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人買得起車卻加不起油?為什麼?

小馬話三農


問: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人買得起車卻加不起油?為什麼?

車子是消耗品,買了車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錢,每年三四千的保險費,一年一到兩次的保養費,車子出現小磕小碰的維修費,還有個人浪費時間和精力的誤工費,而油費更是最大的一項支出,開得越多花得越多,試問有幾個人負擔得起這些沉重的費用?

平均而言,一輛車一年大概要花費萬把塊錢左右,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對農民而言,收入就不是很高,一年能存兩三萬就不錯了,結果還要花費一大筆錢在養車上面,就很不划算了,就算外出打工掙得多,可是這麼多錢也出得心痛,花在上面的錢起碼也是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要辛苦兩個月才支付得起這比費用。

所以對於一些沒買車的人就會這麼想,與其把花在車上的錢多多犒勞下自己更好,比如可以買幾身好點的衣服,改善下日常伙食,或者買一些家電,也可以換臺更好的手機等等。

確實如此,可是不買車根本不知道買了車後要花很多錢,因此羨慕買車的,買了車以後,各種花費必須得出,卻已經沒辦法。

買了車以後,像一些保險費必須得出以外,要想少花錢,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出門,一旦出門,帶著個燒油的傢伙,各種費用就開始無形的在計算當中,比如可能會出現停車費、出現碰撞了,既要出維修費,可能好出現誤工費等等,甚至還會有各種擔心的事情。


每日新況


大家記住一件事,凡是開10萬以上的車都是分期買的,凡是開面包車的都是自己現款買的,為什麼農村麵包車居多,大多數人還是考慮的非常實際,他們是為了生活和生產,不是為了單純的享受,很多人是為了拉點貨,做點生意,農民想的最實際。

有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20多萬買一輛車,車買來了,家裡一分錢沒有,加油都是問題,天天東拼西湊,買袋糧食加點油,有時候騎電動車,看似有車人實際成了窮鬼,這樣的人很多。

我們村一個年輕人分期買了一輛車,每月1000多元都還不起,最後車被開走了,後來找人要車,必須一次性付清全款,還得多拿9000元,這9000元是他們勞務費,他們因為收車派幾個人盯了好長時間,這是他們的花費,最後一次性付清全款,多花9000多元。

很多買車的別說加油了,當初買車的時候資金就不寬裕,東拼西湊,自己手裡有8、9萬,又借別人好幾萬,車買回來了,總不能加油再去借錢吧,所以看似有車實際根本開不起,大多數時間還是騎電動車。

再說一旦買車了就不想幹活了,天天就想開車轉轉,好像自己很牛逼一樣,現實呢?所以沒有什麼用千萬別買車,原本自己經常在外打工你買車做什麼,一年不能開幾次,不買車自己手裡還有點錢,生活沒有問題,一旦買車了搞得自己緊張不說,最重要的是油都加不起,悲哀嗎?

我們不是真有實力 ,就是普通老百姓,我們需要農用車,當然如果資金寬裕可以買,關鍵是我們不是大款,我們不是富二代,所以大家還是考慮清楚了,掙錢不容易,花錢別大意。


大海傳媒


農村有很多這樣的人:死要面子活受罪。東北話就是嘚瑟。老話就是“買得起馬配不起鞍”。


老家村子裡有戶人家,老爺們平時就特別能嘚瑟,好顯擺,整天咋咋呼呼,褲衩子都不捨得買,卻整天穿個貂。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無論請不請他,肯定第一個到,吆五喝六,吃酒做主桌,說話說上句,整的跟他家辦事情似的。

2015年的時候,鐵礦石價格特別高。以前鐵礦粉每噸就200多塊,最高的時候達到了1200多。這個人偷採礦石掙著錢了,花了100多萬買了個大霸道吉普。頭幾天在村子裡這個顯擺,拉車苞米都得開車去。

好景不長,隨著鐵礦粉價格持續下跌和管理越來越嚴,這人的大霸道吉普在村子裡露面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後成了他家院子裡的擺設。本來就不大的院子被佔去了一半。雖然他嘴上不說,而且還是繼續裝,但是村子裡的人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加不起油,買不起保險……。


如今,很多人有點錢,特別是突然有點錢以後就開始飄了,找不到北了。尤其是好面子,喜歡在外人面前顯擺,很享受被別人誇的感覺。由於農村人世代都在一個村子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現象和風氣更普遍。

這類人,買車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代步,方便生活,不是根據自己的收入量力而行,而是為了面子,為了顯擺,顯擺自己有能力,會掙錢,有錢。很多人是打腫臉充胖子,貸款、借錢買車,車是買了,卻加不起油……。

老話講“虛不受補,德不配位”。意思是:一個久病,身體虛弱的人,不能著急進補;一個人的品德與他的位置不相匹配。我們講富貴富貴,其實,富和貴是兩個概念。很多人是有錢人、富人,但未必是貴人,貴族之人。


一個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經受過良好教育,品德低賤的人,即使再有錢也是一個粗俗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暴發戶而已。這樣的人,往往是,錢來的快,去的也快。


二胡的世界


農村買車有一下幾種現象:

1、沒有結婚的,家裡有男娃的買個車為給娃好找對象。

2、結了婚剛有娃的,娃生病、出行不方便,心一橫乾脆買一輛。

3 、攀比的一看大家都有車了,沒有車就好像低人一等。

4、整個消費觀念受外面的影響超前消費。

在農村養一輛車和養一個娃一年的費用差不多。大多數沒有固定收入,買了車對於到異鄉務工的人基本是一年放在家裡,回家時開幾天。賣了也後悔不夠折舊費。一時衝動買回來沒有想過整個家庭支出費用和收入之間的平衡點。車是一次性買回來的,油錢是隻要開著就是費用。還有其它保險、審車、年檢、保養……就是一個消費品買到家裡了就得不斷支出。掙得不夠最後就成了買得起車加不起油。


渭北老王


農村的車是牛車,都是三手五手車,幾千元一輛,浪費比買新還貴,用油也像吸血鬼,攀比時代,為了騙到老婆,讓女人心動,你看人家車是沒地方放了,都停在原地沒動,也像我從前,鳳凰車是沒蹬,一直想騙個傻女人,是有作用的,現在出行非常方便,開一趟車回老家是多少,還是坐飛機合算。主要車油比吃油更貴,多少人是用電車,電比較便宜。幾十公里幾毛錢。


用戶8161953938056李


汽車是現在生活中最費錢的奢侈品,過去汽車都是公用的多,人家都是公款加油,無憂無慮。

現在有些人富裕起來了,都買汽車了,賺錢多的人加油這種情況還不明顯。現在無論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人,尤其是靠打工維持生活的人,汽車就會加重生活中的經濟負擔。

買一輛車當時顯不出它的耗費勁頭,時間長了你就受不了。汽車每年的年檢,保險,加油錢,保養維修,停車費還不算萬一出現的事故處理錢,這些錢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經濟條件不好,收入來源不固定千萬不能買汽車。現在農村一般都買越野車的多(SUV),看似開的威風凜凜,實際它就是一隻油老虎,尤其是越野車耗油量非常大。加幾百塊錢幾天就光了。賺錢少,花銷大,汽車再耗油量大,這就是兩個大字,倘若要時間長了,你會受不了的。

就像也有省油的汽車如:夏利,比亞迪FO,奇瑞小QQ,長安小奔奔這些汽車比較省油,可是有些人看不中,嫌棄它個頭小,不大氣,沒有威風,沒有推背感。

現在就拿有些人來說,手裡拿著幾千塊錢的手機,你給他打電話時,他的手機還是欠費停機狀態。世界上有些東西其實你根本就掌握不了它。現在不是你擁有它了,而是它擁有了你,這個問題一定要分清。

常年累月能給汽車加油的車主,一個就是公車,一個就是不簡單的人,最起碼他賺錢多,這兩個油錢不算什麼錢。

現在國人互相攀比心理因素也十分強烈。你買汽車了,他沒有汽車就好像覺得沒有面子。所以他也要想方設法的去買汽車,就因為這種心理作用,無論有錢的人,經濟條件不好的人,都買了汽車。有些條件不好的人就因為買了汽車,日常生活中才造成了壓力和困惑。

現在二手汽車市場賣的汽車,有一部分原因都是欠貸款,開不起的汽車。再一個就是,自己有條件了,賣掉舊版的汽車,準備換好車!

所以說,千萬擺正自己的位置,看準自己的經濟能力,千萬不能隨波逐流的跟風買車,買車也能讓你出門方便快捷,更能讓你生活條件下降!


春天來了7270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這個農村人買得起車,加不起油,這是為什麼?


1,嗯,實際上啊,你問的這個問題那個角度非常的刁鑽呢。在農村很多人為了一時的面子,而且買了一部豪車。沒想到在使用車的過程中間,維護車的車中間在保養車的這個過程中間,甚至在加油的這個工作過程中間,就感覺到這個費用相當之高了。

他們所說的叫做還買得起馬配不起鞍。


2,但是印證了在農村哈打腫臉去充胖子的話,那可能你自己,承擔很大的這種內傷。


很多時候哈,只是為了一時的這種衝動,為了一時的這種興趣,或者是一時為了和村裡面的某一個人或者某一戶家庭進行一較高低,要進行,那別人買了一個10萬的車能買個20萬,他買了20萬的車,你想要買個30萬的車。


買了車之後,這個進4s店維護和保養越是好的是豪車哈,他的這種維護保養費用越是高,甚至連他的油錢都高。


3,所以呢,像很多人買的是豪車啊,豪車的一般的這個排量都比較大,排量比較大的這種豪車,它的耗油量就高了,而且號他用的是油的標號越高,標號越高,價錢越貴呀,用的油還多,用的油還貴,那你想想起來他一輛車用起來的使用成本相當之高。


農村裡家庭,沒有長期,穩定的這個可靠的這種農副產品的收入或者是做生意的收入,或者是其他這種收入來源的時候,那實際上來說哈,你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的。


就有了你所說的這一點,農村很多人啊,他買的汽車加不起油的原因就是在這裡就是為了面子。死愛面子,活受罪,這是最典型的一個教訓。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已,一個月就那麼點工資,家庭又窮,需要用錢的地方多,但是又不能被別人看不起,尤其是農村這種抬頭不見低頭見,攀比心理很嚴重的氛圍下,就更應該買車,顯得自己在外面混的好,一種衣錦還鄉的感覺,也讓自己農村的父母有面子。


東北不夜狼


同事買了手機找我借錢交電話費。


女妖精兒


這是現在人們買得起車,加不起油是普遍的攀比心理,過去那個年代騎個自行車都是有錢人,偶爾村裡來一輛汽車,人們都會圍過去看熱鬧,是不是來了什麼大人物,現在政策好了,農民也有錢了,買輛車門口一放有面子,隔壁兩鄰看見了,他們能買,我們也買的起,比他還要好,這就形成了一種攀比現象,有的為了給兒子結婚掏光家底買輛車,就形成了後邊買的起車加不起油,因為我也是農村的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