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漢中一教師,獲《人民日報》點贊!

近日,城固縣一中一位老師


因為這件暖心事


登上《人民日報》



漢中一教師,獲《人民日報》點贊!



到底是什麼溫情故事呢?


一起了解

“老師,今日21歲的我已離開學校一年,但我由衷感謝遇見了你及城固一中那群可敬的老師。你懷胎九月仍站在講臺的樣子一直印在我心裡……”這是畢業一年的城固一中學生胡昌興,在他生日這天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寫給曾經的數學老師張娟的一封信。

今年3月,《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公眾號發佈了題為《老師憑什麼被尊重?10張照片告訴你,就憑……》一文,其中報道了城固一中張娟老師“懷孕九個月依舊站上講臺為的是讓學生全力奮戰高考”的感人事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報道中的照片,張娟已經懷孕九個月,笑容溫柔地和學生站在一起。


漢中一教師,獲《人民日報》點贊!



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助後進生實現大學夢

2006年,張娟從師範院校畢業後,就進入城固一中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從教13年來,她始終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自己,以惟勤惟實的態度對待工作,以耐心、細心、愛心來對待學生。“絕不放棄一位學生!”這是她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7年,張娟擔任高三兩個文科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文科班裡,數學是大多數學生的弱勢科目。一輪複習開始,學生有些手足無措,有些數學底子薄的學生甚至打算放棄數學。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她就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並時刻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找時間與學習數學吃力的學生談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從基礎做起。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們逐漸對數學學習有了信心。

班上有位學生胡昌興,最初數學只能考30多分。張娟與他談過心後,瞭解到他很想學好數學,可基礎太差不管怎麼努力都收效甚微。看到他那茫然無措的模樣,張娟就不斷鼓勵他,還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幫助胡昌興等一批數學較差的學生輔導數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8年高考中,胡昌興的數學考了90多分,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從30多到90幾分的跨越,師生的共同努力功不可沒。


漢中一教師,獲《人民日報》點贊!



懷胎九月站講臺 畢業學生感念恩師

胡昌興說,能在媒體上看到老師的故事,他很激動。對於艱苦的高中歲月,他回憶道:“那年遇見張娟老師時,還不懂事,全然不知人生之苦、不曉老師之不易,數學成績更是一塌糊塗。最讓我想不到的,是高考數學會考到90多分。”

“在兩年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對老師有了新的解讀。你懷胎九月站上講臺敬業的樣子,深深影響了我對生活的看法。人山人海里,你不必記得我,但我會永遠記得你和一中那群老師。”今年胡昌興生日這天,便發短信給張娟,感激她以及城固一中那些可愛可敬的老師們。

回憶這段故事時,張娟說:“懷孕時剛好教高三,隨著高考時間臨近,肚子越來越大,家人同事也都很擔心我,尤其是高考前那一個月,懷孕已九個月。校領導多次找我談話,讓我回家休息,可一想到我的學生們馬上面臨高考,我就覺得我必須堅持。”老師愛學生,學生也給了老師無盡的關心。每次進教室,學生們都會積極地跑過來扶她上講臺,一雙雙手帶著一股暖流湧上她的心頭,更加堅定了她要陪學生們到最後的決心。“一輪複習是學生學習的轉折點,他們剛適應我的教學方法,我如果休假就意味著要換別的老師來帶他們,這樣對他們的複習是很不利的。”就這樣,她一直堅持到學生們考試結束。

“我只是全校教師的一個縮影”

從教13年,張娟用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激勵著一屆又一屆學生,她愛生敬業的高尚品德受到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對於《人民日報》的報道,她顯得很不好意思。她表示,是學校給了她平臺,讓她勇挑重擔;也是學生的信任與尊敬,使她對教育事業永葆激情:“其實,這些工作我們學校所有老師都是這樣做的,我只是城固一中教師團隊的一個縮影。”像她這樣愛崗敬業的老師在行業中並不是個例。她告訴記者,在她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優秀教師。他們中,有臨近退休的特級教師還承擔著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任務,孜孜不倦地奮戰在高三一線;他們中,有班主任摔傷了腿依然拄著雙柺上講臺,堅持教學和班務管理……

“三尺講臺,融進的不僅是辛勤付出,更是融進了師德之魂。教師的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財富,不在於多少鮮花掌聲,而在於豐富的精神財富,在於傳播知識收穫成長的希望。這就是教師最大的人生快樂。”張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