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蘇東坡:智商情商不重要,在不美好的生活面前,要靠逆商!

題記:智商決定人生的寬度,情商決定人生的深度,而逆商則決定了人生的快樂度。

蘇東坡或許是中國文人中最想得開的人了,他是文人中最幽默的段子手,是段子手中最偉大的文人。所以林語堂先生說他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不管生活是愉悅撩撥他還是壓迫欺騙他,蘇東坡總能在清風朗月或是悽風冷雨中過得悠哉悠哉。

蘇東坡用極其有趣的一生告訴我們,生活可以不美好,但心情一定要美好;生活可以很無趣,但一定要自找樂趣;生活可能不好玩,但是你可以活得比別人好玩一些,生活可能是一團漿糊,但是可以把它活成詩與遠方。

為什麼蘇東坡總能把不美好的生活活得有滋有味?這恐怕要從哲學上去尋根溯源了。蘇東坡的身上,集中了中國文化中儒道佛三家思想,既有儒家人生哲學中的積極用世、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又有老莊超然達觀,不為物役和佛教中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東坡的意義就在於他是來清淨和提升我們的靈魂的。

蘇東坡:智商情商不重要,在不美好的生活面前,要靠逆商!


無論任何時候,理想總是要有的。蘇東坡在很小的時候,就“奮厲有當世志”,胸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志向。在母親的影響下,他第一個偶像就是東漢的範滂。範滂是東漢士林領袖,有澄清天下之志,因遭到黨錮之禍而遇害,而蘇軾看到的不是他悲慘的遭遇,而是他高潔品格和奉獻天下的胸懷,可見蘇東坡一生的志向。

無論蘇東坡是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還是橫遭貶謫窮困潦倒,他的原則是隻要是對國家和人民有利,他就去做,絲毫不管對自己是否有利,這就是後世林則徐所說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偉大境界。

以蘇東坡的才氣和能力,在宋代官場登堂拜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他學會隨波逐流。但蘇東坡偏偏就是個人多時候最寂寞的刺頭。在王安石變法如日中天時,他深刻地指出,“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不已,則大亂隨之”,結果王安石不高興,將蘇東坡貶出朝廷,走向蠻荒之地。在司馬光盡廢新政時,蘇東坡又指責司馬光,甚至給他起了個“司馬牛”的外號,結果司馬光又不高興將他貶出去。

但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在蠻荒之地,蘇東坡將全身心交給了當地的人民,在杭州他疏浚了西湖;在徐州他帶領老百姓抗擊洪水;在惠州,在黃州,他收養棄兒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總之是為政一方,造福一方。

蘇東坡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感,也有強烈的自信,他說有自己“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治國理政跟玩似的;他甚至想親自帶兵上陣,肅清邊疆隱患,做馬上將軍。他曾經寫下了一首引領了宋詞豪放派潮流的詞,以此來表達他思想: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可惜蘇東坡一輩子沒有帶兵打過仗,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文人,他戰勝了不美好的生活,他是生活中的常勝將軍。你我皆凡人,我們不可能有蘇東坡的境界,因為他是坡仙,但我們要有自己的志向,沿著初心前進,為你為我為社會,做一些或大或小的貢獻。

蘇東坡:智商情商不重要,在不美好的生活面前,要靠逆商!


人生挫折實難免,重要的是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道家思想是中國人性格上的一個完美補充。如果說儒家給了我們“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強烈進取之心的話,道家則給了中國人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順流逆流,順境逆境,都屬於自然之事,無需慼慼於心,只要順其自然就行。這一點,蘇東坡在一首詞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無終日”,快樂不能長久,悲傷不會永遠。蘇東坡認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那就是“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所以“也無風雨也無晴”。既然順境逆境都是自然而然的事,那麼我們就可以用一種淡然的心態去看待人間的苦難。他在另外一首詞中說: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自然規律,但門前流水竟然能夠向西流,人生有一點苦難又有什麼呢,所以說人生態度應該是樂觀向上,“休將白髮唱黃雞”。正是如此,面對無常的人生,你我又何必自我傷悲,沉浸在悲傷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呢。

面對名利不妨多放手,超然物外隨緣自適。人生最難的是對抗時間,歲月悠悠,宇宙無窮,生命實在太過於短暫。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蘇東坡在給弟弟的詩中寫到:“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在烏臺詩案之後,他看透了人生。“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我們都是過客,既然都是大夢一場,那還爭什麼“蝸角虛名”呢?還不如“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還不如“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蘇東坡認為讓人痛苦的是無窮無盡的慾望,對於慾望,應該像他在《赤壁賦》中說的那樣,“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也”。

人之所以快樂少,在於慾望太多,在於把人生的各種榮名富貴得失成敗看得太重,因此真正的人生態度應該是超然物外曠達自適,“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遊哉,聊復爾耳”。

蘇東坡:智商情商不重要,在不美好的生活面前,要靠逆商!


用詩與遠方抵抗生活的不美好。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固然可以不美好,但可以用美好的心情去抵抗生活。蘇東坡的生活荊棘密佈是常態,春風得意是變態。他所遭受的苦難實在太多了。但他一哭二鬧三上吊,卻在不美好的生活當中活自由自在,把別人眼中的狗血活成了明月,把苦難的日子活成了一首詩。

被貶黃州時,他自己開荒種地建房子,生活過得十分清苦,但他總能夠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好。他喝酒大醉,他坐聽濤聲,他幻想“小舟從此逝,江海度餘生”;他發明了東坡肉東坡酒,過一種東坡式的生活美學。在嶺南海南,他發現竟然可以享用荔枝;被貶到天涯海角絕對是命運的獎賞,因為他可以欣賞別人看不見的奇絕美景,他甚至很自豪的吹噓:“九死南荒吾不恨,自遊奇絕冠平生”。哪怕是窮的吃不上肉,只吃蔬菜也能吃出人生的真滋味,因為“人間至味是清歡。”

蘇東坡告訴我們,當生活欺騙了你,你不可生氣,更不能自暴自棄,而是要有美好的心情去享受生活。順境時多反思,逆境時多寫詩,生活不美好,不妨笑一笑。

蘇東坡的一生還啟示我們,智商很重要,但不如情商重要,更重要的逆商。智商決定生活的高度,情商決定生活的溫度,但逆商決定了人生的幸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