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哪些我們認為“整個中國古代”的東西,其實只是某個時期或者說某個朝代的產物?

寶阿寶呀


封建。

一般而言,我們會把從戰國到滿清滅亡的這兩千多年,統稱為“封建社會”,其實狹義上的“封建”早就結束了。

所謂封建,即“封邦建國”或“封土建國”之意,是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給王族和功臣,讓他們建立封國,保衛中央。

西周是典型的封建社會,春秋諸國也都以周天子為共主,只是由於東周權力式微,諸侯坐大,封建制度已有崩離之相。

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罷封建,置郡縣,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完全取代了封建制。

秦滅後,項羽和劉邦都進行過恢復封建制的努力,項羽作為楚國貴族更是想繼承封建的優良傳統,於是進了咸陽後,封十八路諸侯,自封西楚霸王,可惜沒過幾年就被劉邦逼死垓下。

西漢建立後,也對宗室進行了封建,同時也實施郡縣制,郡國雜處以相牽制,再後來景帝削藩引來吳楚七國之亂,叛亂平息後,繼續削藩,漢武帝搞出個“推恩令”,把封國碎片化,堅決走中央集權。

至此,封建制度也就到頭了。


三叔雜談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的答案。

審案要下跪,是從元朝才開始的。

宋朝以及之前,大家都是站著聊,當然官員是坐著。

動不動“來犯因何不跪”之類找茬熗火的都是這之後的。

宋代《五刑章圖》,表現的是官員審案的情景。

戒疤

這個是從元朝開始的,也不是佛家本來規定的。終於1983年。

1983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作出了《關於漢族佛教寺廟剃度傳戒問題的決議》。該決議中說:受戒時在受戒人頭頂燒戒疤的做法“並非佛教原有的儀制,因有損身體健康,今後一律廢止”。

所以李連杰的《少林寺》,一邊能持否一邊燙腦袋是不合理的 ,那時候才是唐初,燙早了。

而且燙戒疤也不是燙煙花似的拿著香捅,而是類似艾灸的用法。

貞潔觀念和貞潔牌坊

之前貞操觀念並不是主流,貞節牌坊更多是因為別的功績貢獻立的。

真正成為主流是元朝明朝,然後清朝又來了個大爆發。

見過大人

稱官員上級為大人,其實只是清朝為主,其他朝代並不如此稱呼。

雍正年間,開始有了“大人”,但僅限於稱督撫以上大官。嘉慶、道光年間,範圍擴大到四品以上京官以及道臺以上外官。

文開石


其實這樣的有很多,看很多朋友已經回答過了我就再補充幾個。

奏摺

在電視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管唐朝還是宋朝以及明朝,這些皇帝們只要是在宮中處理政務,案子是都放著厚厚的幾摞奏摺,皇帝辛苦的埋頭苦幹,其實這影視劇中常見的錯誤之一。

在清朝之前是沒有奏摺制度的,奏摺制度的出現是在清順治年間。之前的明朝有過類似奏摺的東西,不過卻不叫奏摺叫做條陳、上疏、奏疏。奏摺在康熙時期形成固定制度一直到清朝滅亡被徹底廢除,前後存在不過二百餘年。

在清朝之前,明朝的條陳可比清朝的奏摺精美多了,是用昂貴絲絹做底,外表十分華麗。還有各種顏色,主要有有明黃,紅,青色,一封小小的條陳、奏疏做工十分講究,畢竟是上達天子預覽的,所以不敢有稍許的馬虎。明末,連年天災,兵荒馬亂南方特別是蜀地的紡織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很多工藝和技術已經無法恢復,所以到了清朝一是為了節約成本,二是也沒必要再又精美的布料製作短短几句的文字載體,所以就用了相對廉價的紙質品。

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在電視劇中可謂是十分響亮的名字,只要拿著它就如天子親臨,可先斬後奏!可是你知道嗎?尚方寶劍其實是一項制度,完整的制度僅僅存在明朝一朝!



朱雲上疏皇帝“臣原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前漢書·朱雲傳》

可以看出在《漢書》中記載,朱雲向漢成帝請求賜劍,以斷佞臣張禹之頭。到了隋唐之後尚方寶劍代表著無限的皇權,在那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誰要是有一把尚方寶劍就能呼風喚雨。唐宋元時期都有賜給臣子尚方寶劍的事件,但尚方寶劍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大的權利,要是尚方寶劍真的那麼厲害皇帝是不會隨便賜給臣子的,畢竟稍微一個不小心就能出大亂子。所以這時候的尚方寶劍並不是固定賜予臣下來形式權利的東西,可以說有沒有尚方寶劍完全是隨機性,皇帝賜不賜尚方寶劍還有看他老人家的心情。


尚方寶劍真正像影視劇中那樣具有決定的權威是在明朝出現的,但這柄尚方寶劍是握在朱元璋他老人家自己手裡的,利用這把尚方寶劍的權利朱元璋殺了很多有免死鐵卷的大臣。

而賜予臣子可以拿著尚方寶劍斬殺專人便於行事的時期是在萬曆年間才開始的。萬曆二十年,寧夏哱拜起兵叛亂叛亂,萬曆皇帝賜魏學曾尚方寶劍督戰,也是為了魏學曾便於行事,而官兵看到手執尚方寶劍的魏學曾後拼命表現自己。不久後就平定了叛亂,此戰的獲勝後,明朝統治者嚐到甜頭,賜臣子尚方寶劍也開始頻繁起來。而清朝只有皇帝的御用寶劍,沒有尚方寶劍這一說,起碼史料中沒有找到相關的記載!

鏢局

“龍門鏢局,鏢鏢必賠”,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電視劇中鏢師押鏢的情節。鏢局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物流,但卻是為達官貴人服務的,畢竟人工費,路費啥的普通人家也負擔不起。準確的說是為了押運貴重物品的。類似於走鏢形式的運送方式也是在明末清初才開始出現。
真正意義上的鏢局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鏢局的開山祖師叫張五黑,武功蓋世,神拳無敵。曾還是乾隆皇帝的武師,後臺可謂是十分硬了。張五黑創建了第一個鏢局——興隆鏢局。專為達官顯貴押送物品、銀票之類。之後鏢局還承擔了一些看家護院,護送有錢人的活。鏢局黑白兩道通吃,勢力極大,列如晚清北京會友鏢局的後臺便是李鴻章。後來火車、輪船、郵局的出現讓鏢局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也可以說鏢局是現代物流的雛形!


明月清風閣


​科舉

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歷史事件,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舉孝廉

是漢朝的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在漢朝一直到科技出現之前,這個一直是中央選拔人才的措施。等到有了科舉制度之後,舉孝廉制度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

丞相制度

丞相是從我國秦朝才開始建立的官職,一直持續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在秦朝以前,以及明朝和清朝,沒有丞相官職。


蔣士龍528


被認為是整個古代其實是不是的有很多,很多。例如影視劇的銀子

漢朝時開始,銀子就是拿來交換物品的貨幣,但直到明清時代,銀子才是主要流通貨幣。宋朝前,中國古代的白銀庫存極少,宋和北方的貨幣,都是幾十萬貫的錢,而不是幾十萬兩銀子。小說裡寫宋朝花的銀子,因為小說都是清朝時寫的,他們以為一直花的是銀子。

還有我們看鹿鼎記韋小寶用的的銀票,清朝末的銀票是1853年才開始流通,很多朝代都是沒有使用銀票來當貨幣使用。

銅幣使用是最為久遠,也不夠提供使用,所以還有鐵錢,鉛錢等……黃金也是極少,民間基本不可能有黃金可供使用


鄫氏丶小生


皇帝這個稱號,秦始皇以前是沒有的。


西風4601


古代封建社會中發生的事件,比如科舉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


北方大妞愛影視


想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我沒弄懂你這個題目的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