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貴陽的同城大道,有沒有可能像成都的天府大道一樣,成為貴陽城市的中軸?為什麼?

來不及停留


這個其實還真不好說的,貴陽現在的城區,主要分為兩大核心,一個以金陽觀山湖為核心的新城板塊,另一個是老城區核心的老城板塊,中間交互的地帶在花果園五里衝附近。

△大致東西走向的黔靈山路

最重要的是,這兩大板塊的位置,一個在西北面,一個在東南面,真正的同城,其實應該首先把新城板塊和老城板塊先聯通了,才是所謂的“同城”,而這樣一來,那麼連接兩大板塊最短的路線,就是經過花果園的西北——東南走向,大致是橫向的,現在的黔靈山路就有點類似於這種意思,看第一條修建的地鐵線路1號線,也是連通了觀山湖和老城人口密集區。

貴陽同城大道的區位,大致是在觀山湖板塊的東面,往白雲方向延伸,在我看來,是更加側重於拉動北部板塊,包括修文、息烽、開陽和白雲,加強和觀山湖的交融吧,其實同城大道能不能像成都的天府大道那樣,起到“中軸線”的作用,還是要打一個巨大的問號的。

△同城南路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貴陽的城區分佈,就像上面說的一樣,是呈組團分佈的,不像成都那樣平原城市是呈由內而外的放射線環狀分佈的,組團城市就可能意味著,不同的組團分佈不對稱,那麼所謂“中軸線”的意義,可能反倒不如連接兩個強勢組團之間的交通幹線那麼重大,現在黔靈山路、花果園附近那個黔春立交橋,這麼繁忙,其實可見一斑。


真正的縱向中軸,應該是貫穿觀山湖的中心區域,比如地鐵1號線和地鐵2號線在觀山湖的交叉附近。

△金融城沿線

不要試圖輕易用成都這種平原型城市的佈局,來衡量貴陽這種山地城市的規律,畢竟地形條件擺在這裡,而且,寄希望於所謂的“同城大道”,還不如寄希望於北部三縣和白雲的進一步繁榮,現在的交通越來越傾向於迴歸到道路的原教旨通達性,而不是帶來商業的副產品,只有真正的板塊的繁榮,社區的繁榮,交通線路的商業價值才能進一步體現出來,否則,光靠所謂的“中軸線”的帶動,未免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看現在同城大道沿線的金融城板塊,人氣其實有限,反倒不如觀山湖西側的奧體、萬達等區域那麼熱鬧,很多品牌房開往觀山湖西面拿地的熱情也更高一些,特別是和清鎮相連的一線。

總體來說,所謂的同城大道,可能對白雲和北部三縣的影響力和帶動更大一些吧,至於觀山湖,更大的可能性,還是在西面,和清鎮相接,而同城大道的修建,也可以看出來,貴陽市中心隨著觀山湖和北部城區交通的決心,位於南面的花溪、小河的前景,可能也會不同程度受到同城大道北進的影響,未來,可能白雲的潛力,都比花溪更值得看好吧。


貴陽小數據


以觀山湖來看,它的中軸線是長嶺南路(又名數博大道)而非同城大道。數博大道北接高新區沙文產業園,穿過白雲區,南連三馬片區,遠期規劃是向南延伸至貴安新區,沿線有會展城、金融城、遠大、恆大、高新區等地塊,後期更是可以通至貴安新區,可以算是貴陽新城區的中軸線。



Amylei816


貴安大道,,鏈接貴陽安順的大道,,兩個城市合併為貴安市,,貴安大道改名,,同城大道,,這個可以有嗎?[呲牙]


英雄雞219769977


應該不會,因為兩個地方的城建不一樣,貴陽要說的話更像深圳長長的也是東一塊西一塊


啷個歷個啷


沒得比,成都市的開府大道是一條直線,從北到南約六七十公里都是直線,貴陽的人民大道彎彎曲曲像條蚯蚓,只能便民,不能提高城市的美觀定位


老夫LL


為什麼要象成都?你為什麼這麼自卑?你跪得太久,該站起來歇歇了。貴陽就算窮,但貴陽就是貴陽,有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沒有必要象哪一個。


輝147709166


應該不可能,有的地段還是窄了些。


傑尼古拉斯


有個中軸線倒是利於城市總體規劃,這個不用和哪裡比。

花溪大道和新天大道貫通的話,感覺會是比較合適的中軸線。

花溪、烏當各佔50%,一邊是觀山湖、白雲和三馬片區、花果園,一邊是南明、雲巖、雙龍和未來方舟。蠻均衡的。


月四佳


一定是貴陽中軸


釣魚只是想靜靜了


城市地形決定了貴陽沒辦法、也沒必要像平原和盆地城市那樣建的規規整整、四四方方,也就很難有一條貫穿南北或是東西的中軸線,成本太高、也沒有必要。

而且想要一條串聯各區的路,給幾條路改名字就好了,比如瑞金南路、機場路和興築路可以該叫黔靈山路;金清大道、北京西路該叫北京路西段,北京東路該叫北京路東段;改茶大道也可以改叫同城南路南段。但是有什麼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