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鄉村散文:土井

鄉村散文:土井

過去,農村沒有自來水,人和牲畜吃水都是用土井裡的水。土井和人的關係時時刻刻都離不開,人和土井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土井是人工挖出來,井幫四周用木板固定,防止坍蹋,上面固定提水用的轆轤。裝水的叫柳灌,最早是用柳條編織的,後來有了膠皮車,就用廢膠皮車縫成柳灌狀。水井的深淺,根據水層結構不一樣有深有淺。我的老家那地方是崗地,地下水層深,打的井就深,一般都在十幾丈深左右,大約有三十多米,搖轆轤打水需要三十多圈。

挑水,打水是農村的體力活,一般都是男人做這些活,女人實在沒有辦法了,都是和孩子去抬水,遇到男人在打水,一般都幫助打上來,如果井臺邊沒有別人,她們就自己搖轆轤打水,有時候搖到一半的時候,搖不動了,把不住了,轆轤就“放鞭”了。這個時候,半趟街都能夠聽見,挺嚇人的。趙本山的小品經常說:給寡婦挑水。說的就是婦女吃水難。男人給她挑水,真她感謝你:“八輩祖宗”了。我小的時候,很小就開始挑水,夏天還好,冬天就遭罪了,井臺上全是冰,特別滑,需要特別小心去搖轆轤,腳步站不穩,就容易滑倒掉進井裡,那麼深的井,在上面看不見底,掉下去,非要命不可。那年月,天不知道怎麼那麼冷?手凍象貓咬一樣疼,從井裡打出來的水,倒到水桶裡馬上結一層冰。

鄉村散文:土井

我們屯比較大,有五、六口井,每個井基本上由生產隊餵馬的負責管理。說管理,就是負責柳罐掉井裡了,他負責打撈上來。冬天井口凍死了,他負責鑿冰,保證柳罐上下能夠提水。一個屯的井也有深也淺,井水也不一樣,我們家吃水的井水就好,沒有一個長粗脖根的,也沒有得大骨病的,並且井水還好吃,有一種甜甜的感覺,做出來的飯香特別是做豆腐,顫顫巍巍,油汪汪的,打老遠就能夠聞到香味。前後隊做豆腐的都挑這個井的水,吃豆腐的人也多,不愁賣。相反,在屯中間有個黃井,井水是黃的,吃的人家就少,寧可多走路挨累,也去挑別的井的水。我們鄰近的鄉有一個傻子屯,過去出過不少傻子。後來,政府投了錢,老百姓吃上了自來水,也沒有再生傻子了。有趣的是,有很多村裡土井是相通的,這個井掉進了柳灌,到下一個井去撈,準能夠撈到,兩個井打一個水線上的緣故。

農村的土井,在那個年代是鄉下人賴以生存基本保證。人們也非常虔誠對待它,把它奉為“青龍”。過年的時候要給它掛上對聯,正月十五還要給它點上蠟燭,燒香,磕頭,在它的身邊滾冰。那一天,男女老少都去井臺上往下坡滾,場面可熱鬧了。大家相信這麼一滾,就滾去身上的病,保一年的平安。

上小學是時候,讀過一篇課文,叫“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經歷過寒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明媚,沐過風雨的人更懂得豔陽天的可愛,吃過井水的人才不會忘記挖井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生活剛剛好一點,我們有些人把什麼都忘記了?讓多少“挖井“的人心寒啊!

你忘記了他們,後來的他們也一定會忘記你——這個無法變更規律。有些人應該知道!!!

鄉村散文:土井

鄉村散文:土井

鄉村散文:土井

鄉村散文:土井

鄉村散文:土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