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浙江省溫嶺市概況

溫嶺市,浙江省縣級市,台州市代管。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稱溫嶺縣。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始稱溫嶺市。

溫嶺是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的南翼,三面臨海,東瀕東海,南連玉環,西鄰樂清及樂清灣,北接台州市區。全市陸域面積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79平方公里,大小島嶼170個,海岸線長317公里,灘塗面積155平方公里。溫嶺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總的特徵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適宜。

浙江省溫嶺市概況

浙江省溫嶺市概況

浙江省溫嶺市概況

全境“四山一水五分田”,是著名的溫黃平原所在地,素稱“魚米之鄉”,被譽為“蝦仁王國”。溫嶺先後獲得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農民收入先進縣市、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等稱號。2014年1月,溫嶺躋身第二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

建制沿革

浙江省溫嶺市概況

溫嶺市

溫嶺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夏、商、周為東甌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屬臨海郡,東晉分屬臨海郡、永嘉郡。

唐至明代為台州之黃岩、溫州之樂清二縣,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縣(縣以境內太平巖得名),屬台州府,治所設太平鄉泉溪。成化十二年,溫州府樂清縣之山門鄉、玉環鄉,劃歸太平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縣同名,改以縣西溫嶠之別稱“溫嶺”為名,稱溫嶺縣。

1949年5月28日,溫嶺縣城解放,溫嶺縣人民政府隨之成立。

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始稱溫嶺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浙江省溫嶺市概況

位置

溫嶺是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地處浙江東南沿海,長三角地區的南翼,三面臨海,,位於東經121°09′50″~121°44′0″,北緯28°12′45″~28°32′02″。東瀕東海,南連玉環,西鄰樂清及樂清灣,北接台州市區。全市陸域面積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79平方公里,大小島嶼170個,海岸線長317公里,灘塗面積155平方公里。甬臺溫鐵路客運專線、沿海高速公路、104國道穿境而過,市人民政府駐地太平街道距省會杭州300公里。

地形地貌

全境“四山一水五分田”,是著名的溫黃平原所在地,素稱“魚米之鄉”,被譽為“蝦仁王國”。

陸域地勢自西和西南向東漸傾,西部和西南部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最高處為太湖山主峰,海拔734米,系北雁蕩山餘脈。北部、中部和東部為平原。

氣候環境

溫嶺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總的特徵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適宜。2013年境內年均氣溫18.4℃,最高氣溫39.7℃,最低氣溫零下2.4℃。年總降水量為1691.1毫米,降水天數為171天。日照總時數1830.0小時。[3]

自然資源

溫嶺市境內金清水系和其它獨立水系構成了市域平原水網,水資源總量為8.0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67億立方米,地下水1.3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709m,屬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水庫和山塘有153座,總庫容為7669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40多萬畝,其中的太湖、湖漫、花芯、桐嶺水庫是較大的4座水庫,合計庫容為6889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溫嶺市土地總面積為162.19萬畝,內陸總面積138.82萬畝,其中:耕地53.34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32.89%,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8.60萬畝、佔11.47%,交通用地1.90萬畝、佔1.17%,水域30.71萬畝、佔18.93%,未利用地4.62萬畝、僅佔2.85%。市域內土地質量較好,但總量少,人均耕地僅為0.44畝,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森林資源

溫嶺市森林覆蓋率為35.3%,居全省下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92%)。全市共有林業用地面積46.30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為44.46萬畝,佔96.02%。在有林地面積中,防護林19.84萬畝、佔44.63%,用材林2.05萬畝、佔4.6%,薪碳林10.47萬畝、佔23.55%,經濟林10.03萬畝、佔22.57%。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為46.20萬立方米,人均林木蓄積量少,主要分佈於大溪鎮、溫嶠鎮和城南鎮。溫嶺市的森林資源質量不高,可伐資源貧乏;在林種組成上針葉林高達90%,而作為地帶性植被的常綠闊葉林嚴重缺乏。

溼地資源

溫嶺市有可圍灘塗16.43萬畝,佔潮間帶總面積的70.64%,其中,塗面高程在黃海零米以上約7.65萬畝,佔可圍灘塗的46.56%,灘塗資源分佈相對集中,主要分佈在東部(大港灣)、南部(隘頑灣)和樂清灣中、北部(塢根)沿海。溫嶺沿海有約25.5萬畝的濱海平原,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同時圍塘養殖發展迅速,成為溫嶺溼地資源新的有機組成部分。平原水網則形成了相應的淡水溼地。

海洋資源

溫嶺海岸線較長,海域面積廣闊,相當於陸域面積的15倍,境內有170多個面積大於500m的島嶼。溫嶺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有以世界第三位的江廈潮汐電站為國家科技部的海洋潮汐能利用試驗區。近海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僅台州灣魚類就有200多種。隨著海水養殖業的發展,已有魚、蝦、蟹、貝、藻等五大類30多種養殖品種。全市有漁港8處,為發展海洋經濟提供重要依託。

生物資源

溫嶺植物物種多樣性豐富,共有蕨類植物32科、裸子植物9科36種(包括栽培種)、被子植物143科1080餘種(包括栽培種),其中有銀杏、水杉、樟樹、蘭科植物等10多種國家級保護植物。海洋植物資源也相當豐富,主要植物種類在102種以上,包括角刺藻、菱形藻、圓篩藻、海毛藻等。

溫嶺市有記錄的動物有兩棲類19種、爬行類35種、鳥類100多種(溼地水鳥近40種)、哺乳類27種,其中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虎紋蛙、穿山甲、小靈貓、紅隼、赤腹鷹、雀鷹和白琵鷺,以及世界瀕危物種黑嘴鷗等。溫嶺海洋動物資源主要分為魚類、甲殼類和軟體類動物等三類,其中魚類200多種以上,甲殼類和軟體類種類也非常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