估值的狀態,當然,有一部分是處於低估狀態的。如果你現在想購買的話,就把之前買入那些處於低估的指數基金。

2.至於你的資金量不多,那就可以選擇定投一隻到兩隻基金。

另一方面,可以尋找開源的辦法。比如,利用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相關技能兼職。

其實,投資是需要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也就是說你目前資金不多的話,更多的應該是學習理財知識,用小金額試水,訓練自己的心性和投資技術。

同時工作上努力盡量增加自己的工資。

投資的機會永遠都存在的,不要因為錯過這一次感到遺憾。目前你要做的,就是小金額試水、學習理財知識、努力提高公資(養鵝階段)



百元理財



指數基金定投,顧名思義,就是定期定額投資,這是相對於單筆一次性投資而言,好處是能夠更好地規避時間上波動的風險,以一種不斷的平均方式來穿越下跌或者震盪階段,以時間來獲取長期的空間。


指數基金一定要在熊市時期定投嗎?從原則上來講,定投在任何時候均可以進行,但是從性價比上看,熊市後期無疑是最高的,因為這個時候主跌段已經殺出,下方的風險空間已經沒有那麼大,這樣有利於定投的堅持,如果在主跌段,很多朋友可能容易堅持不下去,而熊市後期的震盪陰跌,是非常有利於定投的開展的。


資金量小怎麼辦?定投是一種長期投資的絕佳方式,與資金量的大小無關,而且其是更適合小資金投資的方式,所以對於小資金來說,定投沒有任何問題,只需將資金進行一定的均分,做好時間上規劃即可。


定投的重點。定投本質上還算投資,投資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收益,那麼投資只有在賣出時才能夠兌現收益,所以對於定投來講,連續的買入不是最重要的,離場賣出的時間點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我們熊市定增,牛市繼續定投,等到牛市結束了還在定投,那麼對於我們的投資來講,就失去了意義,那樣只能在收益上呈現過山車,而我們定投的目的是為了規避時間上的風險,進而以時間穿越熊市,從而獲得收益,所以熊市的後半段堅持定增,但牛市的後半段或者明顯結束後,一定要及時兌現。


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風控的郡王,2019,我們一起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