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考“6選3”,有什麼好的建議?

貓頭鷹之城x


我們先來看什麼是6選3?所謂6選3就是在理化生、政史地六門科目中選擇三門參加等級考試,並將等級考試的等級劃分清涼與高考成績掛鉤。即在高考後高考分數除了語數外三門之外,另外就是將參加等級考試的三門的等級轉化成相應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新高考後,學生們獲得了巨大的學習自主權,也就是說除了語數外三門為必修科目之外,其餘三門科目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或是自己的優勢科目。總之,新高考科目的選擇遵循一切對自己最有利的原則,也就是考慮如何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到底該如何選擇,我覺得需要遵循三個原則:第一是分數優先,即選擇自己最擅長的科目;第二是專業優先,即考慮高考志願填報時可選專業的多少與質量;第三是興趣優先,即考慮選擇自己最喜歡的。

具體如何選擇呢?

從問題來看,你們已經排除了政治和歷史,剩下四門,就好選多了。我們不妨看一下下圖,是各單科可選專業的多少。我們可以看到,物理、化學、生物的單科可選專業數量位居前三位,地理是最少的。


而三者綜合以後,地理、物理、化學可選專業的數量是最多的,佔比達到98.46%。其次是地理、物理、生物,佔比達到97.93。


高考地理說


2017年是高考改革的第一批考生的第一次高考,隨之而來的就是新高考的選科問題!

6個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選擇3門進行考試,一共會出現20種不同的選擇方式。

但是據統計,在浙江省(浙江是第一批的改革省份它有七門)7門選考科目中,考生選物理即可報考的專業(類)達到91%,其次化學達到83.5%,生物達到68.8%,政治達到59.7%,歷史達到62.8%,地理達到60.9%,技術達到70.6%。



而我稍微歸納一下這20種方式逐項列舉下來,可以把這科目組合方式分為四大類:

1、不含物理組--偏理科類(思):化學-生物-歷史;化學-生物-地理;

2、不含物理組--偏理科類(背):化學-生物-政治;化學-歷史-地理;化學-地理-政治;

3、不含物理組--偏文科類(思):生物-歷史-地理;生物-地理-政治;

4、不含物理組--偏文科類(背):化學-歷史-政治;生物-歷史-政治;歷史-地理-政治。

我看一個消息說新高考的改革能報最多的選項是:物理化學歷史,達到99.7%!

所以呢?不是怎麼樣去選好,應該先看你適合什麼,你是哪科好,就算你要報考的學校都需要物理,但是你從物理就不好,你也應該適當選擇,本來新高考就是一次選擇多樣化的機會,你不能還去用老思維去看問題!


第二就是看趨勢,你要貼近你所要今後的選擇,你的從業方向,或者是你今後打算努力的領域是什麼?綜合考慮,因人而異,這個事情很重要不能以偏概全!

以上就是小徐老師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雞蛋番茄是紅色的


這個問題筆者是親歷者,以下從上海的高考新政談談看法。

由於新政實施不久,可供借鑑的前人經驗太少,筆者是從孩子準高一的暑假開始,就研究新政中小三門的重要性及選法。陪跑三年,結合政策和孩子特點,在筆者建議下,孩子扔掉了優勢副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小三門,從高二等級考A+的結果來看,還是取得一定效果的。

先談談個人對的政策理解

就高考制度來講,新政無疑是近些年來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從根本上提升了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等副科的重要性。

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無形中卻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學生從複習迎考四門現在增加到六門,而且從合格考到等級考,從高一到高三,思想緊繃,考試疊著考試。選科更是瞎子摸象走一步算一步,說是沉重的選科包袱也不為過。

作為過來人,希望能幫到初三黨、高一黨的家長。畢竟,高考可不光是拼孩子,對政策的研究父母必須要上心。

務必重視小三門!無論你對高校的目標如何。

小三門進入高考總分70*3=210分,合格考及格40*3=120分,所以真正參與競爭的只有區區30*3=90分。

但以筆者個人經驗來說,考北清交復:小三門平均等第到A以上;考985及211:平均等第B以上;而對於平時學習一般的學生來說,小三門的90分也是相對能追分的地方。

高考每一分都是重要的,90分更是不能放棄。

小三門怎麼選?選哪幾門更有利?

以下兩種情況比較多見,但筆者不太建議這麼簡單粗暴。

1、孩子幾門副科成績差不多,根據孩子的興趣選吧。

2、根據孩子的成績選,哪科好選哪科。

筆者認為:

一、高考制度改革是希望對孩子的成長進行興趣引導,但是近幾年可實現不了,目前高考可不是考興趣,依然是分數啊,各位家長!請你們結合學校特色,認真分析孩子在哪個副科上可能會有最大的潛力。

二、對於立志985、211等名校的學生來說,建議文理搭配,反對同時選三文(地理、歷史、政治)。原因在於志願填報競爭和擇業競爭大。

三、成績一般、要求一般的學生來說三文的選項可以考慮。只要肯背能記C+沒的跑。而以2017年本科最低錄取線來看,大三門即使不及格只要均分達到80分,本科也能錄取。

提醒:初中的優勢學科可能到了高中未必就一定適合選作小三門拼高考。例如化學、物理。此處不宜展開,歡迎文後留言討論。

高二高三小三門分流考

為了減輕孩子負擔,避免高三一次性考6門,筆者建議高二至少地理、生物中選一門,有能力的兩門都選。

一則地理的考點遠不及歷史政治這麼多,而且主觀題相對較少,容易靠背功達到理想成績。二則高三的學業較重,考六門實在壓力太大。

題外話

雖說新政英語有了兩次機會,但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基本還是要拼兩次的。

英語靠平時積累,短期衝刺可能會有所提高但效果未必理想,而且勢必影響到其他學科的複習質量。

故春考能過最好,但不要做押寶式拼命,欲速則不達,還徒增孩子壓力。

對於學霸、學神可以忽略以上建議。

歡迎家長們留言討論,開拓思路。


求球得球


一、首先我們看一下不同類別的大學專業選課要求規律

  1. 理學類專業----大多要求選考物理或者物理化學同時選考

  2. 工學類專業----物理單科必選或者物理化學同時必選佔絕大多數

  3. 農學類專業----基本都要求選生物,或者理化生三選一的居多

  4. 醫學類專業----基本都要求選化學,一般都是要求化學和物理或化學和生物兩種組合

  5. 法學、經濟、管理類專業----基本選考不限,但公安類政治必選,管理工程類物理必考

  6. 文學、藝術、體育、教育類專業----基本選考不限


二、不同層次的高校的選課要求有兩個趨勢

  1. 學校越好,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數比例在不斷下降,985院校最低

  2. 學校越好,必選物理的專業數量比例不斷上升,最頂尖的前九所大學比例是最高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選考物理且成績有優勢對沖擊高水平大學是一種優勢


三、考生如何選?

我覺得考生應該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對自己進行生涯規劃,結合自身的實際成績水平,具體來講:

  1. 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這一點很重要,對大部分學生來講專業比學校更重要。

  2. 自查自己的優劣勢,不要只看絕對分數,要結合成績的排名情況。

  3. 找到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大學,然後看它的選課要求。

  4. 綜合自己的軟硬實力,在保證學科優勢最大化的前提下確定最終選課組合。


四、我的建議

  1. 選考科目中要有1-2個科目與專業相關聯,有1-2個科目有助於提高選考分數;

  2. 要揚長避短,若物理非常弱不要選,可以在滿足專業要求的情況下選其他的科目組合;

  3. 要能利用到自己學校的強勢教學科目,合理利用學校資源;

  4. 大學錄取主要還看總分,一定要合理配置,最大化獲取折算分數。

歡迎關注本號,大家一起交流,解決學習考試中的煩惱。

數學派


作為多年教育從業者,我來羅列一下幾種合適的搭配,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全理科(物理+化學+生物),這種選擇首先得視孩子學習能力而定,因為物理化學從高二開始難度大幅提升,如果選擇全理那麼孩子是否能應付的過來,然後以後專業選擇和就業前景肯定是理學工程學,生化,醫學等等



第二種,全文科(地理+歷史+政治),這種選擇方式一般適用於理科一竅不通的孩子,那麼選擇這種全文是明智之舉,不過高一學自然地理時需要用功學習,因為這一塊理解為主比較偏理,後面學人文地理就好多了,至於以後專業選擇和就業前景,推薦文學,記者編輯,法學,老師等等

第三種,化學或物理+生物+政治,這種是目前最科學的選擇方式,首先理科選擇戰略性放棄一門化學或者物理,給孩子學習和複習上減輕了很大負擔,同時加入政治使得孩子今後專業選擇和就業前景得到了最大化的擴大

補充:如果非要說選物理還是選化學好,劉老師只能說各有各的優勢,選擇物理以後孩子可以選擇工程類的專業,而且就業形勢非常好,選擇化學會讓孩子在生物和化學這兩科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因為化學生物這兩門學科聯繫密切,至於專業首推醫學。



第四種,地理或政治+歷史+生物,這種選擇方式是對於文科成績比較好,但是又不想完全選文的孩子,所以帶了一門理科的生物,但是其實以後專業選擇還是會有很多限制,因為目前為止,一些優秀院校都是對於物理和化學有要求,畢竟生物學科比較簡單。

補充:對於選擇地理還是選擇政治,劉老師推薦選擇政治,因為歷史學科的答題多跟政治知識有關,就算不選政治,複習歷史時也會背政治知識點,所以沒必要增加自己負擔不如直接選擇政治。

以上四種是目前主流的選擇方式,你可以參考一下,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


津門劉老師


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

原始圖:

在新高考中,六選三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啦啦!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及擅長的科目啦啦!別人無法替你決定的,主要還是自己選擇啦啦~


Sandm舊夢顏


新高考選科可以說是高中的第一次重大選擇,是今後人生道路的分水嶺,選擇什麼樣的科目將影響大學專業選擇,專業選擇又與未來的職業有緊密的聯繫,人生職業的方向從而關乎到人生。

即將面對新高考的同學可以看看下面幾個重點,建議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衝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

1、物理歷史二必選一,採用卷面分記分

考生須在“物理”與“歷史”中只選1科,體現高考服務選材、立德樹人的核心目的。該科目採用卷面分記分,即學生能考到多少分,高考最終該科目的分數就是多少分。此方式更直觀反饋教學,指引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備考該學科重、難點知識。

2、剩餘四選二,採用等級賦分

考生需要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選取2科作為高考選考學科,因而產生6種不同的考學、選拔情況;然而各學科考試命題難度不一,將帶來卷面分數差異。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以及滿足高考選拔人才的目的,此兩科會採用等級賦分的形式記分。即根據該科目考生排名所在等級對應的分數,作為考生本科考試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高考總成績還是750分,其中“3”(語數外)+“1”(物理或歷史)直接使用卷面分,共550分。“2”實行等級賦分,各100分。

3、高校專業招生計劃未出,選科須謹慎

根據此前高考改革試點省份或城市的招考錄情況分析,高校在專業錄取的過程中,不僅會對考生的成績有一定要求,更會對考生的選考科目有限制。例如,某些高校專業,只錄取選擇了“物理”甚至是“物理+化學”的考生,故選擇其它組合的考生就算成績再高也無緣此專業。

因此,考生須提前進行生涯規劃,結合未來專業以及個人職業傾向,慎重選科。我們建議學生從“1科覆蓋專業+2科強勢衝分”的角度規劃自己的選科。瞭解更多新高考選科知識可搜索知涯升學。


熱門小說集


在新高考下,一定是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包括興趣愛好、能力、職業定位、家庭人脈等,定好專業選擇範圍,然後再去參考目標大學所要選擇專業對應的考試科目,從而進行綜合性的決策,鎖定“6選3”科目。每個院校選科有自己的要求,比如必修哪一門或者哪兩門科目,等等!從浙江省、上海市新高考實施的經驗與教訓來看,物理或者歷史的地位顯得很重要,某些名校甚至要求必須選擇物理科目。如何選,一定要綜合分析,不可隨意決定!


偉道道


我們這邊學校都是用易聞人工智能選科小程序測試的,很靠譜。可以試試


黃煮飪


據說蛙人網—“高中生職業傾向測評及選科推薦系統”專門解決新高考選科問題 建議大家嘗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