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做技術負責人,首先要學會圖紙會審,圖紙會審具體怎麼做呢?

圖紙會審顧名思義就是各方坐在一起對圖紙進行解答和錯誤更正,對於施工方來說,圖紙會審是工程開工前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準備工作。圖紙會審對施工單位的重要性表現在:圖紙會審一是合理制訂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二是準確編制施工預算的依據;三是正確進行技術交底的前提;四是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五是工程變更的最佳時機和加快進度的有利環節。圖紙會審對實現建設目標、規範工程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成本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施工單位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總工程師作為施工單位的總技術負責,做好圖紙會審就為項目的技術工作打下了基礎。

做技術負責人,首先要學會圖紙會審,圖紙會審具體怎麼做呢?

一、圖紙會審的定義

圖紙會審是指承擔施工階段監理的監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以及建設單位、材料、設備供貨等相關單位,在收到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後,在設計交底進行前的全面細緻熟悉和審查施工圖紙的活動。

二、圖紙會審範圍: 圖紙會審包括:施工圖紙、標準圖、參考圖、招投標文件等。 

三、圖紙會審時間 圖紙會審應在工程項目開工之前進行,具體開會時間由建設單位通知設計、監理、施工等有關單位參加。 

四、圖紙會審的步驟 圖紙會審分預審和綜合會審兩種形式。 (一)預審 預審是指承包單位內部各專業間(測量、試驗、材料、土建、結構、機械、預算、合同、財務等專業)對施工圖的審查。承包單位自拿到設計圖紙起至綜合會審會議前,自行負責組織進行圖紙預審。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將圖紙審核任務布臵相關專業工程師及各專業技術人員。各相關專業工程師(技術員)應將圖紙審核結果以文字形式彙總,然後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相關人員對審核的問題進行會審,提出改進意見。圖紙會審過程要詳細記錄,參加人員應簽到,會審結果要形成會議紀要上報設計方及業主。 (二)綜合會審 綜合會審是指預審完成後,在單位工程正式開工前舉行,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並分別通知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共同參加的會審。共同對施工單位會審中提出的問題在會議上協商解決,由設計單位統一對有關問題進行澄清和解釋,並形成紀要,參加單位共同會籤,作為與設計文件同時使用的技術文件和指導施工的依據,以及進行工程結算的依據。

做技術負責人,首先要學會圖紙會審,圖紙會審具體怎麼做呢?

五、圖紙會審參加人員 (1)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和有關技術人員; (2)監理單位:項目總監、副總監及各專業監理工程師; (3)設計單位:設計院總工程師、項目負責人及各專業設計代表; (4)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各專業技術負責人及其他相關人員。 (5)其他單位:如政府相關部門質檢站、消防、環保等。 

六、圖紙會審的記錄 圖紙會審後,會審組織者應將會審中提出的有關設計問題、需及時解決的建議做好詳細的記錄。形成正式會審紀要,作為施工文件的組成部分。 圖紙會審記錄的主要內容有: ①工程項目名稱(分階段會審時要標明分項工程階段)。 ②參加會審的單位(要全稱)及其人員名字。 ③會審地點(地點要具體),會審時間(年、月、日)。 ④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對設計圖紙提出存在的矛盾、問題、由設計單位予以答覆修改的。(要註明圖別、圖號,必要時要附圖說明) ⑤施工單位為便於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築材料等問題要求設計單位修改部分設計的會商結果與解決方法。(要註明圖別、圖號,必要時附圖說明) ⑥會審中尚未得到解決或需要進一步商討的問題。 ⑦列出參加會審單位名稱,並簽字、蓋章後生效。 七、會審記錄的發送 圖紙會審記錄由設計單位下發正式文件,並經相關人員簽字、蓋章確認。然後由監理單位轉發給各相關單位,作為施工使用及列入工程檔案的一部分。

八、圖紙會審的主要內容

1、設計文件的編制必須是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的,在圖紙會審時首先要看是否無證設計或越級設計;圖紙是否經設計單位各級人員正式簽署,是否通過施工圖紙審查機構審查;

2、根據設計圖紙的內容,確定應收集的技術資料、標準、國家規範、實驗規程等內容,做好技術保障工作;

3、檢查施工圖紙的份數及說明資料是否齊全、清楚、明確;如有欠缺,有無分期供圖時間表;

4、核對圖紙目錄,檢查圖紙頁數是否足夠,有沒有缺頁現象; 

5、施工圖中所列的各種標準(通用)圖、參考圖,承包單位是否具備;有無過時作廢情況; 6、審核圖紙中的控制測量數據是否準確,是否有設計單位交底的數據資料,是否已經進行復測校核;

7、審核圖紙本身是否有矛盾、有遺漏; 如圖紙的完整性、一致性,檢查說明與設計是否一致;平、縱、橫三剖面圖是否一致;圖中所標註的結構尺寸、標高、是否有差錯,有遺漏;鋼筋明細表及鋼筋的結構圖是否表示清楚;混凝土柱、梁接頭的鋼筋布臵是否清楚,是否有節點圖;鋼構件安裝的連接節點圖是否齊全;預埋件、預留孔洞、管線等是否表示清楚,設臵是否正確,標註有無遺漏等等。

8、抗震設計是否符合當地要求;防火、消防設計是否滿足有關規程要求;環保、節能、節耗是否符合國家有關的規定;

9、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是否與現場地形、地質條件相一致;地基處理方法是否合理; (1)近年來由於設計任務比較多,部分設計單位不經過仔細調查,而是摘錄抄襲以前舊的資料進行說明,甚至有些直接是調用以前舊地圖之類的在辦公室閉門造車直接紙上定線,與實際地形差距很大,為此在圖紙會審時要看看設計圖紙與說明是否符合當地要求。 (2)地基處理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能施工或不便施工的技術問題,或導致質量、安全及工程費用增加等問題。

10、核對建築物(結構物)與公用管線、電氣線路、設備安裝等各專業之間有無重大矛盾,各種管道的走向、布臵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1)各類管溝、支吊架(墩)等專業間是否協調統一: (2)是否有綜合管線圖,通風管、消防管、電纜橋架是否相碰。 (3)如設備外型尺寸與基礎尺寸、建築物預留孔洞及預埋件與安裝圖紙要求、設備與系統連接部位、管線間相互關係等。 (4)改擴建工程新、老系統間的銜接是否吻合,施工過渡方案是否可行(此項除對圖紙核實外,還應到施工現場進行實際情況校對)。

11、現有的施工技術水平和設備條件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審核技術方案是否可行; (1) 設計中有無重大施工難點,或採用造成重大環境因素以及不可接受風險的施工辦法; (2)設計中採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是否存在不便施工或不能施工的技術問題,或導致質量、安全及工程費用增加等因素,要求設計單位予以改變部分設計的,審查時必須提出,共同研討,求得圓滿的解決方案;

12、對圖紙上所要求的材料規格、型號、數量與材料表是否一致,材料的來源能否保證,能否滿足施工需要;

13、有無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如有特殊建築材料、特殊設備和構件時,查清其數量,瞭解加工訂貨渠道,並核實能否滿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14、施工圖紙與設備的技術要求是否一致,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與工程數量表是否一致,機電設備選型及性能是否符合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原則;

15、設備布臵是否經濟合理、便於安裝操作、維修;能否滿足設備與系統啟動調試要求;構件尺寸能否滿足設備運輸及吊裝要求;

16、複核圖紙中的工程數量彙總表及材料數量單,看分項工程有無遺漏,有無錯誤等

做技術負責人,首先要學會圖紙會審,圖紙會審具體怎麼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