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近期,韩国李胜利事件不断爆大瓜,多位女星自杀事件再次被提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使得真相大白举步维艰。人性的邪恶与黑暗,真的是难以想象。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悬疑惊悚电影,必将让你对人性有新的认识——《纳粹高徒》。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1998年,《纳粹高徒》(又名《纳粹追凶》)上映,布莱恩·辛格执导,布拉德·兰弗洛、伊恩·麦克莱恩主演。

先了解一下导演布莱恩·辛格,他是一位犹太人,1965年9月17日出生于美国。童年懵懂时,曾与一位非犹太裔的朋友组成过“纳粹俱乐部”,但被母亲强制解散,由此而令他对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特别敏感。

十九岁时,布莱恩·辛格就读了《纳粹高徒》,成为导演之后,希望可以改编成电影。这个时机在1995年到来,当时《纳粹高徒》的电影版权已到期,斯蒂芬·金仅仅以一美元把版权卖给了布莱恩·辛格。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布莱恩·辛格还执导过《X战警》系列、《超人归来》、《金刚狼》等科幻电影,屡获大奖。与昆汀痴迷暴力美学一样,布莱恩·辛格也有自己的风格,即对人性阴暗、残忍的一面的执着,这始终贯穿在他电影作品中。

身份认知与个人喜好,可能是布莱恩·辛格执导《纳粹高徒》的原因。

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斯蒂芬金

《纳粹高徒》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收录在《四季奇谭》中,1982年出版。

其他三部小说是,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赎》、《尸体》和《呼-吸-呼-吸》。这部小说合集被称为斯蒂芬·金的转型之作,因为与他的大多数恐怖小说相比,少见类似《闪灵》和《绿里奇迹》中的惊悚与超现实事物,而偏向写实,主题故事依然充满黑暗与压抑。

斯蒂芬·金曾说:“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也许一生再也不会出版另一本完全相同的书了。”

与《肖申克的救赎》讲述“希望”不同,《纳粹高徒》完全相反,讲述的是人的彻彻底底的“沉沦”。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电影在原著上做了较多的改动,但大师并没有像看完电影版《闪灵》那样出离愤怒,重新自己拍了一版,而是意外地喜欢这部电影,他认为辛格抓到了情绪上的感觉,重在“人性刻画”而非“超自然惊悚”。

斯蒂芬·金的高超之处在于,不以血腥恐怖的场面取胜,而从挖掘黑暗的人性,营造恐怖氛围来震慑读者。辛格准确地抓住这一点,不断酝酿与渲染诡异的气氛,来带动观众情绪,因此,《纳粹高徒》也是一部心理悬疑电影,影片节奏缓慢但每个场景拍得都很扎实。

或许一个人不可能如此接近这么多的杀戮暴行,而完全不受影响。——《纳粹高徒》

斯蒂芬·金的故事通常发生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这个空间相对独立、封闭,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监狱,《小丑回魂》中的小镇,《闪灵》中的大酒店,《危情十日》中的小屋。

《纳粹高徒》的主体故事同样发生在一座房子里。这个房子里,只有两个人:一个少年,一个老人。

少年发现了老人不为人知的致命秘密,并利用此秘密,两人达成了一桩交易。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托德•鲍登是少年的名字,由由布拉德·兰弗洛饰演,兰弗洛曾是知名的好莱坞童星,可惜的是,这位童星在2008年因吸毒死掉。


兰弗洛饰演的托德•鲍登,电影中是一位学生,表面上,他是一个自信阳光的美少年,听话乖巧,成绩优异,聪明爱学,前途无量。然而,在这令人钦羡的人设背后,他的内心却深藏这黑暗、变态、邪恶的魔鬼,影片中,他的这种人格一步一步壮大,最后不可控制,被魔鬼吞噬,融为一体。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与托德进行博弈的是老人古特·杜山德,由英国老戏骨伊恩·麦克莱恩饰演,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指环王》中“甘道夫”一角。

他曾是二战时期,巴汀集中营的纳粹军官,屠杀过无数犹太人,战后,他逃脱追捕,流亡到缅因州,隐姓埋名成为美国公民。《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杜弗伦,曾受托给他选了几支有市场潜力的股票,他靠这些过着悠闲平静的日子。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这种平静被好奇宝宝托德打破,他掌握了杜山德的身份秘密,为了保护自己,杜山德答应了托德的变态要求:为他讲述纳粹在集中营中最残忍的屠杀故事

这确立了他们之间的敌对关系,使剧情更加紧张,观众不仅对托德的安危担心,更想知道杜山德如何摆脱这种威胁,到底谁成为最后的羔羊?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与魔鬼战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然而,托德却从不怀疑会被魔鬼反噬,他如饥似渴地从杜山德那里听到集中营所发生的恐怖事件,并从中获得快感,变态的趣味,与他这个年纪是不相符的。

其中,有一场“制服诱惑”的戏,少年送给老人一套纳粹军装,并呵斥他穿上,强迫他按照口号做动作,老人在快节奏的口号中渐渐找到了当时的感觉,仿佛他又回到了集中营,又做回了纳粹头子,铿锵有力,神采奕奕。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军装是一种身份与权利的象征,穿上它,就可以高高在上,任何人都伤害不了自己,这正是对往昔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恐惧。

这段戏,真的太燃了,让人不寒而栗。老戏骨将毫无人性的纳粹军官演绎得非常到位,眼神凶狠,步伐坚定。而小鲜肉由兴奋到恐惧的心理变化也表现出来了。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当邪恶之门重启时,谁也无法逃脱死神的追捕。“制服诱惑”之后,老人与少年皆陷入了噩梦的深渊,他们被枯瘦如柴的犹太人缠身,托德成绩一落千丈。

杜山德的罪恶记忆之门被打开,邪恶再次占据高位,以至于必须穿上纳粹军装才能睡着,以烤猫为乐。邪恶与黑暗侵蚀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唯有杀戮才能获得安宁。

故事的最后,托德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杜山德”,虽然他没有纳粹的身份,但他的精神,他的行动,已与纳粹无异,这就是“纳粹高徒”。

正如斯蒂芬·金在小说中所说:“或许一个人不可能如此接近这么多的杀戮暴行,而完全不受影响。”

当时大多数的德国人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住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的当地人还以为那是做香肠的工厂。——《纳粹高徒》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灾难,希特勒最疯狂的种族灭绝计划,近600万犹太人,近300万波兰人,约20万-26万的吉普赛人,近25万患有精神障碍的德国人被杀害。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其中,还有一个疯狂的计划,叫做“生命之源”计划,在屠杀所谓的“劣等”人种的同时,进行“优等”人种的批量制造。从纯种“雅利安婴儿”开始,能够参与这个计划的男女有严格的标准:男人需要是德国纳粹军官,女人需要是金发碧眼的健康雅利安美女。计划由希特勒的得力助手希姆莱负责。

希姆莱这个名字在小说中出现,就是杜山德的直属领导。

纳粹党在各个领地建了大量的集中营,分为不同的功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人体实验、骨骼,肌肉和神经移植实验、颅脑损伤的实验、结核实验、低温实验、疼痛忍耐点测试、即将死亡者的脑波、生理迟缓、不同辐射产生的效果等上百个泯灭人性的人体实验。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他们还建造了毒气室和烤箱,在巴汀的集中营从开始一天两千人被送入烤箱,到一天三千人,再到一天三千五百人……还有各种无法想象的酷刑,比如底座上有许多尖木桩的椅子,可以放出毒气的莲蓬头,还有用钳子拔出金牙。

这些惨无人道的暴行严重违背了人类的伦理原则,导致了大量无辜生命伤害与死亡。

小说中写道,所有杂志都抨击当时发生的事情,但仍然继续在杂志后面刊登这些故事,……说这些人做了许多坏事的报道旁边,刊登的都是贩售德国军刀、皮带、钢盔的广告,还有推销装饰着纳粹党徽的旗帜、纳粹警用手枪、坦克作战游戏及函授课程的广告。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他们说这些人做的是坏事,但许多人似乎并不在乎。

当时大多数的德国人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住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的当地人还以为那是做香肠的工厂。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许多电影直接将镜头对准这些目不忍睹的场面,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再现了犹太人囚禁毒气室的惊恐与绝望,而《钢琴家》将行刑队屠杀毫不掩饰地呈现,让人身临其境,在感受恐惧的同时,也能够看到人性的光辉。

相比而言,斯蒂芬·金的这部《纳粹高徒》显得另类,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二战,

抛开惨绝人寰的血腥场面,将战争的时间在人的心灵中延长,托德会在洗澡时看见纳粹集中营枯瘦如柴的犹太人向他走来,会在睡梦中看见毒气室中呼喊求生的犹太人;杜山德也只能通过穿上军装驱赶恐惧。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导演表现这些场景时,采用不同的色调,由现实世界明亮的黄色到想象世界灰暗的灰蓝色,简单勾勒纳粹令人发指的暴行图景,但足以令人难以入眠。

尤其时,影片最后,二战幸存者,在医院发现杜山德时,惊恐到无以复加的表情,不需要有回忆的画面做补充,就可以让人整个震到,这是影片的亮点之一。老人的演技太赞了,好不夸张地说,胜过主角小帅哥。

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


斯蒂芬·金时一位卓越的人性猎手,他的许多作品注入灵异或超自然的事物,却时扎根现实,用回忆与惆怅的文字表现他对美国当代文化的忧思:社会的黑暗与复杂造成了人的异化,人性黑暗面的发酵与疯长。

就如年仅十几岁的少年,竟然痴迷屠杀、虐待,而风烛残年的老人也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清净心灵。


听了两年杀戮暴行故事,他从优等生变成了纳粹恶魔

人性善恶论,争执了几千年,终究无果。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却比比皆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纳粹党,在打开恶魔的牢笼之前,可能不会意识到里面装的是恶魔。但是与恶魔相处久了,就会浑然一体。正如托尔金所说,别不当一回事,你以为这是小兴趣吗?你认为那不是“恶”吗?不,你不会知道恶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等你知道了,你已经陷在托德朋友的信、杜山德银行的保险柜里了。

所以,千万不要尝试窥探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