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分賬劇聯盟華麗登場,網劇市場又要大換血?

文 | Fuki

這一次,分賬網劇的真風口來了嗎?

近日,國內首家專注分賬劇服務和孵化的聯盟“言溪互娛-掌閱文學-小土科技”分賬劇聯盟在北京舉辦了“新響計劃”發佈會,對外公佈了“新響計劃”及首批分賬劇合作片單。

經歷三年的發展,頭部視頻網站的分賬規則已基本成熟,分賬網劇數量和收益都有大幅度的上升。遊戲規則既已制定,試玩階段又已順利結束,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讓更多玩家入局這場遊戲。“新響計劃”的發佈,無疑是在向這些潛在的“遊戲玩家”們遞出橄欖枝。

分賬劇聯盟華麗登場,網劇市場又要大換血?

在本次發佈會中,言溪互娛創始人兼CEO張偉偉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聯盟的服務項目及合作流程。未來聯盟將通過數據收集、分析和生產決策方案等方式,向片方提供劇本、宣推及發行方面的全套服務,同時還將繼續彙集其他業內公司,打造更具備行業影響力的分賬劇聯盟

值得注意的是,聯盟的10項服務在現階段皆不收取服務費,而是以小比例佔股的方式實現。也就是說,分賬劇聯盟還擔當著投資方的角色。聯盟在對接上游片方的同時,也會直接對接下游各網絡視頻平臺,輸出優質分賬劇項目,充當一箇中間方的角色。

眾所周知,相較平臺自制劇和平臺版權劇,分賬劇於平臺而言風險最小。平臺方既不需要進行前期投資,也不需要為片方保底,僅需提供內容平臺,根據相應作品播放時長進行票房分賬。最終片方在分賬中所獲得的收益來自平臺付費會員和廣告收益中的一部分,平臺不費一兵一卒,相當於無本買賣。

但相應的,在這樣的模式下,項目主要風險就落在了片方身上。分賬網劇作為一種典型的“觀眾中心制”產品,定位精準、目標明確,明擺著要為討好觀眾而來。在這樣的前提下,如何選擇一個最符合目標受眾群體的項目進行開發成了每個片方面臨的難題。

在分賬網劇市場還未成熟的當下,貿然行進猶如豪賭。若能夠有一個第三方站在一個專業的角度從項目前期、中期乃至後期為片方保駕護航,又能夠向平臺方穩定輸出優質項目,那麼分賬劇的整體投放風險有望大幅度降低。分賬劇聯盟的誕生,正是補全了這一市場空白。

分賬劇聯盟華麗登場,網劇市場又要大換血?

如果該模式能夠推廣應用,那麼對片方、平臺方以及提供分賬劇服務的第三方來說都擁有不錯的前景。據悉,今後,分賬劇聯盟將從內容策劃、內容製作、精準營銷等方面,賦能影視公司和內容創作者,孵化出更優質的影視內容,以內容服務為驅動,打通這塊新市場。

從版權劇主導階段過渡到自制劇主導階段,再到如今分賬劇嶄露頭角,平臺方在這些年裡摸著石頭過河,用無數真金白銀換來了經驗。

分賬劇聯盟華麗登場,網劇市場又要大換血?

幾年前,市面上充斥著天價版權劇,8億的《如懿傳》、9億的《巴清傳》、11億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這些數額令人瞠目結舌的大製作劇集不斷抬高版權劇市場的天花板,即便是背後有BAT做後盾的三大視頻平臺也難免感到壓力山大。

再後來,三大平臺開始大力推廣自制劇模式,然而那些高投入的S級項目卻不都為平臺換回了高回報,反而是部分中小體量的腰部劇性價比驚人,這讓平臺和片方都看到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推進了分賬網劇這一全新合作模式的誕生。

另一邊,率先步入分賬階段的網絡電影市場已經讓很多片方嚐到了甜頭。2018年,一部《大蛇》分賬超過5000萬元,將網絡電影分賬票房天花板抬到新高。淘夢、奇樹有魚、映美等頭部公司早早看出了分賬網劇市場的商機,爭相入局。

分賬劇聯盟華麗登場,網劇市場又要大換血?

根據此前愛奇藝公佈的數據,在此前三年付費分賬網劇的上線數量分別為2016年30部、2017年77部、2018年132部。2019年1月上線的愛奇藝獨播劇集《絕世千金》,上線僅4天就宣佈分賬金額突破1000萬,在跟播期的收入已經突破3500萬,並且還在持續增加。此前,該劇出品方之一映美傳媒聯合創始人、COO高銳在接受鸚鵡君採訪時還曾自信預料,該劇很有可能在上線不足半個月的時間內就能夠成功回本,最終結果也正如他所料。

在分賬劇模式下,觀眾成了決定片方平臺方收益的唯一標準,而明晰的用戶導向也讓項目脈絡更為清晰——一切向觀眾看齊。平臺既不需要付出天價版權費用,也無需以半路出家的姿態研究市場,將一切主導權交還給片方,以及觀眾

分賬劇聯盟華麗登場,網劇市場又要大換血?

當然,這個看似誘惑很大的分賬網劇市場,其實也存在著很大變數。即便未來有了分賬劇聯盟的大數據護盾加身,片方能夠精準擊中觀眾需求的幾率有幾何仍然沒有確切答案。不過至少有一點,大家都默契地達成了共識:視頻網站的未來勢必要由腰部劇主導,更要由分賬模式主導,市場已經逼著大家走到了這一步

影投人 [公眾號ID:movieeye]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