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未來5年發展前景好的二線城市有哪些?

問心問得幾回真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以我的經驗,其實分析這個並沒有意義,一個城市的發展,要看它的經濟、文化、教育低盤。在這方面,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是得天獨厚,且難以超越的。

十年前我就思考過這一問題,當時覺得北上廣深難闖蕩,房價高,戶口難,尋思著找個有發展潛力的二線城市奮鬥打拼。

當年炒概念的二線城市不比現在少,人人都喊著發展互聯網的口號,政府給扶持,學校支持學生創業,折騰到現在,大家也有目共睹,真正在大眾腦海裡有姓名的二線城市,也無非是有阿里巴巴坐鎮的杭州,以及有小米、華為、BAT分公司的成都、武漢、西安、天津、南京、東莞等少數幾個城市。


杭州的發展,阿里從經濟貢獻,到輿論引導沒少出力,加上G20峰會的召開,杭州房價坐火箭一樣飆漲。

但漲幅最大,經濟發展最快的,依然還是北上廣深,一流的教育資源,一流的醫療資源都在北上廣深,杭州網紅們參加活動還是要往上海跑。

與其費勁分析什麼有發展前景的二線城市,抱著一種賭博,買彩票的心理押寶,不如趁年輕去一線城市體驗下,感受下經濟發展的脈搏。

畢竟一線城市的公司整體都更為正規,對培養工作能力更有利和全面,有了五年經驗後,跳槽去二線城市安家落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時候對大局有更清晰的看法。


但如果非要分析一下二線城市前景,從過去十年,各大城市和國內大環境的發展情況來分析,城市發展也要有經濟依託。

首選已經嶄露頭角的準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這些城市基本上都有一些知名企業,其中長三角,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南京靠近上海,經濟發達,電商行業繁榮,如果想要從事電商行業,或者進外企,可以選擇這些城市。

成都、長沙、重慶地處西南,在西南地區影響力頗高,之前這些城市互聯網產業也是一派繁榮,騰訊遊戲分公司天美工作室就在成都,沒錯就是開發王者榮耀的那個工作室,據說福利待遇超好,一年買房不是夢,不過如今王者榮耀月活下降,互聯網的日子也不好過。

去年底的裁員潮,就屢屢傳出,有些互聯網公司要撤掉成都分公司,或者進行大裁員,

所以啊,二線城市雖然說看上去壓力小,但風險抵抗力不足,能進大廠還是進大廠。


其實吧,過去這十年國內的高速發展,主要仰仗移動互聯網的大爆發,你們數數,這幾年在這行出現了多少個上市公司,拼多多、趣頭條、映客、小米、美團、YY、虎牙、騰訊音樂、閱文集團、蔚來汽車……

而2018年開始的互聯網寒冬也說明,這個週期已經結束了,經過十年的高速發展,移動互聯網紅利基本到頂了,10億日活的微信,6億月活的淘寶,2億月活的抖音,還有消費者疲軟的直播平臺們,都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用戶再也漲不上去了,甚至還會出現斷崖式下滑。

靠皮膚讓騰訊一天收入收入1.5億的王者榮耀,17年6月,月活就下降了457萬,如今也離巔峰期相差甚遠。

正是靠著BAT們以及奔騰向前的移動互聯網大趨勢,我們的收入、生活才有了較大改善。

不過,這個週期已經結束,加上不怎麼樂觀的國際形勢,在這種大環境下,未來5年,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週期出現的話,城市發展也就是保持穩中向前,難有爆發式發展。


最後,給各位拜個早年,祝願看文章的各位都有好的發展,豬年大吉,豬年發大財!!!!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中國二線城市目前有30個,分別為有如下幾個

浙江5個:溫州、金華、嘉興、台州、紹興

山東3個:濟南、煙臺、濰坊

江蘇3個:常州、南通、徐州

廣東3個:惠州、中山、佛山

福建3個:廈門、福州、泉州

河北2個:石家莊、保定

遼寧大連、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安徽合肥、山西太原、廣西南寧、雲南昆明、貴州貴陽、江西南昌、新疆烏魯木齊、甘肅省蘭州。

發展前景最好的二線城市排名如下:

1、濟南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副省級城市,2018年前三季度GDP排名22位,說起濟南可能是所有省份中,首位度最低的省會城市,在省內經濟長期被青島、煙臺領先。但是為何將濟南排在發展前景第一呢,因為山東省本身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三省份,2018年1月,國家一號文件將山東設立為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濟南劃作轉換的三個核心之一,另外山東省目前提出大力發展省會城市的措施,以提升省會濟南的首位度,另外將萊蕪劃歸濟南,未來的濟南必將躋身一線城市行列。

2、佛山

佛山是四大名鎮之一,2018年前三季度GDP排名17位,地處經濟活躍的珠三角地帶,又是一線城市廣州的後花園,作為珠三角城市核心,近些年一直在推進廣佛一體化,於廣州的產業互補性非常強,文化、人員之間;來往非常緊密,目前是廣東第三城,2018年經濟總量有望超越萬億俱樂部。

3、大連

作為跌落神壇的城市,曾經大連屬於新一線城市,但是近幾年東三省經濟嚴重下滑,人員流出率非常嚴重,很多工廠倒閉。大連也在這場經濟下滑中受到波及,但是大連其實是東三省目前發展最好的城市,要超過瀋陽的,只要遼寧省經濟轉型成功,大連必將重新回到一線城市的位置,畢竟大連的教育、醫療、城市建設水平還是十分雄厚的,底子非常強。

4、南通

南通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2018年前三季度GDP排名18位,過去十年,蘇州、無錫藉助於領先全國的工業、手工業等,成為江蘇明星地級市,尤其是蘇州憑藉緊鄰上海,發展更是十分迅速,但是與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在與上海的聯繫上稍顯不足。但是,南通作為上海的北大門。根據規劃,南通城市性質為“東部沿海江海交匯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上海北翼的經濟中心和門戶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高興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上海的製造業中心逐漸向南通轉移,本身南通的工業基礎已經十分雄厚,所以未來的南通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5、廈門

廈門作為福建知名度最高的城市,雖然在經濟上比不過泉州,但是在教育、旅遊以及定位上,要遠超省內其他城市,廈門與灣灣遙呼相對,近期灣灣的形式有所變化,作為溝通兩岸的橋頭堡,廈門著手打造郵輪母港、自貿區、航運中心,都代表著未來必定經濟活躍、文化繁榮。

6、煙臺

煙臺是山東省經濟第二城市,2018年前三季度GDP排名21位,和濟南一樣,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三個核心城市之一,煙臺必將奮起發力,作為普通地級市的一員。煙臺周邊沒有像上海、廣州、深圳這樣可以依託的城市,發展只能靠自身。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契機,煙臺機場二期的擴建,煙臺西港區的建設以及快速發展,煙臺的未來必將成為北方沿海一顆璀璨的明珠。

另外,合肥、徐州、常州、溫州、昆明這些城市發展前進也很不錯,就不做過多評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相互探討。


地理有意思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二線城市的範圍。

按照第一財經的今年的劃分方法,一線城市有:

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

準一線城市:

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二線城市:

昆明、大連、廈門、合肥、佛山、福州、哈爾濱、濟南、溫州、長春市石家莊、常州、泉州、南寧、貴陽、南昌、南通、金華、徐州、太原、嘉興、煙臺、惠州、保定、台州、中山、紹興、烏魯木齊、濰坊和蘭州。

準一線城市,意味著還沒有成為一線城市,本質上仍是二線城市。因此我們分析的重點就放在準一線和二線的45個城市上。

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規律,城市最終會向大都市圈發展。日本有東京都市圈,美國有紐約都市圈,環五大湖都市圈,法國有巴黎都市圈,英國有倫敦都市圈,每個大都市圈的GDP可以佔到所在國家GDP的20%-50%。

中國也不例外,同樣會發展出幾大都市圈,都市圈中的小城市,會從中受益。目前已經明確的都市圈有三個,分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和京津冀,筆者更看好珠三角和大灣區。

大灣區看好東莞

首先看好的就是東莞,東莞緊鄰深圳,區位優勢明顯。深圳的高房價讓人才和企業不斷外流,而東莞就是深圳企業的第一站。

深圳的代表企業華為就在陸陸續續向東莞遷入,今年7月1日華為第一次向東莞搬遷,涉及人數2700人,8月11日,在大雨中,華為進行了今年的第二次搬遷,這次是5400人。兩次算下來,華為已經向東莞遷入了8100人。華為看好的城市,你能不看好?

長三角看好無錫

從地緣上看,蘇州無錫緊鄰上海,蘇州的距離更近一點。蘇州和無錫的製造業都相當發達,總體上蘇州更勝一籌,但潛力上講,無錫會更大。無錫在半導體發展上優於蘇州,華虹半導體在無錫投資10億美元建設無錫基地,未來無錫潛力不可估量。

另外一些區域的核心城市潛力要優於其他城市,例如中部核心武漢,西南核心重慶,西北核心西安,中原核心鄭州等。

以上是我看好的城市,你們更看好哪裡呢?


首席投資官


先來看一下二線城市目前有哪些。

二線城市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實力也是參差不齊,有廈門、大連這樣的計劃單列市,有濟南、長春這樣的副省級省會,還有泉州、紹興、煙臺這樣的地級市當中的經濟佼佼者,但同時也有太原、蘭州這樣經濟實力薄弱的省會城市,甚至有石家莊、保定這樣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城市。

所以即便這些城市同框於二線行列,但其實發展前景好的已經很直觀了。

從地理位置來說,溫州、常州、南通、金華、嘉興、台州、紹興這些都是長三角城市,佛山、惠州、中山這些都是珠三角城市,雖然經濟規模不算很大,但是城市經濟基礎都很好,民富程度高,經濟增速快。

從城市本身地位來說,濟南、廈門、大連這三個城市分別於2016、2017、2018從新一線城市掉落的二線,所以這幾個城市不僅僅是所在省份當中數一數二的綜合強市,同時也都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屬於二線當中整體實力最為出眾的。

除此之外,近幾年經濟發展進步最明顯的是貴陽、合肥,而且也都是所在省份當中城市首位度很突出的城市。

一向低調、穩健、務實的福州、泉州、煙臺也處於很好發展的平臺之上,區位優勢也不錯。

如果一定要拍一個次序的話,我認為未來5年綜合發展潛力前十名分別是:

1、廈門

2、濟南

3、佛山

4、大連

5、貴陽

6、合肥

7、嘉興

8、紹興

9、福州

10、煙臺


城市發展報告


中國未來5年發展前景最好的的二線城市有哪些?

你所說的二線城市應該除了北上廣深外其他城市都不算一線的是嗎?還是包括最近兩年新增的新一線城市?那我們就分兩種來看。

除北上廣深外未來發展最高的二線城市

一,天津

天津作為北京的鄰居,是一個最早入選準一線城市的城市。2017年天津全年GDP為18598.38億,城市經濟發展,人口發展,社會發展都在向一線城市進發,依靠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天津會越來越好。

二,重慶

重慶自從成立直轄市以來的發展,大家都有目共睹,重慶2017年全年19500億元,經濟總量直逼2w億。經濟總量全國城市排名第五位,僅次於北上廣深,未來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三,蘇州

蘇州雖然不是江蘇的省會城市,但是經濟發展一直都是排在江蘇省第一個,2017年GDP為1.7萬億,坐穩經濟總量老大哥位置,人均GDP更是達到了16w。蘇州地理位置優越,依靠長三角經濟圈發展,交通便利,未來發展定位為國際大都市。


四,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世人對於杭州的的評價,杭州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杭州灣,2017年GDP為12556億。靠近上海,上海輻射帶動經濟發展,未來杭州經濟發展不可估量。

另推薦上榜:成都,武漢,南京,青島

如果題主所說的二線城市包括新一線城市

我國的新一線城市有哪些呢?我們新一線城市15個,為下圖圖中



那麼除去這15個新一線城市的二線城市,我推薦

一,廈門

廈門作為福建省的經濟發展快速的城市之一,在海西城市圈的帶動下,廈門的發展將會得到快速提升,2017年,廈門經濟總量4351億。經濟增速為7%左右,並且持續發展,地理位置優越,國家政策的支持,廈門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來。


二,無錫

無錫默默無聞,但是經濟卻在不斷髮展,2017年經濟GDP總量為10511.7億元,是全國二十大經濟GDP總量之一。無錫依靠著自身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為一座大都市,而且坐穩江蘇第三大城市。

三,福州

福州市作為福建省省會,2017年經濟GDP總量為7104.02億,和廈門相同,作為海西城市圈的主要城市,福州的發展,在未來中國城市發展中,將會是一個主力城市。



另推薦上榜:合肥,濟南,佛山


未來不需要設計


中國未來5年,發展前景好的二線城市,我認為是杭州、南京、武漢、成都、重慶和天津。這幾個城市不僅高校、名校多,而且經濟發展都不錯,也很適合您考研及今後定居和就業。理由如下:



1.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副省級市,是長三角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杭州風景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交通發達,氣候怡人,有阿里巴巴這樣的著名企業,也是浙江全力打造的中心城市,擁有浙江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根據您的描述,您還是個準備考研的學生,考研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更好就業,沿海城市工資待遇比內陸好,跟上海等一線城市比,杭州壓力沒那麼大,房價也沒北上廣深那麼高,因此杭州是不錯選擇。



2.南京。南京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還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此外, 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曾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可謂頭銜滿滿。對您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南京高校眾多,名校也多,擁有南京大學等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可供您考研選擇的學校很多。跟杭州一樣,南京也是東部城市,而且南京景區也很多,氣候不錯,也是理想宜居宜業宜學的城市。



3.武漢。武漢是在建的國家中心城市,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武漢交通發達,是我國四大鐵路樞紐、六大鐵路客運中心、四大機車檢修基地之一,是我國鐵路運輸的最大中轉站,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國中部地區第一門戶機場,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是中部地區唯一可直飛全球四大洲的城市。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武漢,南京)之一,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一大批名校,這對你考研學校選擇很有利。武漢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城市,經濟也不錯,近年來更是致力於復興大武漢,僅去年就招商引資25828.9億元,全年實際到位資金8226.6億元,同比增長41.3%,發展很快,前景看好。



4.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成都氣候怡人,市民生活比較悠閒。成都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內陸地區領事機構最多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世界500強企業達281家,國家級研發平臺67個。成都有武侯祠、都江堰、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蹟,是著名旅遊城市。成都先後獲得中國城市綜合實力十強、中國十大創業城市等榮譽稱號。成都高等教育雖然比不上武漢南京,但是也擁有四川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實力也還是不錯。



5.重慶。重慶是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也是我國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還是我國“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聯結點,也是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重慶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的美譽。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目前,重慶是我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擁有重慶大學等高校67所。重慶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直轄市,擁有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兩江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許多戰略項目。



6.天津。天津是我國的一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改革開放先行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擁有濱海新區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區。天津交通發達,是北京通往東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鐵路樞紐。天津共有普通高校55所,並擁有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一批著名高校,實力不容小視。



7.建議:根據您的描述,作為過來人,個人覺得考研學校所在城市選擇,最好既要考慮就業,也要考慮安家,還有當地物價、房價、氣候、交通等,這些一定要綜合考慮,我也是這麼一路過來的,現在過的也差不多是我當初想要的工作和生活。總之,怎麼選擇,您自己要多權衡各方面的因素,最後祝您好運!


附錄:

1.各市2017年gdp總和及人均gdp


2.2018年各地房價排名









可汗說事


城市的建設週期長,題目說的是未來五年,那麼看五年實際就是看現在。這個其實也挺好判斷的。

1、首先,要大致搞清楚哪些是一線城市,哪些是二線城市。一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二線:南京、武漢、瀋陽、西安、成都、重慶、杭州、青島、大連、寧波、蘇州、無錫、濟南、哈爾濱、長春、廈門、佛山、東莞、鄭州、長沙、福州、石家莊、南昌、烏魯木齊、昆明、太原、蘭州、貴陽、合肥、南寧、呼和浩特、煙臺、唐山、溫州。

2、其次,就得了解這些二線城市的GDP的排名,GDP排在前面的,說明目前的發展現狀比較好,未來五年之內發生太大變動的概率比較小。目前像重慶,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這些個城市都發展的不錯。比如重慶房價不算太高,GDP也比較靠前。

3、要了解國家經濟發展的宏觀政策,城市的發展往往是政策推動的,比如國家一直重點發展的長三角,珠三角,現在提出來的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等等。

4、還要了解城市的基礎配置,比如交通資源,自然資源,教育資源,產業資源等等。這些年經濟一直得不到太大提振的,比如東北西北的一些城市,也許就是因為資源相對薄弱。


童夢綻放


按照第一財經的今年的劃分方法二線城市有昆明、大連、廈門、合肥、佛山、福州、哈爾濱、濟南、溫州、長春市、石家莊、常州、泉州、南寧、貴陽、南昌、南通、金華、徐州、太原、嘉興、煙臺、惠州、保定、台州、中山、紹興、烏魯木齊、濰坊和蘭州。

要說中國未來5年發展前景好的二線城市有哪些,5年時間比較短,也不能很準確的判斷誰前景好,只能從現在城市發展趨勢和地理優勢、國家政策等大方向去判斷。

大連

大連佔據東三省的腹地,也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沿海開放城市,也是老工業基地城市,肩負著東北對外開放龍頭和率先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雙重任務。擁有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北地區唯一的保稅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第十個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大連是中國重要的水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也是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大連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對接中日韓自貿區主要城市。隨著國家振興東三省老工業基地,未來發展前景還不錯。

地理位置也是他經濟發展一大優勢。鐵路哈大、丹大、沈大鐵路以大連為起點。擁有東北最好的天然良港,海運陸運都很便捷。助推城市的發展。

南通

南通是長三角重要的城市,離上海經濟中心比較近,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未來經濟發展優勢明顯。

上海這班經濟高鐵,南通的發展前景很值得期待。作為未來的世界經濟、金融、航運等諸多中心,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匯聚中心,上海的未來勝景是會超過想象的。而南通,離的那麼近,又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擔負上海北港口重任,想不發展也難了,特別是在滬通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通車後。未來還規劃在南通見上海第二機場,可見南通對於上海的重要性。


地圖上的螞蚱


雖然出了一個新一線城市的歸類,但是目前國內除了北上廣深傳統的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的發展規模和程度還是無法和這四大一線城市比擬,所謂的新一線城市的範疇,我認為也是歸屬於二線城市的級別更為合適。

目前二線城市一共有:報告中的15個新一線城市+35個二線城市——

重慶、武漢、天津、成都、杭州、南京、蘇州、長沙、瀋陽、西安、青島、大連、鄭州、東莞、寧波。

河北省的石家莊市;山西省的太原市;山東省的濟南市、煙臺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河南省的鄭州市;吉林省的長春市;福建省的廈門市、福州市、泉州市;江蘇省的無錫市、南通市、徐州市、常州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浙江省的嘉興市、金華市、紹興市、台州市、溫州市;廣東省的佛山市、珠海市、惠州市、中山市;雲南省的昆明市;海南省的海口市;貴州省的貴陽市;甘肅省的蘭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

就發展格局而言,我認為中國未來5年發展前景好的二線城市是粵港澳大彎區規劃下和承接深圳科技產業轉移潮的東莞市、建國際自貿區和自貿港下的海口市、西南區集中發展的核心區域成都市、中部這兩年大力招商引資和多驚豔舉措引進人才的武漢市。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一、國家城市支持性政策來看

目前按照國家城市發展戰略佈局來看,未來的城市有可能會規劃為三大類別:核心城市(比如首都、省會城市、世界城市之窗)、重要發展城市(國家支持和地方自治較好的城市)、一般城市(其他城市)。核心城市的發展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線大城市,文化、經濟、政治、社會較發達城市,人口多,城市GDP指數較高等;重點發展城市也就是僅次於核心城市的國家重點花費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發展的重要城市,這些城市通過國家建設規劃,將承擔起某一領域國家發展的重任,會因此聚集一批專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會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城市;一般城市也就是除了核心城市、重點扶持發展城市之外的城市,這些城市人口少、生產經營能力弱,這些城市除了得到國家正常的支持外,不能為國家發展作出太多貢獻,就像現在的三線和四線城市一樣。


世界發展格局來看中國城市發展

隨著國家很多戰略政策再世界各國獲得支持與助力,象“一帶一路”、“海外人才戰略計劃”等國家策略,將在未來的五年內真正發揮巨大的作用,“一帶一路”橋頭堡的戰略政策將帶動如雲南等距離世界東南亞國家地區的發展,從而打開以到世界看中國之窗,同樣很多現在再祖國邊陲的西南城市將會很快地發展壯大,成為世界東南亞的中心城市。

未來二線城市將為國家領域發展作出貢獻價值

未來更多的國家貢獻來源於二線城市的貢獻價值,隨著國家城市規劃和佈局,不論時工業、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將通過城市規劃部署慢慢的突顯其應有的聚集地和價值,而二線城市也將承擔起為國家經濟發展、產業發展、技術領先、人才聚集、商業領先等方面的大發展和大格局,推動著國家朝著更加繁榮昌盛的方面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