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文|秦明(珞思影視研究組)

《青春有你》62進35第二輪排名公佈後,“姚明明又一次卡十”的討論衝進微博熱搜前三。

第十名,是節目規則體系下,被攔在組合出道線之外的分水嶺。儘管《青春有你》的出道懸念要到4月6日總決賽才會揭曉,但粉絲們的焦灼已經急不可待。訓練生追夢的期望就攥在自己手裡,他們無法放任男孩們再次直面夢碎的打擊。

2018被定義為“偶像元年”,2019有更多的公司和年輕人下場擁抱互聯網造星的浪潮。反應在《青春有你》上,這檔需要100名資優訓練生的青年勵志節目,前期海選階段,接到了273家公司、上萬名訓練生的躍躍欲試。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當大家都意識到這是條很好的成名渠道時,再做這件事情,我身上的壓力和責任非常非常大!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一檔節目,而是怎樣去促成這個市場,以及行業的良性循環。

親歷“超女”、“快男”電視草根選秀變遷的十年,2017年率先試水互聯網造星機制的可能性,再到2018年打響市場第一槍,如今作為魚子醬文化副總裁、《青春有你》節目總導演,在節目收官前,陳剛與捕娛記(ID:ibuyuji)進行了一場意味深長的行業漫談。

2019年,網綜養成偶像面臨的是已經截然不同的語境。作為最早摸到互聯網內容生產門道的電視行業轉型者,這兩年,陳剛及其背後的魚子醬文化,可謂一直站在與青年文化“對話”的前沿:《2017年快男》、《偶像練習生》、《奇妙的食光》、《青春的花路》……如今的《青春有你》,一檔接一檔散發青春態的內容模式,奠定了魚子醬文化面向網生一代的高速成長。

而陳剛本人,身處新一輪的養成大潮中心,他感受到的斧正責任,遠大於一個S級商業模式帶來的紅利誘惑。他反覆強調,《青春有你》不單是一檔節目,他和團隊思考的也不僅僅只是如何做成一個好看的內容。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為什麼是“越努力,越優秀”

“綜藝是最快時間吸引眼球,展現才藝和拉昇熱度的舞臺,對經紀公司來說省去上千萬的宣發費,4個月就相當於公司自己做四年。”

這是不久前,卡司星球CEO劉佳在接受娛樂產業採訪時,對養成綜藝的一番表態。他公司旗下的訓練生管櫟,在《青春有你》第三次排名公佈中蟬聯第二,公認為出道沒什麼懸念的績優股。

如劉佳所言,在2018年底進駐廊坊大廠前,管櫟還是一個在圈內難以擁有姓名的新人歌手。他此前的履歷中,已經以十二星宿風之少年組合隊長的身份出道,隨組合發表過單曲,早幾年,還參加過選拔新人性質的音樂綜藝。轉折發生在他參加《青春有你》之後。這個笑容柔和的男孩是節目中較快顯露出鋒芒的人,他的排名從未跌出過出道圈,從第四期往後,就穩定在前四的上位圈。

不論卡司星球還是管櫟,他們都只是行業裡的茫茫縮影。《青春有你》宣佈啟動之初,愛奇藝副總裁、節目總製片人姜濱直言:今年的偶像賽道變擁擠了。一是參與進來的平臺玩家多了,二是蜂擁而至的公司和訓練生呈幾何倍增。據網絡資料顯示,報名《青春有你》的經紀公司就多達273家,懷著出道渴望而來的訓練生人數更是過萬。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蔡徐坤、楊超越們的爆紅軌跡歷歷在目,競逐未來之星的通道雖然狹窄,但依然擋不住前仆後繼者。陳剛毫不諱言當下市場存在的集體浮躁,他說,一方面,他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來推動這片市場。“當大家都來做這件事的時候,它有可能出現更好的環境,和更被需要的市場。

”同時,他也不乏憂慮,正如所有人都看到這是一條高效吸粉的渠道,就會有急功近利者想要走捷徑超車。而市場的特殊性又在於,訓練生不是可以快速收割的“韭菜”。

訓練生不是一個想有就能有的資源。不經過一年、兩年以上的系統培訓,藝能、品質、精神價值沒有達到能構成榜樣的標準,這樣的訓練生不適合成為引導年輕人學習的代表。”基於這些出發點,陳剛認為,將“越努力、越優秀”作為《青春有你》的slogan,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禮貌、努力、職業,被陳剛歸納為訓練生應具備的三大基本素質。禮貌,反映的是訓練生的精神面貌,因為這些孩子的年齡都不大,正處在個人價值觀學習和形成的一個成長階段,用知禮守節來約束訓練生的言行舉止,陳剛認為是幫助這群年輕人從心態上自我歸零、重新出發的起點。努力和職業則是相輔相成的品質,訓練生一定要具備很高的專業能力,而努力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然路徑。

“人生的機會其實並不多,能不能把握住,一定在於你日常努力的結果。”陳剛說。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在本週五晚公佈的第三次排名中,姚明明已躍居至第三名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壓力巨大的“重生”

養成綜藝降溫了嗎?這是一個很難下結論的問題。

《青春有你》62進35第二輪排名公佈中,1-9名出道位選手的助力總值累計超過8000萬,圈層受眾的熱情一點不見消退。微博“青春有你”話題主頁,主話題閱讀量超過150億,討論量也達1.2億。據艾漫中國娛樂指數發佈的“珞思熱榜”顯示,節目自1月21日上線愛奇藝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綜藝榜第一的位置。

而在互聯網養成類節目進入第二年,每一個觀者都能感受到節目蓬勃而出的正能量。《青春有你》定位為“青年勵志綜藝”,引入藝術家作為藝術指導團,同時,針對練習生影響力的釋放,放大公益元素,設計形式多樣的公益內容。競爭加劇,以及多方博弈,都讓“新人誕生”變得更加嚴謹慎重。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從《2017年快男》開始就在探索“互聯網造星”,陳剛視《青春有你》為一場主動“變革”。他不願意將之簡單劃歸為一個“節目行為”,即便擁有去年率先打破市場僵局的成功,對於不斷生成變化的市場,陳剛不覺得有什麼可以借鑑的“經驗之談”。他自我戲謔為一名不想掉隊的“大叔”,為了弄清楚當下年輕人的需要,他想方設法,如何打入年輕人的世界。

到底是一個怎樣新的模式載體,能夠在互聯網上產生出更有效、更科學、更優質的新人誕生機制。”據艾漫數據對《青春有你》受眾人群的統計分析顯示,18-24歲的年輕人,以55%的過半佔比,成為節目最主流的一批觀眾,這與陳剛對當下互聯網人群的判斷恰好一致。

他認為《青春有你》要輻射的主要人群,正是95後乃至接近00後的這樣一幫互聯網社交生態主力,要研究他們對於互聯網內容的共鳴,對於養成的認知,對於藝人誕生的認知。“我們拋開過去週末綜藝的說法,而是打造一個立體的內容矩陣,不光是內容,還需要嫁接互聯網的技術,有針對性地把能夠建立對一個訓練生人格魅力認知的所有內容都給到觀眾。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在陳剛所盤的這套架構裡,大廠的訓練結構和訓練強度,是一家專業培養訓練生的經紀公司的好幾倍,而具有成為青年榜樣潛質的年輕人,進到大廠,經歷的不單純是一個新人的誕生,而更接近於一個從藝能到品質再到價值觀都得到重塑的“回爐再造”。因此,陳剛揹負的壓力也不止於生產一個節目內容。

“如果我要把這件事簡單當成一個內容來做,我會很輕鬆,不會像現在背這麼大的壓力。”造成陳剛感到“任重道遠”的,還有推動行業建成一個締造未來優質藝人的良性循環渠道。“所以我跟這些訓練生說的也是,你們別把市場上看到的套路,所謂真人秀的看點那一套帶來,我不需要這些。我做這件事是有動機的,就是要培養正確價值觀的訓練生。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如何煉成團魂

你見過凌晨4點的廊坊嗎?

“這裡每一個孩子都見過,工作人員也都見過。”和陳剛約好採訪的3月12日,距離《青春有你》第8期節目上線還有3天,這期節目裡,有27名訓練生離開大廠,而這期內容的錄製時間,僅比播出提前了一週。

與捕娛記對話的當天,陳剛又熬到天快亮。實際上,從去年11月“進廠”以來,他實行的就差不多是20小時工作制,作息與每一個大廠boy保持一致。小半年時間裡,男生們需要消化的,相當於經紀公司一到兩年的訓練內容。陳剛向捕娛記羅列了一份時間表:早上七八點鐘起床,進行自我形象管理,九點左右進入訓練模式;上午到下午兩點是基礎課程訓練,即便公演排練壓力最大的時期,也不會挪用這部分課程;下午,一部分時間用來配合拍攝,剩餘空檔直到晚上12點,都是圍繞公演內容訓練的時間。

“老師差不多呆到晚上十一二點,後面就是訓練生自發訓練,通常都持續到凌晨三點多,回到宿舍,他們還要洗漱、洗衣服,管理個人衛生,躺下來睡覺基本四五點了。”這樣一天好比壓縮膠囊一樣的“魔鬼訓練”,持續時間是四五個月。“他們過來接觸到的是很熟悉的一個過程。我們復刻了訓練生的日常機制,只不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挑戰、更高的標準。”

制定一套如此高壓的訓練內容,除了陳剛所說,要讓訓練生在專業、高強度的訓練下“脫胎換骨”,與此同時,通過這樣的訓練,加強團隊凝聚力的內容展現。

“我給訓練生們分享過一個我個人的理解。男團就像人的手掌,五個指頭有長短,它代表的是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力量,以及他擅長的東西。但是當五根指頭握緊在一起,就是一個拳頭。”就國內市場現狀而言,新人養成機制下推出的組合,外界評價意見往往集中在這支團體是否具備充分的“團魂”。

對於這一點,陳剛對《青春有你》非常有信心。“到目前為止,我個人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們的團隊關係真的非常好。我這兩年都沒有看過這麼好的團隊凝聚力。”


專訪《青春有你》總導演陳剛|不僅是新人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